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花卉應用|園林綠化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鄉土樹種應在造林綠化中唱主角
堅持適地適樹原則 鄉土樹種應在造林綠化中唱主角 春季植樹造林的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造林用的種苗成為社會所關注的熱點之一。“適宜種苗的選擇事關廣大林農的長遠經濟利益和遼寧省公眾的生態利益。因此,必須堅持適地適樹原則,以鄉土樹種為主力,按客觀規律營造生態林。”日前,遼寧省林業種苗管理總站副站長、高級工程師賈斌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說。 鄉土樹種成林事半功倍 眾所周知,林業生產周期較長,種苗的使用直接關系到林業生產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鄉土樹種是造林綠化的主力。 以遼寧省生態重地東部山區的造林樹種選擇為例,日本落葉松是遼寧省東部山區的重要造林樹種,“雖然它的名字里有‘日本’兩字,但這種樹在遼寧省已經是地道的次生鄉土樹種。”賈斌介紹說。 日本落葉松在上世紀30年代從日本引進。在日本,它既可以做主要用材林樹種,也可以用做農田防護林和城市綠化樹種。挺拔的樹干、舒展的枝條,春天的時候葉子是嫩綠的,到晚秋的時候變成漂亮的黃色,并保持著不落葉的樣子,直到次年春天。引種到我國后,經過幾十年的觀察、馴化,日本落葉松在遼寧省非常適應,與其他落葉松種類相比較,它生長快,長得直,成林效果好,是遼寧省東部山區重要的造林樹種。 避免選種不當造成多重損失 “大家知道,適地適樹是植樹造林的最基本原則之一。”賈斌說,樹種在非適宜環境中被強行引進,結果一是死亡,二是長得不好。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遼寧省林農在遼東山區曾經引進了一批華北落葉松,幾十年造林不見林,見林后都是“死不了也活不好”的“小老樹”。林業調查表明,在同樣的投入、同樣的土地經營管理條件下,生長了15年的華北落葉松與同齡的日本落葉松相比,樹高、胸徑、材積量分別是后者的51.9%、67.2%和29.9%。 賈斌解釋說,這組對比數字,首先意味著林農用華北落葉松造林將遭受重大經濟損失,因為該樹種的主要經濟價值來源于木材。其次是生態環境繼續惡化。“小老樹”沒有發達的根系、挺直的樹干和繁茂的枝葉,不僅無法成材,而且生態功能的發揮也少得可憐。把不適宜遼寧省造林的樹種引上山的結果是,在造成經濟、生態效益重大損失的同時,也荒廢了寶貴的林業生產時間。 林農對造林有相當選擇空間 賈斌認為林農對選種造林有相當的選擇空間。在選用種苗時,除了政府部門積極努力外,林農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識鑒別種苗以保護自己的利益。比如,只要掌握要點,林農自己也可以進行真假日本落葉松苗的鑒別。一年生日本落葉松苗枝條有白色絲狀物,枝條是淡黃色的,頂葉封凍后不容易落葉。二年生日本落葉松苗外觀呈尖寶塔形,側枝多而細長,主干明顯,主枝頂尖部分木質化程度低,有彎曲現象,長枝條為紅褐色,苗木根部是白色的。假日本落葉松苗,即華北落葉松苗木質化程度高,頂芽十分飽滿,下霜后全部落葉,苗木枝條是淡褐色或淡黃褐色,側枝較多,短密,與主枝呈平展生長,株形呈圓柱形,根部呈褐色或紫褐色。如果將樹干和根系結合部位刮破,它會呈紫紅色。 賈斌建議基層造林單位和廣大林農,即使一時買不到價格合適的日本落葉松種苗,也可以選用紅松或長白落葉松苗來造林。必要的話,緩造一年,也能大幅度地減少損失。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