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制頻道 → 法制在線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濟南:維護文化墻 區街有高招
濟南日報日前報道了市區部分文化墻維護不及時,出現涂料褪色、污損或小廣告“上身”的現象,引起廣泛關注。不少讀者來電說,文化墻作為城市的一大亮點,給外地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廣大泉城市民引以為豪,應該認真保護好。各街道、社區在維護文化墻方面有無高招?這些措施效果咋樣?昨日,記者進行了調查。 借力先進手段管理 昨天上午,記者在聚善街社區看到,一條100多米長的廉政文化長廊特別引人注目。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清新淡雅的梅蘭竹菊系列國畫,引得過往居民紛紛駐足觀看。 文化墻的制作者———桿石橋街道辦事處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制訂了“三個快速”的管理機制來維護文化墻:一是快速發現,借力“數字化城管”信息網絡平臺等先進手段,加強日常巡查管理;發揮“藍馬甲”、“好鄰居”等社區義務巡防隊作用,及時發現問題。二是快速清理,安排專人負責清理小廣告等視覺污染,及時對破損部位進行修補,發現一處清理一處。三是快速反應,動員熱心群眾義務參與管理,發現非法噴涂者立即聯系辦事處和執法部門查處,效果不錯。 設立專門隊伍維護 在天橋區無影潭西路、無影山東路以及歷下區山師東路、山師北街等文化墻較多的重點路段記者看到,這些地方的文化墻也維持得不錯。無影山街道辦事處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為轄區“4050”人員提供公益崗位,每天巡視包括文化墻在內的社區環境;同時組織“護泉隊”、老黨員巡邏隊對文化墻進行管護。文化東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介紹,為做好全運會后的文化墻維護工作,他們設置了環境監察隊,辦事處城管科與環衛、執法、居委會等部門聯合,進行不間斷巡查,一旦發現文化墻體破壞破損現象,及時進行維護。 發動群眾提意見 振興街街道辦事處轄區的經六路傳統文化示范街巷,卷軸般的墻面設計展示了古樸、典雅的傳統文化。全運會過后,辦事處堅持“全維護,零破損”的原則,廣泛發動群眾提意見,把文化墻維護得整潔規范。 記者走訪發現,英雄山路南段道路東側一處100多米長的文化墻,也基本保持了建成時的樣子。十六里河街道辦事處負責人介紹,建立之初,他們就充分考慮到文化墻的維護問題,采用大理石鑲嵌浮雕的工藝。全運會結束后,辦事處城管部門定期利用灑水車給文化墻“洗臉”,并安排社會巡防員對周邊衛生進行清理,保證了墻體的整潔、靚麗。(黨報熱線值班記者) (本文來源:濟南日報 )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