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領導講話|園林新聞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夏占義:努力實現首都綠化美化建設的新跨越
堅持科學發展 實施精品戰略 努力實現首都綠化美化建設的新跨越 ——在首都綠化美化總結表彰暨動員大會上的報告
(2010年3月1日)
各位領導、同志們: 下面,我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和首都綠化委員會委托,總結2009年首都綠化美化建設情況,安排部署2010年的工作任務。 一、2009年首都綠化美化建設情況回顧 2009年是慶祝新中國60周年華誕的喜慶之年,也是北京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全力"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要一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首都綠化委員會的正確領導下,首都廣大干部群眾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求真務實,攻堅克難,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辦的為民辦實事工程、各項折子工程和首都綠化委員會第28次全會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全市新增綠化面積9458公頃,栽植各類苗木2500萬株,森林覆蓋率達到36.7%,林木綠化率達到52.6%,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4.4%,人均綠地面積達到49.5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5平方米。 (一)堅持一流標準,圓滿完成了建國60周年大慶的綠化美化服務保障任務。一是國慶景觀布置出色完成。在"一區"、"一線"、"一軸"、"一中心"和城市重要景觀節點、主要聯絡線,共建設立體花壇260多處,栽擺鮮花4000余萬株(盆)。全力參與長安街大修和環境整治工程,建設和改造綠地4萬多平方米。二是國慶服務保障安全圓滿。圍繞國慶閱兵、國慶游行、國慶聯歡晚會和國慶游園、國慶環境整治工作,制定了周密的保障方案,圓滿完成了各項景觀環境服務保障任務。十一期間全市各級、各類公園共接待游人1308萬人次,首都森林公安圓滿完成國慶慶典7項重大安保勤務。三是國慶獻禮活動盛況空前。在各省市區積極參與和市有關部門、各區縣的共同努力下,北京成功舉辦了一屆"高水平、有特點"的中國花卉博覽會(順義展區),向共和國60華誕獻上了一份精彩紛呈的厚禮。四是國慶綠化環境全面提升。全市完成城市綠地建設724.84公頃,涌現出一批精品公園綠地,市屬公園改造公園綠地20余萬平方米。全市完成100條道路綠化、300個老舊小區綠化改造;建設綠蔭停車場12處,實施屋頂綠化10萬平方米。新建的19處郊野公園全部向社會免費開放,14處在建的郊野公園已完成主體綠化工程,將于今年五一免費向市民開放。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完成綠化面積2667公頃,栽植苗木320萬株。大望京公園主體任務基本完成,北塢郊野公園已完成規劃設計。11個新城萬畝濱河森林公園全部完成規劃方案審批,其中通州等4處正式啟動。郊區新增造林綠化面積8733公頃,栽植各類苗木2335萬株。"三北"防護林建設、太行山綠化和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全面展開,重點綠色通道實現綠化136公里1667公頃,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扎實推進。新農村綠化完成1700個村,綠化面積1394.9萬平方米;"城鄉手拉手、共建新農村"和"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等創建活動取得明顯成效,有47個中央單位、201個市屬單位、597個區屬單位和56個駐京部隊與748個村結成對子,提供新農村綠化扶持資金1416萬元。啟動實施了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合作項目5333.3公頃,共栽植各類苗木800余萬株。 (二)堅持全民參與,進一步推動了首都義務植樹活動的深入開展。一是各級領導帶頭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2009年4月5日,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帶頭參加了首都義務植樹勞動,極大鼓舞了首都廣大干部群眾"綠化首都,美化家園"的熱情,掀起了綠化美化建設的新高潮。全國人大領導,全國政協領導,中央軍委、四總部首長以及駐京解放軍武警部隊各大單位的100多位將軍,中直機關、中央國家機關的100多位部長,市級四套班子的領導也在植樹日前后深入各區縣帶頭參加首都義務植樹勞動。首都綠化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充分發揮各自的行業優勢,為首都綠化美化建設做出了新的貢獻。全市共組織330萬人參加了義務植樹勞動,植樹440萬株,撫育幼樹900萬株。二是義務植樹盡責形式不斷創新。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和市教委等系統開展了多種形式的主題植樹活動,極大地調動了社會各界綠化家園、美化首都的熱情。全市共認建認養綠地面積363公頃,認養樹木2.6萬株。創建園林小城鎮10個、首都綠色村莊80個,創建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153個、花園式街道辦事處3個、花園式社區30個。