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免费视频一区,风流少妇又紧又爽又丰满,91看片免费版

在线观看免费一区_青青草欧美_国产午夜精品无码理论片_亚洲成人精品免费_夜夜草专业av导航_免费碰碰视频在线观看

合肥總結“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上)
[日期:2011-01-12]  來源:合肥日報   作者:   發表評論(0)打印



  編者按為迎接市委九屆十二次全會和市“兩會”的勝利召開,從即日起,本報將推出“壯闊‘十一五’、壯美‘十二五’”專欄,提煉十大閃耀關鍵詞,展現“十一五”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展望“十二五”我市跨越趕超的壯美藍圖。

  快——合肥腳步!

  “十一五”的五年,是合肥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改革開放活力最強、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

  上網點擊“合肥速度”,能搜出1230萬個相關網頁,GDP增長、投資增速、財政收入提高、工業大項目投產、道路建設、辦事效率……內容不一而足,已在全國引發了世人矚目的“合肥現象”。

  騰身而起,跨越趕超,合肥腳步,又好又快!

  快,是速度!

  盤點“十一五”,串串數字說輝煌。

  GDP由925.6億元提高到2600億元以上(初步統計),年均增長1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由843億元提高到3700億元,年均增長34.9%;財政收入由130.9億元提高到47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8%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9500億元,年均增長44%!GDP、工業產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跨越上行,增速雄踞全國省會城市前列!

  合肥速度,跨越趕超,經濟發展,惠及民生。與這些主要經濟指標同時邁出精彩步調的,還有合肥百姓的生活,“十一五”,合肥城市居民、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別由9684元、3207元提高到18800元、6800元,均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左右!

  以“商鞅變法”精神,推動效能革命,“星期六保證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證”成為合肥公務員的工作常態,辦事效率提高,建設速度加快,251天建成合肥伊利,14個月建成金寨路高架橋,合肥速度,世人驚嘆!

  文化產業、民生工程、綠色生態等“軟實力”,快速提高!“十一五”,全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2%,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由60%提高到85%以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從30.1%提高到45%,人均公共綠地從8.7平方米增加到12.3平方米,基本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

  快,是戰略!

  為什么要“快”,為什么如此“快”?

  這個“快”,來自合肥對科學發展觀的深刻理解,對區域競爭態勢的清醒把握,對基本市情的客觀認識!安话l展、慢發展”都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加快發展是合肥解決發展不足、發展不快的客觀需要!翱祠~吃慢魚”,前面標兵更遠,后面追兵更近,合肥要搶抓機遇,集聚資源,實現后來居上,就必須甩開慢條斯理的步幅,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對于合肥這樣一個發展不足的中部省會城市來講,在保持一定的質量效益前提下,堅持速度為先的戰略取向,是我們縮小同先發地區的差距乃至趕上先發地區的不二選擇!”

  “十一五”之初,合肥市黨政代表團南下北上,一路看,一路感嘆,一路思索,見賢思齊,謀快!

  認清市情,合肥上下,群情振奮,思快!

  解放思想,打破“慢小舊”思維,放快!

  招商引資,擴大開放,加大增量,求快!

  效能革命,加快審批,提高效率,圖快!

  勇于突破,加快體制和機制創新,促快!

  “實現合肥又好又快發展,無功無效都是過,慢也是過。”市委、市政府強調,全市上下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好”字優先,“實”字為本,在保證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搶上“快車道”!

  快,是境界!

  “快”是速度、是戰略,更是境界!

  “十一五”,合肥騰身奮追,好字當頭,快字優先,揚鞭策馬,倍道兼程,在共和國的城市賽道上拼出一個閃亮的“合肥速度”,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和突破。

  5年,合肥曾對“十一五”目標任務大幅提高,實現自我超越。

  5年,合肥經濟首位度由“十五”的17.2%提升至21.5%,省會城市地位風流盡顯。

  5年,合肥在全國省會城市中,GDP由第18位上升到第15位。

  前瞻“十二五”,“快”仍然是合肥經濟社會發展的首位戰略!

  到“十二五”末,GDP有望突破6000億元,年均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年累計完成2.5萬億元,其中工業投資累計85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000億元,年均增長19%!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達到99%以上;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0%,城市人均公共綠地13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6%以上;空氣質量良好以上天數占全年85%以上!

  放眼“十二五”,合肥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速,合肥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謀取更高階段、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快”,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實現可持續、全面協調的發展。

  “快”,提高了合肥輻射能力,引領和帶動全省經濟快速發展,邁向崛起!

