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制頻道 → 法制在線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錢江:高價建綠地 如今成燙手山芋荒草瘋長
溫興風情苑小區位于濱江區西興大道的南端。北塘河就從這個小區北邊經過。在小區與北塘河之間,有一塊面積近一萬平方米的沿河綠地。 陸續住進來的近500戶業主發現,這一塊綠地竟然沒人維護:茅草長了一人多高,燈柱被毀無人來修,沿河的護欄銹跡斑斑。加之前段日子天天高溫,灌木被曬死了一大片。 小區業主向物管反映,物管說應該去問開發商;開發商則說這是公共綠地,應該由政府負責;當地街道認為,風情苑小區的業主是這塊綠地的最大受益者,自然應該由業主和開發商協商解決。 就這樣,這片投入500多萬元的綠地,成了誰都不愿養護、管理的燙手山芋。
北塘河上偶爾有運沙船“突突突”地開過,風吹過綠地上的大樹,葉子沙沙作響。 這塊綠地東西長超過300米,南北寬30米,中間有幾處休息的亭廊和矮凳。風情苑9幢的業主王阿姨說:“最初的時候,這里風景很好,早上鍛煉、晚飯后散步的人都很多,大家都習慣聚在這里拉拉家常! 大約從2008年9月開始,事情起了變化。 業主們發現,養護工人再也不來了。沒人除草、沒人澆水、沒人修剪,大片的茅草、麥草開始瘋長,而人工栽種的苗木卻自生自滅,再也看不出原先整整齊齊的樣子。旁邊的沿河護欄遭風吹雨打漸漸生銹。 5幢的業主蔡先生說:“我們很奇怪,怎么突然就沒人養護了?粗@片綠地漸漸荒蕪,大家心里都不是個滋味! 于是,業主們找物管交涉。物管態度很強硬:這片綠地跟小區之間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消防通道隔開,從規劃上看并不屬于小區范圍,所以不在物管的職責范圍之內。 物業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2007年9月小區交付之后的一年內,開發商的確向他們撥了一筆款項用作綠地養護費用,但是2008年9月起,就沒再給過錢!艾F在我們還是承擔了綠地的保潔工作,這已經是物管在貼錢了。我們畢竟只是一個公司,不可能一直做虧本的事!” 綠地該誰養護 開發商和街道各執一詞 21日,記者聯系到風情苑小區的開發商杭州溫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宋先生。他向記者解釋了為什么他們不再向物業公司支付綠地養護費用。 宋先生說,建造小區的時候,小區所在的西興街道與開發商達成協議,由街道出資300多萬元、開發商出資200萬元左右,一起建造此綠地!爱敃r街道承諾,綠地建成后由街道負責養護。因為綠地完工后需要有一年的維護期來保證植物成活,所以按照當初的協定,2008年9月我們就可以把綠地的養護工作移交給街道了。” 對此,街道有不同的說法。 濱江區西興街道城管科科長俞煒忠對記者說,街道與開發商最初的約定,是建立在這片綠地由公共使用的基礎上!暗乾F在開發商把綠地東、西兩端都封了起來,小區之外的居民只能從溫興風情苑小區的入口進去,再穿過小區才能進入綠地。所以我們認為,從事實上說,小區的業主是最大的受益者。” 基于這樣的現狀,街道覺得,不能再按照之前的約定由街道來承擔養護費。“除非,開發商能把東、西兩端的圍墻打通,讓西興街道的居民都能自由進入綠地。但這樣的話,小區業主又會覺得安全成問題。”俞煒忠說,關于綠地的問題,2009年初街道與開發商曾多次磋商,但都沒有達成一致。 如果打通綠地圍墻 開發商要求退還200萬元 房產開發公司的宋先生承認,這塊綠地是公共綠地。他提出,當初作為公共綠地讓開發商投入200萬元,不合理!拔覀儾辉摪装谆ㄥX為街道造公共綠地! 他說,如果最終要求把圍墻打通,并在消防通道邊建鐵柵欄隔開小區與這片綠地,“街道應該退給我們之前投入的200萬元”。 西興街道城管科科長俞煒忠沒有正面答復這個問題。 俞煒忠認為,當初開發商是有私心的!伴_發商可能覺得,建設這樣一塊綠地,對提高樓盤的檔次、順利銷售是有正面作用的,所以愿意投入建造綠地;現在把房子都賣出去了,就不愿再支付養護費用了! 據了解,這片綠地每年的養護費用是每平方米5元左右,一年需要5萬元。 綠化養護工人 已在清理被曬死的灌木 面對這樣的紛爭,風情苑小區的業主有點茫然。小區業委會主任費佳對記者說:“不管這三方該由誰來負責養護,我們只知道一點,不能看著這么好的一塊綠地被茅草占據,灌木一片片被曬死!” 費佳說,7月中旬連續高溫,物管忙著給小區里的草坪澆水,對一路之隔的綠地卻不聞不問,任其在陽光下曝曬。 記者向俞煒忠轉達了小區業主的呼聲,他表示,會立刻跟園林綠化單位聯系!跋茸岎B護工人進場,除草、灑水、替換被曬死的植物! 上周末,記者接到俞煒忠的電話。他告訴記者,綠化養護工人已經在除草和灑水了,同時清理了部分被曬死的灌木,等合適的季節再移植新的灌木。這一批工人的費用先由街道承擔,“總之這片綠地我們會負責到底!庇釤樦艺f。 不過,業主們仍然擔心這只是臨時的救急。業委會主任費佳說:“還是很忐忑,假如這一塊綠地的爭議不解決的話,工人走了之后是不是依然沒人養護,他們三方是不是依然踢皮球?” 本報將持續關注此事。 莫讓綠色荒蕪了 一片投入500萬元的綠地,竟然面臨著荒蕪的窘境。 開發商所持的論調是公共綠地不該由他們投錢。他們忘了,在小區開盤之時,這片沿河風景的的確確成為他們招攬生意的手段。何以房子一賣完,就覺得再支出養護費很不值,恨不得當即拿回200萬元? 同樣,在采訪中,街道工作人員多次以“這是我們內部的事情”為由,回避是否退還200萬元這個問題。街道所持的看法是“誰受益、誰養護”。街道認為,開發商和業主是最大受益者,理由是開發商賺了錢,業主獲得了較好的環境。 然而街道也忘了,不管怎么說,這片綠地有街道投入的300多萬元。難道就因為現在養護權責不明,就該荒廢了綠地,白白浪費了那300多萬元? 綠草無辜,綠樹無辜。有關部門的扯皮,不應轉嫁成它們的枯萎曬死。 所幸,街道最終還是表明了態度,說會負責到底。希望這樣的表態,不是情急之下的不得已。(記者 陳文君)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