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作品交流|規劃設計 → 濱水濕地|規劃設計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深圳東部華僑城濕地花園
深圳東部華僑城濕地花園是東部華僑城大景區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融藝術與生態魅力于一體的山谷湖畔區域,它將是整個園區內最具想象度和當代藝術思想開放活力的部分。它將售賣話題、事件、主張和生態本身。它將是花的世界、綠的世界、藝術家的世界(東部華僑城總裁翦迪岸語)。 ●花橋廣場 花橋廣場,整個濕地花園里的主軸線,貫穿了入口廣場至濕地廊橋的整個空間。 花橋廣場的造型源自于花朵,一個個花瓣構筑了人流的中心節點,給人們游憩提供了豐富的趣味性場所。如花撒落地面,靈動、趣味又充滿了花信的期冀。 ●紅色方舟(濕地廊橋) 太陽能紅樹——靠近紅色方舟(濕地廊橋)錯落有致的現代景觀構筑群,濕地生態植物紅樹林的抽象化。一路走去,角度多變、連續反復的紅色枝丫,帶予人們全新的感受。并在紅樹頂端置放紅色太陽能板進行能源收集,以利用于場地之中,形成特有的生態構筑。 紅色方舟(濕地廊橋)——雕塑般的紅色鋼構,雙層半下沉式的造型,簡潔又不失細部的裝置,縱向延伸,直至水域,仿若水中一葉紅色方舟。 城市的迅速擴張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使生態問題的危機出現和持續,如何在具有一定生態現實和具有想象度的區域中對生態觀念進行象征性表現變的愈加可貴。深圳東部華僑城濕地花園的區域特性決定了該案的意義已經不僅局限于景區娛樂休憩的范疇之內,而在于更大意義上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教育。方舟構筑采用警醒的紅色和貯滿視覺凝聚力、表達震撼力的方舟骨架般的構成語言,在水畔序列展開對生態理念的感性顯現。并取用圣經《創世紀》中諾亞方舟(Noah's Ark)傳說的之名和造型,隱喻對生態危機和生態災難的拯救。逐漸脫離船舶寫實造型和形似的追求,捕捉方舟骨架間自然光影和色彩變換的效果,形成富有變化的空間表情、豐富的自然光線和活躍的信息濕地體驗空間。 把自然與文化、形式與功能、生態與娛樂真正全面的融合,形成最具想象度、動態的、可參與的戶外生態博物館和多種涵義的載體——紅色方舟。可向遠處眺望也可在內部向外觀望,同時亦作為展示空間利用,與自然環境互動式的美學設計給人全方位的體驗。紅色方舟的甲板結構可作為觀景平臺,游客可登高遠眺濕地花園不同的風景;甲板區域亦可作為詩歌朗誦、時裝發布會、創意酒會等藝術時尚區域。紅色方舟室內則是濕地廊橋科普館,以濕地和環境為主題,展示了濕地動植物、自然資源以及其他濕地等科普知識展項,并以互動科技展示的方式,將豐富的知識蘊涵在生動活潑的形式中。使紅色方舟(濕地廊橋)功能重疊多變,使游人從全新的視點觀察濕地,理解濕地、詮釋濕地,是一次關于生態娛樂和生態教育的設計。 項目名稱:深圳東部華僑城濕地花園景觀設計 項目地點:廣東省深圳市 設計單位:廣州土人景觀顧問有限公司 首席設計師:龐偉 設計總監:張健 設計團隊:陳瑜璟、李津、魏敏、黃志堅、朱開平、譚觀朱、阮柳植、張桂平、陳彩霞、胡電智、衛冠杰、房丹鳳 景觀項目總占地:22.8萬平方米 設計完成時間:2007年2月 竣工時間:2007年9月 作者簡介: 龐偉——廣州土人景觀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首席設計師 喬曉燕——深圳東部華僑城公司副總經理 張健——廣州土人景觀顧問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魏敏——廣州土人景觀顧問有限公司人事推廣宣傳主任、景觀設計師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