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綠化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花博會推動首都“美麗”產業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隨著花博會北京展區各個場館的陸續竣工,順義這座新興的花城,不但正在以嶄新的面貌迎接60年大慶,迎接八方賓客,更在花博會的帶動下,顯示出更加強勁的發展動力,花卉及相關產業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 搭建花卉產業發展平臺 已經擁有了以現代汽車為主的現代制造業和以首都機場為軸心的臨空經濟等優勢產業的順義區,為何還要舉辦花博會?順義區花博會組委會綜合辦公室主任武捷認為,順義區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改善,花博會主展館、室外展區及北京國際鮮花港,將為順義增添新的高品質城市景觀。同時,順義借助花博會這個品牌,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必將有大幅提高。舉辦花博會,將加快順義農業的產業調整,轉向更高附加值的都市型花卉產業。 從實際情況看,為成功舉辦這屆花博會,興建了花博會主展館、室外展區、北京國際鮮花港、和諧廣場。花博會主展館距首都機場車程僅10分鐘,總建筑面積16.8萬平方米。按照花卉植物專業展進行設計建設,具備自然采光、通風、溫控、濕控、冷鏈物流、檢疫通關、電子商務的功能。室外展區占地404畝,以"絢麗的花博之冠"為主題,集中展示全國31個省份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園林、園藝、風土人情。位于順義區楊鎮的北京國際鮮花港,是目前北京惟一的花卉產業園區,以"花卉的生產、研發、展示,花卉文化創意交流為主,兼具休閑功能"為發展定位。通過借鑒荷蘭現代花卉物流和交易方式的經驗,花博會后,鮮花港將成為全國首家花卉期貨貿易中心。 打造持續發展的"美麗產業" 花博會的展期只有短短10天,但花博會對首都花卉產業的帶動卻是長遠的。借舉辦第七屆花博會的機遇,北京正積極引進和發展新型花卉業態和現代經營管理理念,大力發展出口花卉、功能花卉、特色花卉、籽種花卉,著力提升全市花卉產業發展水平。 花博會各項建設都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充分考慮既能滿足展時需要、又考慮會后綜合利用和長期發展。主展館會后將作為永久性的以花卉為主的鮮活農產品的專業展館,與相距4000米、展覽面積40萬平方米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遙相呼應,形成北京新會展核心區。室外展區將成為永久保留的城市公園,投資1.6億元建設風景園林、水系和配套設施,滿足市民休閑度假的需要。 "這里面,我們尤為看重花博會對順義乃至北京的花卉經濟發展所起的平臺作用。"武捷對記者說,作為北京市東北郊區,順義曾大力發展生豬產業,目前瓜菜產業在農業中的占比較大。隨著北京市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這些產業與順義的新城功能定位不相符。而附加值較高、有良好生態效益的花卉產業,則能較好適應順義的發展需要。目前北京每年人均花卉消費數額100多元,與國際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交易方式落后,北京急需這樣一個中心,配送到各個場所。為花博會新建的建筑面積為62850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展時承擔參展花卉儲藏、周轉任務;展后引進電子商務等現代化交易方式,實現國內外花卉的匯集和分銷。同時依托中國最大的航空港--首都國際機場和順義區現有的各大物流園區,通過花博會的拉動作用,必將奠定順義作為全北京最大的物流中心和全國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的基礎地位。 以花興業以花興城以花富民 承辦第七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為順義花卉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國內知名花卉企業爭相投資順義,這里的花卉產業集聚效應已經開始顯現。 在北京福勞爾花卉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在一個挨著一個的溫室大棚里,分別種有百合花、銀蓮花、金魚草等花卉。這是一家專業從事鮮花種植及銷售的進出口公司,2007年7月入駐順義區北務鎮莊子村,項目一期占地100畝,建設高標準日光溫室50棟,公司鮮切花的年銷售額國內可達600萬元,出口到俄羅斯、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的為350萬元左右,盆花為600-800萬元。 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賀潔琳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公司的生產銷售情況。她說,每年9月每棟溫室定植百合7500枝,圣誕節前以第一茬每枝8元的價格上市銷售,第二茬、第三茬每枝以4-6元銷售,每棟除去種球費用和生產成本5萬元,每棵種球種植一年三茬凈利潤為12元,減去5%的生產消耗,每棟每年可獲得8萬元的純效益,投產后第2年即可收回溫室投資。