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制頻道 → 法制在線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鄂西山區出怪事 砍伐原始次森林致富
7月上旬、8月初,記者兩次深入到地處湖北西部邊陲的來鳳和宣恩兩縣,在宣恩縣沙道鎮(1998年3月以前屬來鳳縣代管)野溪村,記者驚異地發現:這里的大片原始次森林被當地農民砍伐殆盡,個別地方幾乎被剃了光頭! 據當地農民講,自1997年以來,被砍伐的林木至少已有4000多立方米。更為嚴重的是,農民在砍伐中不斷“誤傷”非常珍貴、素有“植物大熊貓”之稱的珙桐(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就在記者發稿時,野溪村仍有近2000立方米被伐樹木堆積在峽谷之中,有的倒伏在溪溝邊已長出了新的枝葉,其中記者親眼看見一株樹齡至少在120年以上的珙桐倒在一道小溝邊,已開始腐爛! 在大西北比金子還珍貴的原始次森林,怎么在沙道鎮野溪村竟遭此厄運?是誰在組織砍伐?又是誰同意在這里砍伐? 8月2日,記者在宣恩縣林業局林政股采訪中得到一份“森林資源開發項目合作協議書”,這才找到了砍樹之源。 這份名為“來鳳縣沙道鎮野溪村、二坪村森林資源開發”的協議書,項目合作單位是“長沙市泓原有限公司、來鳳縣沙道林業站”。執行時間為“1997年3月至2007年12月”。協議書在第一章第二節“項目提出的背景及深遠意義”中寫道:“來鳳縣沙道鎮野溪村與二坪村位于沙道鎮東南部……長期以來,當地群眾沿襲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村民們的生活和生產物資依靠肩挑背負運輸上山,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卻生活在極度貧困之中,要使該村的群眾脫貧致富,解決交通運輸問題,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是唯一途徑。鑒于上述情況,項目合作雙方在征得來鳳縣林業局、來鳳縣沙道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進行了充分協商,就合作開發野溪和二坪村森林資源達成一致意見。該項目實施后,沙道林業站可實現銷售收入1120萬元,其中上交農業特產稅84萬元,林業基金210萬元。” 協議書在第二章第二節“木材采運工程”中進一步明確:“項目實施期內,木材采伐總量為30000立方米,分10年采伐完畢,1997年至2007年每年采伐3000立方米”。第二章第二節“合作雙方的權力與義務”中繼續強調:“1997年至2007年十年中,沙道林業站每年銷售3000立方米殼斗科樹種原木給泓原有限公司,徑級為20厘米以上,長度為1或2米;木質按國標一級,價格為每立方米450元,同時辦好出省運輸手續。” 據記者調查了解,長沙泓原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叫陳自桂。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就是這樣一份“以砍樹,求致富”的協議,1997年6月竟然以報告請示的形式由沙道鎮政府上報給來鳳縣人民政府,之后,一路綠燈,由縣到州到省林業廳,逐級獲得批準。1997年8月26日,湖北省林業廳以鄂林政函(1997)117號文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發來復函。“復函”在第一條就明確:“同意開發利用沙道溝鎮野溪村森林資源,開發總規模為2600畝,活立木蓄積量8.8萬立方米。整體開發利用分十年實施,平均每年采伐利用森林260畝,8800立方米。每年采伐森林面積、蓄積量的具體指標,由州林業局分年下達。” 野溪村現任村支部書記李欣然講,1997年以來,該村的主要樹種米心青岡已砍伐90%,1998年,15公里長的公路修通后,大量木材開始外運。李欣然說:公路邊上的村民的確在砍樹中賺了錢,比過去富裕得多,但還有幾個組沒有修通公路,所以日子要比公路邊上的村民困難得多。 沙道鎮是湖北省與湖南省張家界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毗鄰的鄉鎮,其中野溪、二坪等4個村與八大公山有近兩百公里的交界線,用當地老百姓的話說:“彎彎拐拐的,兩天也走不完!” 據有關專家介紹,宣恩縣沙道鎮境內的原始次森林是湖南張家界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地帶,它對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起著至關重要的保護作用,一旦緩沖地帶被毀,勢必禍及保護區,其后果不堪設想。 據有關資料顯示: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49萬公頃,森林蓄積量110萬立方米,是國家1996年確定的第一批自然保護區之一。1993年被納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1998年被世界資源基金會列為全球200個重要生態區之一,1999年被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列為生物教學實習之地,主要保護樹種包含珙桐,保護區的主峰斗篷山以南屬湖南境內,以北屬湖北境內,是澧水和清江的分水嶺。不僅如此,更重要的還在于這一范圍向北延伸至神農架,是長江中游水土保持的關鍵之所在。 作用如此重要,可位于湖北一側的大面積原始次森林至今還無人保護,人為的砍伐正一天一天地逼近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這實在令人深感擔憂!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