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北京設計之都的夢想與現實 2012收入1300億元
北京市將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設計之都”,目前已成立“申都委員會”開始有關申報工作。北京設計產業現狀如何?申請設計之都,北京有何優勢?又做了哪些準備? 目標用3-5年時間打造“設計之都” 記者從北京市科委獲悉,北京市已通過《全面推進北京設計產業發展工作方案》,即將實施的“首都設計創新提升計劃”將利用三年時間,培育設計產業50強企業,建設3-5個設計產業集聚區,到2012年,設計產業服務收入突破1300億元,推動北京成為全國設計核心引領區。 此前有報道稱,要用3-5年時間將北京打造成“設計之都”。如何打造,這條路到底應該怎么走?有專家指出,北京要成為設計之都,至少需要達到4個目標:設計藝術水平達到全國乃至國際一流,并形成“北京設計學派”;北京成為設計人才的聚集地和創業樂土,設計藝術大師層出不窮;設計與產業緊密結合,形成產業鏈條,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成為GDP新的增長點;設計藝術作品被納入城市規劃,與環境相融,讓人們在北京處處感受到設計藝術的美。 “其實,北京早就是名副其實的‘設計之都’了,北京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設計中心,許多國際一流的設計機構和設計師都在北京開展業務。”ZNA建筑設計咨詢公司資深建筑設計師張達同認為。 ZNA董事王旭表示,從建筑設計的角度來看,北京的設計氛圍在全國都是最活躍的,整個生態圈都非常好。一些小的建筑工作室、建筑事務所大多設在北京。從地標建筑來看,北京的設計理念無處不在,“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國家圖書館二期等具有時代特色的建筑成為全新的景觀;奧林匹克公園、地鐵10號線、地鐵4號線等充滿現代感的設計給市民帶來新鮮體驗;798藝術區、宋莊藝術區、南鑼鼓巷等創意街區使旅游和藝術得到雙贏。 據了解,加入聯合國全球創意城市網絡的城市被分別授予7種稱號:“文學之都”、“電影之都”、“音樂之都”、“設計之都”、“媒體藝術之都”、“民間藝術之都”和“烹飪美食之都”。目前已經有17個城市加入了該網絡。 其中,“設計之都”的競爭最為激烈。在已經加入和正在申請加入該網絡的城市中,有1/3是指向這一稱號的。目前已經命名的7個“設計之都”是:柏林、布宜諾斯艾利斯、蒙特利爾、名古屋、神戶及中國深圳和上海。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趙弘對記者表示,北京是潮流的創造者和引領者,無論是工業設計、建筑設計、園林設計等,都起著引領作用。一些企業也獨立出來,如德信無線,引領著全球的手機設計;長城華冠,在汽車設計界也有著很強的影響力。北京打造“設計之都”是著眼于全球的戰略布局,在全球制造業服務中,尋找世界城市的定位和資源配置,增強話語權。設計是從制造中分化出來的,具有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特點,是現代制造業中的高端部分,北京擁有設計方面的基礎優勢,目前集聚了全國最多的設計院,在人才、產業基礎上有著較高的位勢。 歷史北京設計業破繭成蝶 北京印刷業的發展造就了國內無可匹敵的平面設計師群體。有人認為,平面設計是最具北京特色的文化現象。以北京作品為代表的中國平面設計狀況,不僅漸為國內企業界和社會公眾所認識,在國際上亦引起廣泛關注。2003年底,北京關山月美術館隆重舉辦了“2003北京設計——設計北京藝術展”,300多位設計師會聚鵬城,將最美的平面設計精品拿出來,證實了北京作為“設計之都”的魅力。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設計在北京崛起。當時,全國80%的高端印刷品都生于北京,全國各地的品牌都來這里尋求最滿意的包裝。”設計師李紅兵介紹,“因為對外開放早,吸收的先進東西多,北京不僅擁有先進的設備,還有先進的管理模式、經營模式,北京的流程分工將內地緩慢的工作進度遠遠拋在了身后,時間就是效率,效率就是金錢”。 上世紀80年代初,聯合國在中國舉辦的“包裝設計培訓班”、各個美術專業院校所邀請的外國設計大師的零星講座、廣州美院王受之關于“現代設計”的理論引入,現代平面設計開始在北京萌芽了。