  “快”,提升了合肥的地位,增強了合肥競爭力,合肥人找到了自信,贏得了世人的尊敬,甚至如專家所言,“改變了合肥乃至安徽在全國的形象!”

  一個“快”字,境界立現!

  高——合肥目光!

  “十一五”以來,合肥以解放思想為引領,敢字當頭,敢為人先,敢走新路,敢破難題,始終堅持高站位決策、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推進,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百姓生活攀上新高度。

  如今的合肥,繼續用高瞻遠矚的“合肥目光”,以“一覽眾山小”的發展氣魄,眺望那“十二五”陽光普照的“金色彼岸”。

  高站位:戰略決策“謀跨越”

  “十一五”以來,合肥以“世界眼光、國內一流、合肥特色”的高站位決策,精心謀劃治市方略。

  世界經濟史表明,工業化是現代化不可逾越的發展階段。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認識到,工業興則合肥興,工業強則合肥強。在跨越趕超中,工業若不做大做強則沒有出路。

  2005年8月,市委八屆九次全會作出“工業立市”戰略部署,構筑了以工業化為主導的經濟增長格局,使“工業化”這一引領經濟發展的“領頭雁”帶動“雁陣”實現比翼齊飛。

  縣強才能市強。為了不讓縣域經濟成為合肥發展的一條“短腿”,2005年市委八屆十次全會制定了“縣域突破”的宏偉戰略,吹響了統籌城鄉發展,帶動城市和農村共同發展的“集結號”。

  在承接產業轉移大潮洶涌而來時,市委市政府用放眼于全球的“合肥目光”清醒地認識到:一定要搶抓機遇、搶占承接產業轉移的制高點。

  合肥提出了“發展為上、投資為本”的戰略思想,圍繞承接產業轉移,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項項戰略決策的“大手筆”:實施工業立市和縣域突破戰略,構筑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的經濟增長格局;實施創新推動戰略,探索建立創新驅動型的城市發展模式;實施“141”城市空間發展戰略,打造高端產業承接平臺;實施“大發展、大建設、大環境”戰略,讓合肥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高瞻遠矚的戰略決策,在廬州大地構筑了一個吸納產業轉移的“磁場”,形成了一個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引擎”,譜寫了搶占先機抓承接、眾志成城謀跨越的雄壯詩篇。

  高起點:超前規劃“繪藍圖”

  對于合肥來說,恪守“小縣城”思維“吃老本”,將會被發展的大潮所淘汰,只有敢想敢干的高起點規劃,才是搶抓機遇的突破口。

  據測算,合肥2050年人口規模將達1000萬,城鎮人口將達800萬,600萬人將生活在市區……合肥的主要決策者以前瞻性眼光,果斷地看到要建設一座現代化大城市,決不能拘泥于局部的修修補補,而要高屋建瓴地系統規劃。

  濱湖新區在規劃上面向全球招標,收到國內外102個規劃方案,在最終方案的確定上,合理劃定新區的規劃范圍,確保實現可持續發展。

  2005年11月,合肥黨政代表團赴浙江湖州市學習縣域經濟發展的新經驗;2010年9月,合肥黨政代表團更是遠赴天津取經,學習發達城市工業化經驗,深入謀劃合肥“十二五”工業發展……合肥在制定工業經濟和縣域經濟發展規劃時無不體現了高目標、高要求,瞅準了發達地區發展模式,力爭早日實現跨越趕超。

  在學習考察后,合肥“縣域突破”規劃更可謂氣魄不凡。肥西縣,這個在2005年還是在全國縣域經濟排名800位的普通縣城,卻在“縣域突破”戰略的鼓舞下,樹立了“全省創第一、中部進十強、全國爭百強”的目標。5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肥西在2010年入圍“全國百強縣”的光榮榜最終圓夢。

  “十二五”期間,合肥將站在更高起點上規劃縣域經濟和工業發展:工業上,力爭打造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食品及農產品加工3個千億元級產業;縣域經濟發展上,選擇培育一批基礎好、潛力大的中心鎮,打造成宜居宜業的特色經濟強鎮,使之成為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邁開大步的合肥將在這新的舞臺上跳出華麗而壯美的發展“圓舞曲”。

  高標準:工作精細“不湊合”

  “廣大領導干部頭腦一定要清醒,一定要有定力,不將就、不湊合”、“世上最怕認真二字”、“干工作一定要做到極致”。這些市委主要領導反復強調的話語,成為合肥干部掛在嘴邊的座右銘。