三是有關系統綠化美化工作深入推進。鐵路部門在四大干線兩側及北京南站種植喬木16.3萬株;市路政部門完成35個綠化項目,綠化長度334公里;市水務部門在水庫、河道、堤岸沿線新植喬木6萬余株、補植地被15萬平方米;京煤集團大力開展山區義務植樹活動,共栽植撫育樹木28萬株;首農集團投資1000萬元,對所屬林地加強了撫育管理;首發集團公司建立完善高速公路綠化養護月歷,確保高速公路綠色走廊的景觀效果;地鐵公司在所屬車站、單位庭院綠化22萬平方米。 (三)堅持生態優先,著力增強了首都森林資源安全保障能力。一是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明顯增強。狠抓森林防火體制機制和基礎設施建設,全市了望監測范圍達到60%,視頻監測覆蓋率達到43%,通訊覆蓋率達到70%,全年森林火情下降41%,實現了大慶之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發生、無人員傷亡的目標。二是林木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全市林木有害生物防治率達到99.4%,全面完成了國家林業局下達給我市的"四率"指標和美國白蛾防控任務。大力推廣林木病蟲害無公害技術,全市實施飛防1798架次,釋放周氏嚙小蜂30.2億頭、赤眼蜂5億頭,施用美國白蛾病毒0.67萬公頃(次),確保了森林資源安全。三是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全面加強。征占用林地和林木采伐管理不斷規范,通過優化重點工程方案審核,全市減少占用林地84.16公頃,減少移伐林木3.9萬株,有效保護了林地資源。加強了對全市野生動物保護禁獵和經營利用情況的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打擊亂砍濫伐、亂捕濫獵、亂墾濫占、亂挖濫采等違法行為,全市共受理查處各類案件640余起。深入推進全市園林綠化資源、植物種質資源、濕地資源調查和森林資源價值評估等工作,濕地、古樹名木保護、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全面加強。 (四)堅持提質增效,不斷推動了全市綠色產業再上新臺階。圍繞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綠色產業加快實現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一般大路型向精品特色型、粗放管理型向集約經營型轉變。全市果品產量達到9.78億公斤,同比增長7%,30萬戶果農戶均果品收入首次突破萬元。花卉種苗蜂產業發展迅速,花卉種植面積達到4467公頃,產值12億元;全市重點工程苗木良種使用率達到97%;全市蜂蜜總產量達到527萬公斤,蜂產品加工產值8億元。森林旅游和林下經濟蓬勃發展,全年森林公園旅游人數達2000萬人次;發展林下經濟2000公頃,累計達到1.06萬公頃,帶動農民就業6萬戶、24萬人,為郊區農民年增收10億元。 (五)堅持固本強基,著力夯實了首都綠化基礎管理工作。法制規劃體系不斷完善,編制完成《北京市綠地系統規劃》,劃定了第一批城市綠線;《北京市綠化條例》已經市人大審議通過,于2010年3月1日起正式實行。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以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全面完成了全市綠化管理體制改革,鄉鎮、街道地區綠化委員會組建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啟動,22個試點鄉鎮的林改工作有序推進,進一步完善了山區生態林管護機制。林業碳匯行動扎實推進,認真實施八達嶺個人捐資碳匯造林示范項目和中石油房山碳匯造林項目,引導企業和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碳補償。科技服務與交流合作成效明顯,全年共組織實施國家級和市級科技項目30項,培訓林農、果農、花農、蜂農等10萬人次,中韓、中日、中德等國際合作項目穩步推進。 2009年,首都綠化美化建設取得了新的成績、提升了新的水平,這是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的結果,是中直機關、中央國家機關、駐京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大力支持和幫助的結果,是市委、市政府和首都綠化委員會堅強領導的結果,也是全市人民和綠化戰線上廣大干部職工辛勤努力、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首都綠化委員會,向社會各界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首都綠化美化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首都綠化美化建設還面臨著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一是城市中心區綠地總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發展不平衡,服務半徑不夠到位,規劃建綠需要進一步落實;二是森林資源質量不高,功能相對低下,結構還不盡合理,首都綠化建設整體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三是林木綠地資源管理還不到位,城市園林綠化執法工作相對滯后,基礎管理存在薄弱環節,體制機制和管理服務需要進一步創新。 二、2010年首都綠化美化工作安排意見 2010年是北京繼承籌辦奧運和國慶慶典寶貴財富,收官"十一五"、謀劃"十二五"發展藍圖的重要一年。