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制頻道 → 法制在線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臨安首創杭州市林權繼承范例
父親走了兒子繼續承包 浙江省臨安市潛川鎮城后村在村民鄭關根病故后,將其承包的山林讓給他兒子鄭炳海“繼承”,創下可觀的經濟效益,成為我市第一個林權繼承的范例。 該村大片山林于1984年承包到戶經營,年僅40歲鄭關根,看“九龍塢”有800多畝宜林荒山因路途遠管理難一時無人承包,便向村委會干部提出承包這片山的要求,得到了村兩委會干部大力支持,簽訂了為期30年的承包合同。鄭關根年紀輕,身強力壯,開發山林渾身是勁。盡管這片承包山離家有30多華里,來回交通不方便,但他胸懷大志,決心在山上干番事業。夫妻倆商定后,在深山岙里搭起簡易房子,吃住都在山上,沒有電燈用煤油燈、蠟燭火照明,沒有菜吃自己在山上種植,每隔10天半月回家挑大米,來回60多華里,腰酸背痛腳起泡也不叫吃力,白天照舊劈山開墾,夜間夫妻倆共商綠化荒山計策。不管是風吹雨打,他挖一片種一片,年復一年,10年時間,680畝宜林荒山全部種上杉木林,還有180畝高山陡坡管護薪炭林,一片郁郁蔥蔥。他還在幼林地上套種玉米、黃豆、芝麻、花生、赤豆等小雜糧作物。每年砍下小雜木,大的加工半成品,小的栽種香菇,年收入有五六千元。 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強壯勞力被病魔縛住,鄭關根被查出得了胃癌,動手術需要1.5萬元。時任黨支部書記許學林前去人民醫院看望他。鄭關根躺在床上,緊緊握著老許手,想說又發不出聲音,老許理解鄭關根的心思,俯耳告訴他說:“你的承包山政策不會變,可以繼承,你放心。”鄭關根終于放下一塊懸掛著石頭。鄭關根離開人間后,村黨支部按照合同規定,把這片郁郁蔥蔥山林繼承給他兒子鄭炳海經營,新上任黨支部書記親筆簽約合同,延長了承包期,讓鄭炳海“子繼父業”,放心經營。鄭炳海得到父親創業的山林繼承權,深感黨支部、村委會干部的關懷和支持,決心把父親辛勤耕耘的山林管好用好。合同簽訂后,鄭炳海在山上居住20多天,把荒蕪幼林作了整山培育,精心管理,并選擇另一個山彎建造400多平方簡易房,利用山坡地優勢,發展養殖業,喂養高山石雞(即石蛙)6000多只,長毛兔600多只,他滿懷信心地告訴筆者,這兩個養殖項目弄得好,年收入20萬沒有問題。另外,他還打算把這筆資金用于發展林業生產,實行以短養長,長短結合。辛勤換來財富。據框算,第一輪承包期以來,他先后砍伐木材3400多立方米,除上交村級承包款、勞務開支以外,凈利可得40多萬元。山綠林茂,兔蛙興旺。鄭炳海堅定信心地說:黨中央政策好,村里干部領導好,我出力干,年景一定會更好。 (來源:臨安新聞網)
編輯: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