  一時間,高標準推進工作,辦事求完美、“不湊合”成為合肥廣大干部工作的共識和常態。

  “小業主大監理”、“凈地施工”、工程材料備案等管理制度……一套套完備的制度、一項項“合肥模式”,無不體現合肥人制度設計上的高精度。

  徽州大道等喜獲“魯班獎”、合安路等榮獲“黃山杯”,2010年10月,合肥捧得聯合國人居署、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共同頒發的“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這些高規格獎項是對合肥“大建設”工作高要求和成果高質量最有力的評價。

  2005年以來,合肥以“商鞅變法”的精神在全市上下掀起“效能革命”!昂戏嗜宿k事效率真高!”首次來肥的外地客商紛紛豎起大拇指。

  這個被稱為“永不竣工的工程”給合肥帶來的是“全國投資環境50優城市”、“中國最佳商業50強城市”等榮譽。這些榮譽均來自企業家們對合肥的良好印象和極高口碑。

  高水平:產業發展“譜新篇”

  “十一五”以來,合肥大力培育引進創新型企業,促進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走出了一條產業發展的高端化路線。

  合肥初步形成了家電、汽車、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引進高技術含量生產技術。三洋洗衣機、美菱冰箱、合力叉車……越來越多的“合肥制造”通過技術升級和自主創新,誕生了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的“合肥創造”。

  “十一五”以來,合肥在語音合成、汽車與工程機械、家電制造、雷達制造等領域,形成一批國內乃至國際具有領先水平的優勢技術,在肥高校、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越來越多在肥轉化,為合肥跨越趕超帶來巨大后勁。

  合肥手握一把高新技術的“好牌”,大力扶持具有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企業。從2010年開始,合肥組織實施技術改造“雙千工程”,在未來三年內,實施技術改造項目超過1000個,改造企業超過1000戶,力爭重點產業和企業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進入國內領先、世界先進行列。

  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在“十二五”嘹亮的號角下,呈現一派“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驚天氣魄。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伏、生物制藥、公共安全……合肥到“十二五”末,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屆時力爭將合肥打造成“創新之都”。

  蓄勢待發的合肥,將在新一輪跨越趕超中,書寫一部具有“合肥高度”的傳奇史詩。

  大——合肥骨架!

  城外: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新港口,新機場,水陸空通達天下;城內:高架縱橫,路橋延伸!

  內聚實力:百億項目,千億產業,汽車、裝備制造、家電等八大產業昂首崛起;外促帶動:合肥經濟圈宏圖漸展,區域性特大城市闊步走來!

  回眸“十一五”,前瞻“十二五”,一個“大”字,被合肥寫得風生水起!

  大交通:樞紐城凸顯區位優勢

  蕪湖路、長江路、宿州路、徽州大道、暢通一環、金寨路高架……合肥城內交通,“十一五”期間創造了“2000余年以來未有之大格局”,拉開了合肥“大城市”的框架。今日之合肥,主城區骨干路網由“十字形”轉為“井字形”,西高架已貫通,東高架、南北高架加速施工,軌道交通一號線試驗段捷報頻傳,一批新工程正待上馬。

  打通“內網”的同時,合肥縮短與外部的“時空距離”。合六、合淮阜等高速公路貫通,“一環六射”的高速路網正式形成;新蚌埠路二期、合店路二期和合白路相繼改造升級,加之已建成的蒙城北路,合肥將形成9條快速進出城通道,實現從市區任何一點出發,一刻鐘內就能上高速公路;合寧、合武高速鐵路建成通車,“一小時到南京、二小時到武漢,三小時到上海,四小時到北京”的1234高鐵通道逐漸形成。2010年底,合肥港綜合碼頭建成運營,合肥進入“通江達海”的內河航運大港時代。新橋國際機場建設日以繼夜,4E級大型機場初露崢嶸。

  內聯外通,合肥在全國交通運輸的樞紐地位正日益凸顯。

  大城建:濱湖新城展現英姿

  “十一五”,合肥從“環城時代”走向“濱湖時代”。

  從2006年起,合肥啟動“大建設”,提出“打造獨具魅力的現代化濱湖城市”,按“新區開發、老城提升、組團展開、整體推進”的思路,確定了“141”城市空間發展戰略。截至2010年底,合肥“大建設”工程總投資986.33億元,完成投資606.77億元,城市框架一步步被拉開!按蠼ㄔO”完成路橋工程403項,建成道路370條、708.23公里,橋梁87座。

  截至2010年底,合肥建成區面積擴大到280多平方公里,同2005年之前相比,“長大”了將近一倍;從城區人口來看,也從過去的100多萬,上升到目前的310萬人口,平均每年增加20萬人左右。

  描畫“十二五”,合肥計劃在2015年實現“城區常住人口突破400萬人,建成區面積擴大到41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75%”的目標。

