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制頻道 → 法制在線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城市自然生態水岸亟待立法保護
現在,將寬闊舒緩的泥土草木河湖岸灘濕地,改造成狹窄陡峭、草木不生的水泥岸石頭岸,越來越普遍。不過,泥土草木岸灘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態資源,對其肆意改建其實是一種破壞,亟待立法保護。 水陸過渡帶為岸。自然的岸一般是泥土草木的,平緩寬闊,是潮水洪水能夠淹沒的潮浸地。它地表較濕,近水土壤的水分幾近飽和,甚至數月內有薄薄一層季節性積水。隨著潮漲潮落、洪水來去,泥岸時淹為淺灘,時現為陸地。 泥岸或淺灘生長著喜濕性和喜水性的植物。作為與陸生生態系統交織的水陸過渡地帶的水岸,也是城市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我見過的中國最美的城市泥岸,應該是哈爾濱太陽島附近寬達數百至數千米的河漫灘。隨著潮漲潮落、洪水來去,松花江寬闊的河漫灘上茂盛的草木,或浸在水中,或露于岸上,美得讓我如癡如醉。 千百年來,魚蝦、兩棲動物等生物物種隨著潮漲潮落、洪水來去、灘露灘沒、島現島隱,按時“自動”洄游到被淹沒的水草豐美、水流平緩、餌料豐富的河漫灘,棲息覓食,放精排卵,或爬上泥岸交配下蛋。 哈爾濱松花江河漫灘沼澤有如“海綿”,是功能強大的生物蓄水庫,能保持大于其土壤本身重量3倍-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洪水被儲存在土壤內,汛期過后洪水又從“海綿”中緩緩溢出,使松花江能保持相對均衡的流量。河漫灘植被還可減緩洪水流速,延長洪水的蒸發和下滲時間。 在寸土寸金、土地財政、經濟增長至上的今天,哈爾濱人為保護生態,僅太陽島附近就保留了10.6平方公里的河漫灘,實在難能可貴。你算算,10.6平方公里的土地能賣多少錢?蓋成高樓大廈,又能賣多少錢?如果建成開發區,每年又能下多少“金蛋”? 我們再反觀南京或其他很多城市的江河湖塘,在河沿岸邊,陡峭甚至直立的駁岸、堤壩、防洪墻隨處可見,兩棲動物根本不可能爬上岸。壩、墻之后則是潮水洪水永遠到不了的“高地”,人們通常也叫它“岸”。 因為城市土地資源緊張,原本漲水時能淹沒的寬闊的河漫灘,被隔離成永久的“旱地”及建設用地。水生動物們失去了水草豐美的河漫灘,沒有了灘露灘沒、島隱島現的信號,它們千萬年來形成的自然節律紊亂了,不知道什么時候該洄游?什么地點去“約會”?往哪里洄游?在哪里產卵? 南京是一座多水的城市,河道縱橫、湖塘密布,水岸資源十分豐富。規模較大的水體有揚子江、秦淮河、玄武湖、莫愁湖、石臼湖、滁河、九鄉河、三岔水庫、山湖水庫等,數量不算少;南京規模較小的水體數量則更多。它們也是遷徙鳥類的驛站和落棲點,很多就分布在人口稠密的主城甚至鬧市區,這是城市的寶貴生物財富。但是,南京顯然尚未完全認識并充分利用水岸的生態價值。泥土草木的自然水岸越來越少、越來越窄,石塊混凝土的非自然水岸越來越多。原來蘆葦叢生、水禽翻飛的泥岸被大量填埋,為建筑、馬路、碼頭、貨場等取代。 對此,為什么不立法進行保護?比如,可在平均水位線以外,根據不同情況依法劃定20米-500米泥岸保護紅線,保護和恢復有利于草木、魚類、昆蟲、兩棲動物和微生物生長的泥土水岸,嚴格限制既費錢又不利于動植物微生物生長的駁岸、親水步道、親水平臺等“硬”水岸的建設。 又比如,可禁止將平緩的泥土草木水岸填平,在紅線劃定的生態隔離區內禁止墾殖、取土、排放污水、傾倒渣土和垃圾等,禁止一切與天然的泥土草木水岸恢復無關的建設。 我們知道,盡管個別地方有一些水岸保護的零星、不成體系的政策,但由于政策一般都是宏觀的方向性、原則性要求,具有易變性和靈活性。這使水岸保護政策很容易被“靈活掌握”,存在“彈性空間”。 據了解,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全國性的城市水岸保護法律、法規、規章,相關地方法規、規章也幾乎空白。在城市江河湖塘的泥土草木岸灘被大肆侵占為建設用地、破壞性改建愈演愈烈的今天,亟待建立健全水岸保護法規體系。
編輯: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