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2日,云田村黨委書記易仕林在云田花木公司基地。 記者 范遠志 攝)
“以前是不少人到外地去打工,現在是不少外地人到我們村里來就業!1月14日,株洲云龍示范區云田村黨委書記易仕林介紹,經過全村12年的奮斗,云田村已建成3萬多平方米的花木、花卉種植區,已成為我省最大花卉生產基地,2009年的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9350元,較2008年增長32%。
貧窮小村找準發展方向
1997年以前,云田村還是株洲一個偏僻的小村莊,村民以種植水稻為生!澳菚r算是窮村啊!痹铺锎妩h委書記易仕林說:“不轉變思想,很難脫貧,更談不上發展。”
1997年,村里想到了發展花木產業,決定以點帶面、以公司帶農戶的方式逐步嘗試。郭新年見證了云田村的發展軌跡。“我在云田花木公司工作了6年,親眼看到公司發展壯大給鄉親們帶來的實惠!惫履暾f:“剛開始,我們公司人數不多,現在有七八十人了,其中不少是大學生!痹铺锎妩h委書記易仕林介紹,以前村里有300多人到外打工,現在不僅大部分回來工作,還有來自省內各地以及四川的200多人來村里就業。
近年來,云田村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特別是在深入開展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按照省委書記張春賢提出的“實踐、致富、服務、自助”八字方針,全力促發展、保穩定,呈現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成為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
“事、錢、章”全透明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云田村召開黨員大會,對“事怎么定、錢怎么花、章怎么用”作出了明確規定。規定200元以下開支由村委會主任簽批;201元至500元的開支由黨組織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兩人共同簽批;501元至5000元的開支由村黨支部、村委會研究批準,黨組織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簽批;5001元以上開支由村黨支部、村委會研究,經村民代表會議研究通過,并要有完整的會議記錄。確保村集體每一分錢都落到實處。
通過學習實踐活動,云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不足5000元躍升到現在的9350元,云田村黨委的形象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升,班子廉潔、勤奮的形象一直廣為村民贊賞。
評論
云田花木早逢春
有一句俗語叫“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用它來給株洲云田鄉近年來的天翻地覆作注,是再恰當不過的。
云田村地處株洲市郊,從地理位置來看似乎是近水樓臺,容易搶得發展先機,但地處城郊的鄉村成百上千,為什么只有極少數能像云田村這樣富庶、文明?餡餅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機會還得靠自己創造。就像深山中的樹木,只有積極地探出頭,吸收更多的陽光,才能長成參天大樹,煥發出勃勃生機。
云田村就是這樣的“向陽花木”。1997年,不甘過貧困日子的云田村人意識到,“不轉變思想,很難脫貧,更談不上發展”。在村支兩委的帶領下,他們借鑒跳馬、柏嘉的致富經驗,毅然放棄了傳統的水稻產業,搞起了花木種植。這一變,云田村很快舊貌換新顏,成就了今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當然,云田村的“乾坤大挪移”離不開政策“陽光”的滋潤。除了中央多項惠農政策的助力外,地方政府也給予了傾力扶持,特別是省委書記張春賢同志把云田村作為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聯系點,在百忙之中抽空前往云田指導,并為該村定下了“實踐、致富、服務、自助”的八字發展方針,為云田村的可持續發展指明了路徑。
云田村,這個靠花木產業脫貧致富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必將吮吸更多的陽光雨露,散發出更加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