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綠化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六個一百萬畝”林業工程帶熱寧夏苗木產業
200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啟動實施“六個一百萬畝”林業生態工程,工程計劃用5年時間在全區5個生態區內建設6個百萬畝生態防護林體系,構筑4條綠色生態屏障,以確保我國西部生態安全。 苗木是造林的物質基礎,抓好苗木生產才能保障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為此,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木種苗管理總站積極采取各種措施,鼓勵林業系統職工帶頭育苗,出臺優惠政策帶動全社會參與育苗生產,使全區苗木生產迅速發展。 新規劃,突出特色育苗 全區各市、縣根據“六個一百萬畝”造林總體規劃,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積極謀劃,合理調整和優化育苗的樹種結構,突出重點生產貯備苗木,目前基本形成了苗木生產新格局。銀川市以培育城鎮園林綠化苗木為主,石嘴山市以培育紫穗槐、沙棗等耐鹽堿苗木為主,固原市以培育山桃、山杏、沙棘等生態苗木和油松、云杉等針葉常綠苗木為主,吳忠和中衛市以培育枸杞、紅棗、蘋果、葡萄等經濟林苗木為主。 據統計,目前全區林業育苗總面積達9.4萬畝,較去年增長0.3萬畝;共儲備苗木7.26億株,同比增長26%。在當前儲備的苗木中,生態造林苗木5.86億株、經濟林苗木0.91億株、綠化用大規格苗木0.24億株、特色綠化及花灌木苗木0.25億株,分別占80.75%、12.57%、3.33%和3.35%。今秋及明春可提供合格造林苗木4.03億株,預計可供造林330萬畝。主要造林樹種供應量相對較大的是云杉、油松、山桃、沙棘、枸杞、檸條、落葉松、山杏、紅棗等。 新思路,各方積極探索 在自治區林業局“育苗是關鍵”的指示下,全區各地積極探索發展種苗生產的新思路、新措施。 涇源縣一直推行“土地信用合作社”的育苗機制,即由村委會牽頭成立土地信用合作社,農民把自己的土地“存入”合作社獲取租金,合作社再把一家一戶分散存入的土地轉貸給干部職工和外地客商進行育苗。 西吉縣整合林場,合并“工資田”,將土地租賃給國有林場有經營思想和管理經驗的技術能手加強育苗,全縣10個國有林場育苗面積達1200多畝,培育苗木9000多萬株。 靈武市林業局以“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為契機,鼓勵和支持基層林業技術人員帶頭發展育苗。 青銅峽市林業局從農民手中以每畝500元的價格把地租來,然后再以每畝300元的價格承包給職工育苗,育出的苗木局里以合同形式包銷。這種“職工賺錢、農民受益”的育苗新措施,既是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改革的一項新舉措,也是貫徹全區科技創業行動的一項新嘗試。 同心縣林業局針對中部干旱帶大力發展紅棗產業,同心圓棗苗木供不應求的形勢,在提供土地調動林業干部職工積極育苗的同時,還實行定向育苗,與農戶簽訂苗木回收合同書,統一提供砧木種子、接穗,統一組織嫁接工進行嫁接,制定苗木最低保護價,讓農民放心大膽繁育同心圓棗苗木,全縣繁育同心圓棗農戶達到12戶,繁育苗木248畝。 自治區林業局出臺了育苗獎懲政策,對于育苗工作落實到位,經檢查驗收,育苗質量優良、數量充沛、品種對路、超標準數量育苗的,自治區林業局將給予喬木樹種300元/畝、灌木樹種180元/畝的補助金。對于苗木供應不能自給,從外省大量調運苗木的,或育苗工作中不負責任,造成損失的,自治區林業局將不予申報項目,不予兌付造林補助資金或按比例扣減資金。 大豐收,苗木供應充足 新思路、新措施帶來了全區苗木生產的大豐收。目前,全區生態造林苗木供應充足,經濟林苗木儲備與年度造林規劃需求基本平衡。今冬明春全區可供生態造林苗木3.2億株,預計可造林245萬畝。從近幾年各市、縣年度造林用苗情況以及未來幾年造林規劃來看,全區生態造林苗木繁育技術成熟,苗木生產步伐較快,可以確保造林的需求。云杉、油松等樹種的苗木可能會長期盈余。當前共儲備各類經濟林苗木9129.8萬株,可供造林106萬畝。根據“六個一百萬畝”經濟林產業發展規劃,今冬明春全區產業帶造林苗木供應充足。 在苗木供應中還存在著城鎮綠化大規格用苗顯缺的結構性短缺現象。當前共儲備城鎮園林綠化苗木0.49億株,今冬明春可供造林用0.31億株,其中綠化用大規格苗木0.17億株、特色綠化及花灌木苗木0.14億株,預計可供造林34萬畝。近幾年隨著全區城市林業迅猛發展,造成適于綠化美化環境的大規格成品苗木供不應求。今年,隨著“黃河金岸”生態綠色景觀長廊建設的提出,沿線地區積極開發沿黃特色景區的需求明顯加大,今后全區園林綠化用苗木在花色品種上將顯得不足,尤其是胸徑5厘米以上的大規格園林綠化用鄉土樹種,如河北楊、白蠟、國槐、垂柳、臭椿等明顯短缺,需從各個國有林場密植林帶中移出補缺。
編輯:justin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