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制頻道 → 法制在線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無錫市立法保護文化遺產 國內首創
《無錫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將于3月1日起施行。2月5日,無錫市召開會議,對《條例》的貫徹實施工作進行專門部署。市領導王金大、麻建國、曹佳中出席會議。 《無錫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是2009市人大常委會重要的立法項目之一,將為無錫市進一步做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會議要求,充分認識《條例》頒布實施的重要意義,深刻把握《條例》精神,認真學習廣泛宣傳,做好配套文件制定工作,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努力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著力解決好文化遺產保護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建設“最富有人文特質的歷史文化名城”,為實現城市轉型做出更大貢獻。 無錫既有古運河清名橋、惠山古鎮等著名的物質文化遺產,也有宜興紫砂、惠山泥人等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里,一河、二址、三城、四館、五片、八園、十村落的保護性修復工程正緊鑼密鼓進行。即將實施的《無錫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標志著無錫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更上了一個臺階。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面臨不少新情況,工業遺產、鄉土建筑等特殊類型文物立法滯后,國有土地轉讓、出讓中文化遺產保護尚未形成機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缺少法律保障等問題日益凸顯。《無錫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是無錫市一次積極有效的探索,成為全國第一部以“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為題的地方性法規,具有鮮明的無錫特色。以“歷史文化遺產”為題進行立法,是無錫市在國內的首創,既與多部上位法相銜接,又將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整合起來,加以全面系統的規范。 與此同時,《條例》直面無錫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課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操作辦法和加強保護的具體措施。在處理保護與利用歷史文化遺產關系上,《條例》強調以保護為主,防止過度開發,并規定歷史建筑可以結合其自身特點,以文化展示、文化創意、文化產業及休閑旅游等形式進行保護性利用,但應當與其歷史價值、原有功能、內部結構相適應。對于錫劇、宜興紫砂、惠山泥人等非遺,要加大宣傳推廣力度,開發傳統文化產品,拓展文化旅游功能。 對歷史街區中房屋搬遷的規定,結合無錫市實際,《條例》明確鼓勵社會力量開辦博物館、收藏館、陳列館等文物收藏單位,適當放寬了條件,并鼓勵有條件的文物收藏單位舉辦公益性展示等活動,向社會開放。此外,《條例》對歷史街區中的房屋搬遷,對土地劃撥、出讓、轉讓中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等也做出了明確規定。 市文廣新局負責人表示,將以《條例》為契機,開展工業遺產、鄉土建筑、名人故居的普查認定工作,將有價值、有特色的建筑納入文物保護范疇。與此同時,將進一步鼓勵私人開辦民間博物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文化遺產保護。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