目前公司總占地面積已達730畝,預計今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600萬元。 公司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還帶動了周邊村莊種植花卉,吸納村民就業。目前已有140多戶農戶加入福勞爾公司的種植網絡,今年8月開始種植百合花等花卉品種,公司負責提供種苗、技術指導、銷售等服務。如果做得好,一個大棚的純利可達10萬元。在公司做水暖工的莊子村村民伊衛元告訴記者,他目前每月的打工收入在2000元左右。看到別人種花賺大錢,他也打算整個大棚種植花卉。 在這方面,北務鎮閆家區渠村村民常德才走在了前頭。早在6年前,他家就承包了60畝地種植瓜菜,目前已有20個溫室大棚和6個普通大棚,一年的收入有二、三十萬。看到種花比種菜更劃算,去年他試種了3畝地的百合花,其中一個花棚為他純賺了近4萬元。嘗到甜頭的他,今年打算將6個大棚改種花卉。 據了解,順義區共引進大中型花卉企業20多家,占地7000多畝,總投資近15億元。這些花卉企業的入駐,不僅帶動了順義花卉生產設施的快速發展、調整了花卉種植結構,而且在品種、種植方式上有了很大提高。據統計,到去年底,順義花卉種植面積1.5萬畝,產值1.5億元。花卉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居北京市首位。其中,花卉生產智能溫室32萬平方米,占北京市的34.17%,位居第一。計劃到2009年底,該區花卉設施面積將達到2704畝,其中智能溫室67萬平方米,占北京市50%左右。這將打破以前只靠草盆花生產為主的單調種植結構,形成以中高檔盆花、鮮切花、種苗、草盆花生產為主的新格局。 從順義近兩年的情況看,花卉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大,進一步增加了農民就業機會,農民收入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目前順義花卉從業人員已接近2000人。由于花卉企業入駐順義,農村土地流轉收益比2007年年初有了較大增加,初步測算每畝土地每年收益將增加60%以上。 培育都市型現代農業主導產業 借助舉辦2008奧運會水上項目和2009年第七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的機遇,順義區深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步伐,逐步將花卉產業培育成順義都市型現代農業的主導產業。 "依托近年來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順義有條件踐行'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發展模式。"順義區財政局副局長范士永介紹說,即便有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去年順義的屬地財稅收入仍完成189.57億元,同比增長34.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73.74億元,增幅高達67.3%。 不斷做大的財政"蛋糕",順義區有能力加大對"三農"的支出。去年用于農林水事務支出9.91億元,同比增長15.1%。其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投入資金1.57億元,大力支持以花卉產業為核心的都市型現代農業。 為鼓勵花卉產業發展,順義出臺了多項優惠政策。按照扶持辦法,投資總額在500萬元以上、吸納本地勞動力達到80%以上的企業,按其首年投資總額3%-5%予以一次性獎勵。新入區花卉企業按當年實現區級財政收入留成部分的10%獎勵,總部型企業按20%獎勵。鼓勵企業從事花卉研發,對擁有國家或地方知名商標的花卉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給予有關優惠政策。同時,出臺配套政策鼓勵發展花卉流通產業和花卉文化創意服務業。 順義區農委農業科科長孫海江介紹了具體補貼標準。為支持現代花卉生產企業和農戶利用設施擴大生產規模,進行集約化生產,對新建高檔現代化智能溫室,市相關部門會根據連棟溫室用途、拉動當地農業發展、帶動農戶及解決農民增收情況酌情給予補助,標準最高不超過200元/平方米;建設標準達到700元/平方米以上(含700元/平方米),建設總體規模超過5000平方米的,在一次性予以標準最高不超過200元/平方米補貼的基礎上,(區+鎮)級再給予100元/平方米的獎勵。同時,鼓勵以鎮為單位建立面積500畝以上(含500畝)的花卉產業園區,本地農戶入園新建普通日光溫室,且建筑占地面積在50畝以上的,均可按照標準獲得補貼。"按照以上標準測算,今年順義區鎮兩級用于設施農業的補貼資金在1億元左右。" 據了解,為確保花博會的成功舉辦,順義制定了九大措施促花卉產業發展。目前,花卉產業發展規劃已經制定,圍繞花卉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和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正在進行中,花卉生產基地、試驗示范園區和休閑度假園區的示范作用逐步顯現,花卉服務體系也在逐步完善。還設立了花卉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并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花卉發展的重點鎮也結合本地實際,努力創造條件,逐步加大對花卉產業的投入,支持花卉產業的快速可持續發展。
編輯:songgaofeng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