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制頻道 → 法制在線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深圳社區公園將不準寵物入內 養狗者叫苦(圖)
活潑寵物狗將變憂郁“宅狗”? 《深圳社區公園管理維護技術規范》本月起實施 深圳所有社區公園將不準攜貓狗等寵物入內 公園、學校、體育館等公共場所禁止遛狗大多數人表示理解,可如果自家小區也被禁止遛狗你能接受么?隨著《深圳社區公園管理維護技術規范》從本月起實施,深圳所有的社區公園也將不準攜貓、狗等寵物入內。這就意味著,寵物們在深圳已經很難找到室外“活動空間”,連起碼的出門也將成為令主人煩惱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該規范在出臺前夕,就曾遭到市民的異議。 社區公園遛狗問題多 這份新的《深圳社區公園管理維護技術規范》于本月4日起正式實施,里面爭議最大的條文就是對市民攜帶貓、狗等寵物進入社區公園的限制。據深圳市城管局園林處的有關負責人介紹,社區公園是具有一定活動內容和設施的集中綠地,主要包括居住區公園和小區游園兩大類,它首先的定位就是服務周邊的居民。 而據統計,深圳目前養犬近9萬只,社區公園中犬傷人的事情經常發生,另外還有糞便處理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被小區居民踩到也是件非常掃興的事情。所以從這幾個角度出發,城管局決定勸阻游人帶狗進入社區公園。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7月,深圳就開始實施了《養犬管理條例》。根據該條例,深圳實行養犬登記、免疫檢疫、戶外活動管理,并明確規定禁止攜帶犬只進入下列場所:“黨政機關、醫院、學校、幼兒園及其他少年兒童活動場所;影劇院、博物館、展覽館、歌舞廳、體育館、游樂場等公眾文化娛樂場所;公園、社區公共健身場所、候車廳、候機室等公共場所”。 比如,攜帶犬只進入限制犬只進入的場所的,管理單位可以暫扣其犬只,并處以500元罰款。 怕狗者叫“好”養狗者叫“難” 這個明文限制社區公園遛狗的規定其實在出臺前,就曾引起了深圳市民的熱議,并大致形成了“支持者”和“反對者”兩部分。 住在羅湖區某住宅小區的胡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后,連稱十分必要。“因為曾經被狗咬過,所以我是個十分怕狗的人,但是我家小區里養狗的特別多,特別是傍晚,小區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狗樂園’,最令人擔心的要屬那些沒有系狗繩的狗,我見了躲都來不及。”由于對狗的害怕,胡先生稱他連堅持了多年的飯后散步的習慣都已經放棄了。 該小區的清潔工也向記者表示,她每天都能在社區的綠地里發現許多寵物留下的糞便,清理起來十分困難。 雖然這個新規定已經于本月4日正式實施,但記者近日在深圳各社區公園看到,遛狗的人并沒有明顯減少。 當記者問起此條例時,大部分遛狗者都表示并不清楚。但是對于這個新規定,一些養狗者也表示有苦衷。家住深圳景園大廈小區的趙阿姨說:“之前禁止狗狗進入大型公園,現在就連自己家小區公園也不能遛狗了,小狗吃喝可以在室內解決,但是一到拉撒時間它還是叫著要去室外。小狗每天在小區里透透氣也不為過啊。” 養狗已經多年的阿軍也十分不滿地說:“太不合理了,我們養狗者每年要交300元的管理費,我認為社區應該有專人清理遺留在社區綠地上的寵物糞便,否則養狗者就失去了享受交納管理費的權利,如果寵物狗都變成了‘宅狗’,那么辦理養狗證還有何意義?” 業內人士:關鍵要培養主人的文明養犬意識 記者昨日就此問題采訪了深圳市寵物俱樂部負責人朱小凡,他認為該規定并不具有可操作性:“首先該條例沒有相應的處罰措施,如果市民一定要進入,是無法強制性阻止的,相反,還容易導致戶主與社區管理方的沖突。” “如果進行了養犬登記,獲得政府上戶認可,就必須為養犬提供一定的空間和條件,而養犬條例并未規定不可以進入社區公園。”朱小凡說。“該規范主要考慮的是寵物狗隨地大小便給社區帶來的衛生問題以及可能發生咬傷人的事故,但不能因為個別狗如此就完全阻止所有的狗在社區公園里活動。” 朱小凡告訴記者,解決寵物狗可能給公共人群和場所會帶來的不便,根本上還是要培養主人的文明養犬意識,“狗類隨地大小便以及狂吠的毛病均可以通過主人的訓練來解決,一般一到兩個星期就可以使其養成較好的習慣。” 市民網友支招:設“遛狗區”隨時清理狗糞便 那么,除了明文限制社區公園遛狗之外,有沒有一種更好的方法,既能讓社區公園“以人為本”,又能解決養狗者的“遛狗之憂”呢? 記者了解到,在去年就曾有市民寫過一封信,建議在小區或者公園內設立專用“遛狗區”,區外禁止遛狗,以緩解養狗和不養狗居民之間的矛盾。這份新穎的建議立即引起了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的注意,人大常委會的城建環資工委對這一建議還進行了備案,表示將認真考慮。 深圳某寵物協會的潘女士則認為,解決這一矛盾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文明遛狗。“其實可以出臺規定,強制遛狗者必須讓狗戴上口罩以及隨身攜帶清理狗糞便的器具,就我自己而言,晚上遛狗時就會習慣性地帶上白天看過的廢舊報紙,及時清理狗狗的糞便,不至于影響到他人。” 一位網友在深圳寵物論壇上留言說:“人狗完全可以和諧相處,對于遛狗可以作個時間規定,以錯開社區里老人、孩子等弱勢人群集中的時候,另外,還可以對養寵物者加征糞便垃圾清理費,由專門環衛工負責綠地上貓狗糞便的及時處理。” 他山之石 對于寵物的管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許多經驗也值得我們學習。 比如在美國,絕大多數城市的法律都明文規定狗在公共場所都必須系上皮帶或鏈條。此外,美國許多公共場所都豎有明顯的標示牌,提醒人們在遛狗時要及時處理狗的糞便。通常情況下,美國人在遛狗時都會隨身攜帶塑料袋,不過有意思的是,美國許多城市的街頭還是設立了專門的箱子,里面的塑料袋為那些記性不好的遛狗者提供了方便。 而在日本,沒有經過寵物學校培訓的狗是不能被家庭領養的,進入家庭的狗在寵物學校已經學會了按時定點大小便。而且,日本的寵物犬必須在規定的時間上街遛,否則會遭到罰款。 在我國的香港,專門設置了狗公園,這樣,養狗者便可以光明正大地到公園遛狗。這個公園的設施也十分“狗性化”,除了有供狗狗自由活動的草地外,還設有犬只便溺處。另外,公園四周也分別設有若干供水處,方便狗主清理犬只的糞便以及為犬只洗澡。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1)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