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作品交流|規劃設計 → 建筑小品|規劃設計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貝聿銘設計作品——蘇州博物館
三、豐富的陳列內容 新的蘇州博物館共有各具特色的大小展廳32間,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為目前蘇州地區最大、最先進的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成立46年來,通過多種途徑擴充藏品,目前收藏的各類文物約3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近236件,二級文物為1146余件,三級文物為13657余件,以出土文物、明清書畫、印章和古代工藝品見長。 館藏吳江梅堰、吳縣草鞋山、蘇州越城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一批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良渚文化時期出土的一批陶器;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和虎丘東周墓出土的一批青銅器;真山出土的吳國玉器、原始青瓷等。 館藏從虎丘塔發現的五代越窯秘色瓷蓮花碗,從瑞光塔發現的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01年)所制“真珠舍利寶幢”。蓮花碗和真珠舍利寶幢均系國寶級文物。另外,瑞光塔發現的寶幢內木函壁面彩繪的四天王像和木刻版妙法蓮華經卷等,也是價值極高的珍貴文物。 館藏商代琰圭、玉琮及唐代、宋代、明代和一批瓷器。宋代緙絲、刺繡,明代羅香園刺繡 以及近代著名蘇繡藝術家沈壽繡的十二生肖屏、濟公像,清代制墨高手程風地的鐫有“康熙乙亥”款的“千歲芝墨”等,都是古代藝術精品。 蘇州博物館還是一個書畫巨家,1986年3月,中國古代書畫鑒定7人專家組對該館上萬件書畫藏品進行了鑒定,精選了其中的539件進行了著錄,編入《中國古代書畫圖錄》第5冊,后又遴選了其中的265件,以原畫拍攝制定單色圖版載入《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6冊,入選精品數量居全國同等博物館之首。 館藏吳湖帆先生捐贈之《清代七十二狀元書箑冊》,也是不可多得的重要特色藏品。 蘇州博物館另藏有一定數量的近現代時期的文物史料,主要是當年忠王李秀成開辟蘇福省時相關的文物。在民國時期文物中,以孫中山、黃興、鄒容、章太炎的手跡、抗日戰爭游擊隊和中共蘇州地下黨的文物較為珍貴。 四、完整的陳列體系 蘇州博物館新館的文物展示面積3600平方米。文物展品超過1160件(組),上起遠古時代,下至明清及近現代,多為歷代佳作和精品。主展區設有吳地遺珍、吳塔國寶、吳中風雅、吳門書畫等四個富有蘇州地方特色的系列常設展覽。其中位于地面一層南側的“吳地遺珍”系列蘊涵深邃,元氣淋漓,包括史前陶器、玉器;春秋青銅器、玉器;六朝青瓷、五代秘色瓷;元娘娘墓、明王錫爵墓隨葬品等主題展室。地面一層兩個如同八角塔身內部造型的展室展出的“吳塔國寶” 系列,充溢著圣潔的宗教情懷,如昨夜星辰,依然爍爍生輝,分別為虎丘云巖寺塔佛教文物陳列和瑞光寺塔佛教文物陳列。一層北部的“吳中風雅” 系列千姿百態,玲瓏剔透,包括明書齋陳設、瓷器、玉器、竹木牙角器、文具、賞玩雜件、民俗小擺設、織繡服飾、休憩、宋畫齋陳設等十個主題展室。設在主展區二層的“吳門書畫” 系列意趣靈動,韻味無窮,主題為《“吳門四杰”書畫典藏展》,薈萃了蘇州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館藏“吳門四家”書畫精品。 在地面一層北部的常設展覽中,由貝聿鉻先生創意,東南大學配合設計的茅草屋頂的宋畫齋是新館中唯一的一處以傳統手法營造的展廳。宋畫齋是一間復原的宋代民居廳堂,從基礎開始到屋頂全部采用傳統工藝,建筑材料也多為傳統建材。如屋頂茅草就是用一種生長在蘇北沼澤地的紅茅草鋪就而成的,耐潮,經過處理,可20年不腐;庭院中的石桌取自天然靈璧石,可用來下圍棋,石凳也覓自天然卵石。宋畫齋給人的感覺是“簡單、樸素、自然”的美麗。同時,室內(擺放)一些宋代的家具,仿宋的家具,仿宋的字畫,讓觀眾感受宋代畫室的內部場景是如何的。這間宋代風格的茅廬反映了貝聿銘“在一個現代化的建筑物上,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筑藝術的精華”的設計理念,他要讓這間屋子本身成為展品,展示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 除常設展廳外,西部主展區地下的特展廳將不定期地舉辦海內外各博物館的珍貴文物展覽,開館慶典期間展出的是清徐揚長卷巨作《姑蘇繁華圖》。這是該圖在蘇州繪制完成后,經過 247年首次回到故鄉與觀眾見面。 通過中央大廳東側的天窗廊道,進入新館的東部次展區。廊道盡頭設紫藤園和休憩茶室。其南北兩側安排有圖書館、貴賓廳、博物館商店和現代藝術展廳等公共空間。現代藝術展廳位于東路的首層,以便于功能周轉,貝聿銘認為,書畫藝術在蘇州有深厚的基礎,讓參觀者看了古代的再看看現代的,讓人們感受到蘇州的書畫藝術是延續的,是不斷發展的。現代藝術廳將不定期地舉辦海內外現代藝術品展覽。開館慶典期間現代藝術廳展出繪畫大師趙無極、現代藝術家蔡國強、徐冰的作品。這個展出在國內是空前的,是一次世界頂級華人藝術家聯袂奉獻給蘇州人民的現代藝術盛宴。 開館慶典期間,全面修葺一新的忠王府作為蘇州博物館新館的一個組成部分,根據其特點重新調整了陳列內容。忠王府占地面積1065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7500平方米,忠王府舊址的東路,以恢復晚清八旗奉直會館的原貌為主,并利用東路北部四面廳的展室,以專題形式舉辦《香港張宗憲先生捐贈文物陳列展》,以稱頌和表彰張宗憲先生對家鄉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支持;忠王府舊址的西路,則以恢復清光緒年間張履謙豪宅及補園的部分建筑原貌為主,利用其北部的小姐樓作為博物館的藏書樓。 《太平天國忠王府舊址陳列展》主要集中在忠王府的中路,這里展示的文物、照片、資料等都與李秀成以及太平天國蘇福省有關,通過它們可以了解并研究那段逝去了的歷史。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