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揚州旅游文化廣場設計方案出爐 新旅游文化景觀
記者昨天從有關方面了解到,揚州旅游文化廣場設計方案已經完成初稿,如果這一方案付諸實施,揚州又將增添一處新旅游文化景觀。 瘦西湖景區亮麗“門戶” 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近幾年,隨著萬花園一期二期、天沐溫泉度假區、宋夾城濕地公園、宋夾城復建工程的完工,打造旅游文化廣場、進一步提升景區旅游綜合服務功能便被提上議事日程。 該旅游文化廣場位于大虹橋路北側、友誼路西側,緊鄰瘦西湖,北側為江蘇省工人療養院及體育場,規劃總用地面積4.85公頃。場地原沿街建筑、體育賓館、游泳池等已拆除,用地范圍東側體育館現狀保留,規劃中將結合規劃布局進行綜合考慮。項目位于瘦西湖南大門一側,緊鄰瘦西湖,將成為進入瘦西湖的一個“門戶”。 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根據有關規劃安排,這一項目將以提升蜀岡—瘦西湖景區旅游接待服務功能為目的,建設市級旅游接待中心,展現旅游文化演藝,配套商業服務、文化藝術展示的綜合旅游文化廣場。 集旅游商業文化于一身 項目距離文昌商圈較近,又處在旅游景區,因此,旅游文化廣場將集旅游商業文化于一身。 旅游文化廣場距離文昌閣大約800米,屬于文昌商圈特色商業功能區,加上其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資源,西側緊鄰瘦西湖,南側緊鄰卷石洞天景區,園林景觀特色明顯,較為適合打造成旅游服務功能、文化休閑功能體驗區。在旅游方面,規劃建設游客接待服務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市民文化廣場等;在文化方面,將規劃建設精品文化藝術展示區、旅游工藝品展示區、當代藝術家走廊等設施,同時建設文化娛樂設施。在商業方面,規劃建設配套地方特色餐飲、小吃、快餐和旅游紀念品及地方特產銷售區域。 傳統園林建筑風格 旅游文化廣場將沿襲傳統園林建筑風格,嚴格控制建筑尺度,維護靜雅、休閑的景區園林氛圍。旅游文化廣場街區建筑設計將采用一脈相承的傳統建筑元素,力求保持園林建筑精神,形成整體統一協調的建筑風格,融入景區環境。同時加強傳統園林綠化空間的滲透,保持生態、休閑的空間特質。 與此同時,旅游文化廣場將強化旅游文化功能,構建市級旅游服務中心,保持開敞、生態休閑的主入口門戶通道。保持大虹橋路作為瘦西湖門戶通道的作用,強化兩側園林建筑及園林景觀特色,體現悠閑、寧靜的入口門戶氛圍;合理功能分區和動態靜態交通組織,合理確定商業模式,提升綜合旅游服務功能,導入特色商業,合理功能分區,重點解決工人療養院和體育場的交通組織,合理組織內部步行空間系統和靜態交通。 “兩個核心”六大功能區 規劃中的旅游文化廣場將形成兩個核心、一條走廊、街巷體系串聯的空間布局。 “兩個核心”即旅游文化廣場核心區和瘦西湖濱水核心區。旅游文化廣場核心區以旅游文化廣場、市級游客接待中心形成瘦西湖旅游門戶;瘦西湖濱水核心區保持瘦西湖東岸園林空間的連續性和完整性,留出大片園林綠化空間!耙粭l走廊”即沿大虹橋路一側,保持原有綠化空間特色,路北形成傳統園林綠化走廊,和南側卷石洞天園林空間融為一體,形成休閑、開放的景區通廊。 結合地形和用地規劃,旅游文化廣場將形成六大功能區,分別是:旅游文化休閑廣場、演藝中心(游客服務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商業配套區、瘦西湖東岸濱水園林綠化區和地下文化休閑街區。 設計500多個停車位 對這一地塊,將實施動態和靜態交通組織相結合的方式,并與城市道路形成環路,同時設計了500多個停車位。 規劃將體育場南側道路打通,將工人療養院南北向道路取消,以保證商業步行街區的完整性。用地北側和西側設置車行系統與城市道路形成環路,保持內部步行系統的獨立性;街區內形成完整的步行街巷體系,臨瘦西湖一側形成園林綠化步行空間系統。 在規劃用地的北側,還將結合體育場空地形成游客大巴下客流線,與體育場集散錯時使用。老體育館南側結合盆景園門前小廣場形成旅游文化廣場,內部設置兩處小廣場。 同時采用垂直交通和靜態停車。商業街將合理布置自動扶梯、樓梯,加強同地下停車庫和地下商業街的聯系。靜態停車以地下為主,地上車位28個、大巴車位17個、地下車位464個,總共509個。
編輯:anna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