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觀點評論|規劃設計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景觀設計面臨選擇
主講人:卡爾·斯坦尼茲 人類對景觀地貌進行改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進行這樣的勞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生產的需要,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將現狀改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在地形復雜的區域就更是如此。通過幾代人不懈努力,山民們在山地開墾出梯田,并持續耕作幾千年的時間。可以說,這些世世代代開墾梯田的山民,其實都是景觀設計師。 古往今來,世界各國都曾誕生過一些對大規模區域景觀規劃影響巨大的理念。進行這些設計的人不全是專業的景觀設計師,他們當中有銀行職員、政府官員,甚至是帝王。但他們的理念,以及在這些理念指導下進行的實踐,都還值得今天的景觀設計工作去借鑒。 杭州西湖是一個在大約1000年前完成的景觀規劃,在世界景觀規劃史上舉足輕重。在蘇軾修建“蘇堤”之前,西湖基本上只有城防和供給城市生活用水、農業灌溉用水的功能。“蘇堤”的建成改變了西湖的面貌,盡管它在興建之初只是一個水利工程,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具有前瞻性的設計逐漸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并使西湖擁有了很高的文化內涵。在哈佛大學的景觀設計學課本中,就收錄了清代乾隆皇帝吟詠西湖的詩作。 中國宋代皇室對黃山的區域保護規劃,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規模區域景觀規劃。今天我們游覽黃山的時候,不僅能看到美麗的風景,也能感受到深刻的文化內涵,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宋代皇室對黃山文化底蘊的保護。他們有意放慢了改變環境的速度,以便孕育和保護黃山的“文氣”。從景觀規劃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種設計的方式。 托馬斯·杰斐遜是美國第三任總統,他在任內提出對美國西北部進行方格網式的測量和規劃,并以這種簡便易行的方式迅速建立起居民點,從而鼓勵人們在新開發的土地上定居。今天我們坐飛機飛越美國上空的時候,會看到整齊的方格網式規劃,這就是杰斐遜總統對美國景觀設計工作的貢獻。然而,杰斐遜并不是第一個用這種理念來做規劃的人;他的理念,承襲自古羅馬帝國時期。 當我于1965年開始在哈佛大學任教的時候,時任哈佛大學景觀建筑系主任的日裔美籍建筑師佐佐木英夫曾經指出:“景觀設計這個行業,現在正處于一個分水嶺。我們可以用設計營造更好的人居環境,也可以只滿足于繼續做一些僅僅是表面上的裝飾。”佐佐木英夫說的這些話,在今天依然是嚴峻的事實——景觀設計行業迫切需要在“做表面文章”和“讓生活更美好”之間作出選擇。 卡爾·斯坦尼茲:哈佛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客座教授
編輯:daodao712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