  大產業:硬實力支撐新天地

  大城市,要有特大規模的有綜合競爭力的產業作支撐。“工業立市”,成為合肥經濟發展的第一方略。

  大招商,招大商,引進大項目,建設大企業,形成大產業,按照這一“路線圖”,八大產業拔節生長!笆晃濉逼陂g,合肥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由2005年的843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3700億元,連跨1000億元、2000億元、3000億元三道標桿,增長4.47倍,年平均遞增34.9%!從2006年至2009年,合肥市億元以上工業項目742個,1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41個。2010年1月~10月,全市億元以上工業項目321個,1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就有17個。

  2010年,合肥家電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大關,一躍成為合肥首個“千億產業”。如今,國內外家電大品牌云集合肥,合肥家電“四大件”總產量已躍居全國第一。

  京東方落戶合肥,成就了合肥歷史上第一個投資超百億元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大手筆投入,為合肥工業撐起了一片新天地。

  按照規劃,“十二五”末,合肥將形成新型平板顯示、新能源、家用電器3個2000億元級產業,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食品及農產品加工3個千億元級產業,兩至三家產值超500億元和30家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集團。

  大帶動:合肥經濟圈振翅欲飛

  正在逐步壯大的合肥,輻射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十一五”末,合肥經濟首位度由“十五”的17.2%提升至21.5%。

  2010年底,由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和桐城5市共同組成的“合肥經濟圈”大家庭,首次跨區域編制5年發展規劃。按照規劃,5城市之間水路、公路、鐵路的快速通道將被打通,合肥軌道交通線路將向巢湖、桐城等地延伸,發展成城際輕軌;5市共同謀劃招商和工業產業布局,以合肥為中心為合肥產業鏈提供配套資源;共同協商為合肥未來區域性特大城市的千萬人口提供菜籃子、米袋子……

  按照規劃,預計到2015年,合肥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將超過1萬億元,年均增長17%以上,占全省比重42%,人均生產總值56000元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4500億元,財政收入超過1500億元,5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萬億元。

  合肥經濟圈振翅欲飛,而合肥,更是把“進一步提升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設充滿活力、獨具魅力、創新發展、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和現代產業基地,努力成為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區域性特大城市”的重任扛上肩頭。

  強——合肥體魄!

  經過“十一五”的五年發展,合肥猶如迅速強壯的朗朗少年,不斷發出“少年強”的呼喊之聲。

  用信念生成動力,用發展增強體魄,用建設強大筋骨,靠縣域強大臂膀,用文明增強素質!皬姟弊郑瑢τ诘暮戏拾l展之路來說,一直是最堅定的主旋律。

  “十二五”發展的大幕已經拉開,奔跑著的合肥,還要更高、更快、更強。

  強精神:引領發展強勢

  精神,是任何一個軀體的支柱,強大、堅定的城市發展精神,激發著強市之力。

  “十一五”之初,合肥發展道路上,標兵越來越遠,追兵越來越近!白鳛槿珖27個省會城市之一,合肥如果不做‘大城市’,那要做什么樣的城市呢?”這句反問,成了合肥做強城市的精神動力。

  2006年,省第八次黨代會明確要求把合肥建設成為“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做大城,首先要成為強市。現代化濱湖大城市,決不僅是體量上的大,而是由內到外、方方面面的強。

  “好”字為先、“快”字當頭的工作標尺;以“商鞅變法”的精神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把合肥打造成中西部地區乃至全國服務意識最強、辦事效率最高、審批環節最少、審批流程最優的城市之一;堅持“發展為上,投資為本”,狠抓招商引資,為合肥發展注入不竭動力……一系列的創新理念,讓合肥樹立起“強大”意識。

  強血肉:鑄就強市之本

  身體的強大取決于血肉的健壯。城市發展的“血肉”和第一動力,便是經濟。

  “合肥不搞工業化就沒有出路,工業不做大做強也沒有出路。”對于這一點,合肥的決策者們有著清醒的認識。

  2005年,市委八屆九次全會明確“工業立市”戰略,合肥就此找到了與大城市發展匹配的“引擎”。

  但是,體量大、產值高只是“發動機”,合肥深知自主創新能力才是工業做大做強的“加速器”。

  總投資達到175億元的京東方合肥六代線,落戶合肥時是當時國內最先進的液晶平板顯示器項目。隨著京東方的帶動,鑫昊PDP項目、彩虹玻璃基板項目、樂凱工業園相繼落戶,形成巨大產業鏈條,合肥定下打造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基地的目標。

  “十一五”以來,合肥大力實施“創新推動”戰略,著力抓項目、抓平臺、抓環境,有力地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加快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家電城、裝備制造城、汽車城……一個個享譽全國的名頭都深深地打上了合肥的烙印。