綠化美化建設作為社會重要的公益事業、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礎設施,是推進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建設綠色北京的重要基礎、構建宜居城市的重要支撐、促進興綠富民的重要產業,在首都邁向世界城市新目標,全面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進程中,承擔著優化環境、推動發展、服務民生、促進和諧的重要責任和光榮使命。 2010年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大背景站位、大視野謀劃、大生態統籌、大服務盡責、大格局推動"的總要求,堅持"城鄉統籌、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共建共享",立足"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國內一流、首都特色",加快推進高標準生態體系、高效益產業體系、高水平安全體系、高品位文化體系和高效率服務體系建設,努力形成與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建設相適應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城鄉一體統籌推進、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管理服務優質高效的發展格局,以一流標準、一流工作、一流業績實現更高水平科學發展。 2010年工作的目標是:全年計劃新建城市綠地2450公頃,人工造林1.07萬公頃,植樹2200萬株。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7%,林木綠化率達到53%,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5%,人均綠地面積達到50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 主要任務是: (一)提升景觀環境,打造綠色空間。按照"公園下鄉、森林進城、科學發展、共建共享"的思路,加快城市大型公園綠地建設,新建城市休閑公園綠地6處350公頃,完成大興三海子郊野公園一期工程建設152.4公頃,啟動永定河生態走廊綠化美化建設工程,全力提升城市綠量;加快推進11個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建設,完成綠化面積2000公頃;啟動"一鎮一園"建設試點,構建城鄉一體、功能互補、景觀優美、特色突出的公園綠地體系。實施城市綠量調整工程,在6個城區實施"兩線、四點、十種、萬株"彩葉植物示范工程,打造大都市彩色景觀。完成道路綠化和新建居住區綠化100公頃,改造和提高100個老舊小區的綠化水平,推進停車場綠化和屋頂綠化,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繼續實施城市綠化隔離地區"郊野公園環"建設,全年新建郊野公園10處,綠化667公頃;在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規劃范圍內完成綠化2400公頃。加快郊區生態建設,完成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667公頃,太行山綠化補植補造1333公頃,京津風沙源治理1.04萬公頃;完成京山鐵路二期、京承高速三期兩條重點通道綠化70公里933公頃,推進104國道、延琉路、長周路等公路、河道綠化建設400公里,打造綠色景觀大道;完成荒山人工造林5000公頃、廢棄礦山生態修復2000公頃;啟動山區低效林改造工程6667公頃,中幼林撫育2萬公頃,增強碳匯能力,培育多功能健康森林。加快新農村綠化美化建設步伐,重點對1400個村實施綠化改造,完成綠化面積1050萬平方米。繼續推進京冀生態建設合作項目,在河北省張家口、承德兩市建設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4000公頃。 (二)提升防護能力,確保生態安全。加強以"林業生態用水"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水、電、路統籌規劃,山、林、地集約開發。強化森林火災防控能力建設,著力完善預警監測、林火阻隔、應急通訊和指揮撲救體系,全市了望監測范圍達到65%,視頻監測覆蓋率達到50%,通訊覆蓋率達到80%。做好以美國白蛾為重點的危險性林木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加強無公害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全年實行飛防1200架次,釋放周氏嚙小蜂25億頭;完善與首都周邊地區的聯防聯治機制,確保不發生林木有害生物災情。全面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古樹名木、濕地、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管理,加強林權林地管理和對城市綠地的科學管護,嚴厲打擊侵占、毀壞林木綠地的違法行為,嚴格依法治綠。 (三)提升質量效益,促進興綠富民。加快發展果品產業,加強與國內外知名企業聯姻,打造特色林產品品牌。推廣有機化栽培實施面積1333公頃,推廣優新品種100個,實施百鎮千村果品畝收入萬元工程,開展"百萬市民觀光采摘游"特色旅游文化工程,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觀光采摘、休閑游覽的場所。加快發展花卉產業,加強花博會場館的展后利用,建設名優生產示范基地4個、引進名優花卉優良品種10個,積極引進新型業態市場,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發展林下經濟2000公頃,推進森林旅游和種苗、蜂業發展,為農民就業增收搭建更寬廣的舞臺。 (四)提升服務功能,弘揚生態文化。深入挖掘文化內涵,積極探索生態文化與綠色產業發展相結合的有效途徑,策劃包裝中國園林博物館等重大園林文化創意項目,積極推進豐臺區2013年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的籌備工作,高水平參展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和第二屆中國綠化博覽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都市精品園林文化品牌。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按照"生態建園、文化興園、科技強園、服務立園"的思路,編制完成全市公園事業發展規劃;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在公園免費開放、經營管理、投入保障、標準規范等方面,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全力推動首都公園管理服務優化升級。 (五)提升發展活力,加快推進林改。按照"明晰產權、確立主體、放活經營、促進發展、強化管理、保障收益"的要求,全面鋪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力爭在2011年底前基本完成主體改革任務。完善山區公益林生態效益促進發展機制,抓緊出臺具體實施辦法,確保政策落實。不斷深化配套措施改革,健全林業產業扶持政策,以及林權證和集體林業經營權抵押貸款、林業貸款貼息、森林保險試點等金融支撐制度,不斷拓寬林業融資渠道;完善林地承包合同管理、林權登記發證、林木采伐限額管理和集體林權流轉交易等制度;加快構建新型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林業合作組織和各類專業協會,不斷增強林業發展活力。 (六)提升管理水平,著力夯實基礎。全面落實《北京市綠地系統規劃》,加快推進綠線劃定、綠地確權和釘樁綠地建檔立卡等工作。把2010年作為《北京市綠化條例》的宣傳貫徹年,全力抓好《條例》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工作。在理順區縣園林綠化工作管理體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城市園林綠化行政執法機制,完成全市基層林業站改革任務,強化鄉鎮、街道綠化委員會及其辦公室機構建設,不斷健全以管理、執法、服務為主的綠化工作運行機制。強化對首都綠化美化重大課題的調查研究,高質量編制好全市園林綠化"十二五"發展規劃。大力加強信息化建設,推廣應用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努力推動辦公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服務便捷化。大力推進節約型園林建設,全年新增中水澆灌綠地面積200公頃,推廣節水灌溉設施綠地面積450公頃;出臺有關扶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結合推進森林健康經營,建立郊區林業生物質資源收集儲運體系。加強標準化體系建設,重點完成20項市級地方標準的制定工作。進一步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引進和推廣國內外先進的綠化工作管理經驗。 (七)創新盡責形式,推動社會綠化。不斷創新宣傳形式,拓展宣傳途徑,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道德觀、生態價值觀、生態消費觀和"植綠、護綠、愛綠"的生態文明新風尚,動員各方面力量積極投身首都綠化美化建設。繼續開展"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和"城鄉手拉手、共建新農村"等群眾性創建活動,全年創建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50個、花園式社區30個、園林小城鎮5個、首都綠色村莊50個。組織首都社會各界積極投身綠化美化建設,充分發揮駐京解放軍、武警部隊的突擊隊作用,積極參與首都綠化重點工程建設;組織協調各級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等社會力量,采取認建認養林木綠地、植紀念樹、造紀念林等多種形式身邊增綠,全年完成義務植樹400萬株,撫育樹木900萬株。組織相關部門開展好首都公路、鐵路、礦山、河道的綠化美化。全面啟動林業碳匯行動計劃,制定并實施義務植樹登記、考核、驗收等相關管理辦法,不斷提高盡責率和參與面。 同志們,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推進"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建設的重要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于首都綠化美化建設站在新起點、謀劃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級政府和綠化委員會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市委、市政府和首都綠化委員會的部署,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改革創新,拼搏進取,為建設世界城市,構建繁榮、文明、和諧、宜居的首善之區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