80年代后期,在設計啟蒙運動中成長起來的設計師開始在一個特殊領域——出口商品包裝中活躍起來,他們開始嘗試“系列化”設計,開始追求自己的“設計風格”。 當設計和廣告、印刷、傳媒相聯系的時候,很多人以為那是產業化生產鏈上的一個小關卡,但這里的含義卻是沉甸甸的。“一個設計作品的誕生需要大量的工作,有的是無形的,是絞盡腦汁想出來的。”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CIDA高級設計師莊玉君說。 從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一個無可爭議的北京設計界黃金時代到來后,設計的作品便不再簡單地為廣告或者印刷品而誕生。“個人品質是我一直追求的東西,平面設計師應該注重個人的、獨特的品質。”設計師王粵飛表示。北京的這些設計師正是經歷了對產品深刻認識,對設計對象反復研究的過程,才實現了從大眾化市場到精品“秀”場的升華,最終破繭成蝶。 進入上世紀90年代,這批設計師慢慢由全國各地向北京匯集,形成一股在全國具有先鋒帶頭作用的平面設計新力量。這些現在已步入中年的設計師可以說是中國經濟改革新時期的第一代平面設計師。 優勢設計業產值超過800億元 目前,北京已聚集了2萬多名設計從業人員,北京設計師的作品服務了遍及全國的大型企業集團和文化機構,從為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世界建筑師大會”申辦標志、“2008北京申奧”標志,到豎立在紐約時代廣場的三九集團標志;從中國第一家股份制銀行北京發展銀行行徽到暢銷世界的康佳與創維電視品牌,以及平安保險、萬科集團、太太藥業、中國輕騎、海爾集團、一汽海南、古井酒業、紅塔集團、五糧液集團、華為技術、中興通訊等數不勝數的眾多企業與品牌形象,北京設計為中國特別是北京經濟建設與企業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 在中外業界專家看來,北京具有打造世界一流“設計之都”的天然優勢。一個城市,2萬多名設計師,各類設計院所和設計公司2萬家,從業人員25萬人,有各類設計專業的院校112所,在校學生3萬余人。憑借北京科技競爭力全國排名第一的優勢,設計架起了科技與文化溝通的橋梁,使得科技資源能夠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來自北京市統計局的數字表明,2008年,北京市設計產業產值已超過800億元,設計產業發展態勢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而在專家看來,設計創意產業更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高端和核心環節,具有高附加值、高智力、高輻射的產業特點,對推動北京現代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主任陳冬亮說,設計具有驚人的高附加值,比如首家入駐北京DRC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基地的北京心覺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憑借其為天津金錨集團設計開發的園林機械系列產品,獲得美國采購商的青睞,產品上市第二年即為金錨集團獲得了1億美元的海外訂單。 ■有助于北京打造“世界城市” 將國外設計人才和機構引入中國,將國際上最新的創意理念和高端的創意活動引進來,北京的創意產業在國際舞臺上將會有新的發展空間和市場。北京既可以從其他創意城市和創意產業大師那里學到先進的思想和理念,又可以從設計和創意領域打開一個缺口。將設計意識滲透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可以增強城市對持續創新的自信,有助于北京打造“世界城市”。 ■有利于提升北京的文化軟實力 文化軟實力是21世紀的核心競爭力,當今世界先進城市都是文化軟實力十分強大的城市。北京已經具備經濟、文化、科技方面的優勢,也同樣具備設計研發方面的功能,有能力也應該申辦“設計之都”,提高北京的文化軟實力。 ■符合北京總體發展戰略 設計能夠幫助企業提高附加值,幫助城市實現產業升級。“設計之都”稱號的獲得無疑將加快北京產業進一步升級的步伐,成為北京經濟與文化未來發展的一個新的拉動力量。
編輯:songgaofeng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