  未來,合肥將繼續“工業立市”戰略。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著力打造新型平板顯示、新能源、家電3個2000億元級產業。

  強筋骨:鋪就大城之道

  基礎設施建設,是城市發展的骨架,合肥用“大建設”增強承載發展的筋骨。

  2006年春節后,合肥市委召開了為期兩天的常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會議,確立了“大發展、大建設、大環境”的主題,“大建設”在次月正式啟動。與此同時,以“141”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為指針,制定出臺《合肥市城市總體規劃》。

  建成區面積擴大到305平方公里,市區常住人口增加到290萬人,以道路橋梁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大建設,使合肥的城市綜合承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擴容”后的合肥,也擁有了更強的承載力、集聚力和輻射力。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把合肥建設成為區域性特大城市,對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十二五”期間,合肥城區常住人口將突破400萬人,建成區面積擴大到410平方公里,進一步增強綜合承載力。

  強臂膀:推動縣域突破

  “縣強才能市強!”強壯有力的四肢也是合肥強市之路的重要一環。

  2005年末,合肥市黨政代表團在浙江省湖州市考察學習,學習湖州發展縣域經濟的好經驗,謀劃合肥縣域突破新路子。

  2006年1月,合肥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推動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三縣綜合實力均居全省前十位,力爭有1個縣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

  “將‘縣域突破’與‘工業立市’、‘創新推動’等發展戰略,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來抓!”

  工業立縣,市、縣園區共建,廣開招商渠道,強化城鎮集聚功能,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在“141”城市空間發展戰略中,合肥不再簡單地用“內外有別”的同心圓衡量發展的主次,而是把三縣作為城市副中心來建設。

  2009年,合肥縣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8.7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由151個增加到822個。地區生產總值533.58億元,年均增長20.1%,縣域經濟對全市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4%。肥西縣成功跨入全國百強縣榜單,在中部百強縣排名中,位列第十。

  站在“十二五”的起跑線上,合肥將繼續堅持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堅持以工業化為核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面增強縣域綜合實力,并努力推動三縣全部挺進“百強”。

  強細胞:堅持文明創建

  城市由人組成,每一個居民的素質猶如城市細胞,是城市競爭力的決定因素。

  “要牢固確立教育優先發展的理念,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為建設現代化濱湖大城市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全面清查應建未建的住宅小區配套學校,遷建、新建優質學校。近三年來,合肥全市共投資60多億元新建了中小學校70多所,比前10年總和還多20所。

  2007年1月,合肥開工建設職教城,建成后將容納20萬人。作為全國科教城市,合肥逐漸形成“南有大學城、北有職教城、西有科研院所城”的教育格局,強勁的教育發展也讓合肥盡顯人力資源優勢。

  城市更潔凈、居民素質提高,是一個城市由內而外變強的體現!笆晃濉逼陂g,合肥也不斷地加強著文明城市創建力度,一年年的堅持,不為拿“牌子”,而是為迅速成長的城市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新市民。

  “迎接中博會,當好東道主,滿意在廬州”、“百萬市民講道德評模范做好人”、評選“我身邊的好人”……讓文明之花開遍廬州。

  交通秩序大整治、停車秩序大規范、杜絕渣土污染、打造放心市場……讓城市管理更有序、人性化。

  2009年10月,中央文明委公布了全國114個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結果,合肥市公共文明指數進入全國省會、副省級城市前15名(省會城市第10位),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編輯:anna | 閱讀:
【 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  點擊查看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 請尊重網上道德,遵守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導致的法律責任
  • 本站有權保留或刪除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評論即表明您已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免费1000部 | 国产色精品久久人妻无码看片 | 日日操影院 | 欧美精品粉嫩高潮一区二区 | 欧美一级淫片aaaaaaa |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麻豆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 欧美日色 | MM13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 国模私拍xvideos | 免费黄网在线 | 久久韩国免费视频 | 国产一区精品最新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 成人3p|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 爽到高潮漏水大喷视频 | 国产91对白在线观看九色 | 日韩一级影院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 巴西一级毛片 | 久久99亚洲AV无码四区 | 97色国产 | 香蕉苹果水蜜桃丝瓜视频 | 一本久道在线 |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 波多野结衣1区2区3区 | 国产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 偷拍情侣野外做爰视频 | 日日夜夜91| 久久精品av影视剧情播放 | 国产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综合日韩精品 | 日韩二三区 | 色婷婷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 永久免费的网站 | 午夜福利+无码+自拍 | 亚洲优女在线 |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