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綠化推廣科技型生態修復模式
近日,記者站在包頭境內110國道處舉目望去,發現同樣是大青山,有些區域林木蔥郁、綠意濃烈;有些區域草木枯黃、巖石裸露,一榮一枯形成鮮明對比。
同樣的一座山,生態修復效果為何差異如此之大,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走訪了大青山南坡綠化天龍生態項目區。站在項目區中央觀景臺上,映入眼簾的是連綿起伏的青山,腳下掩映的片片湖泊以及遠處的鳥語花香。
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作用
“現在正是初夏,雖然今年的降雨量比往年要好些,可還是要做好樹木的澆灌工作。”天龍生態負責人崔貴明指著盤踞在樹下的管道告訴記者,山上的綠色之所以保得住,得益于為生態修復荒山而專門鋪設的3000多公里的節水滴管系統。
說話間,遠處山上不時地傳來陣陣爆破聲。崔貴明向記者解釋,“我們為了讓樹木能夠在石頭里扎根,用炸藥先把石頭炸開,炸完后會形成一些細小的裂縫,這樣樹木就可以扎根生長了。”
崔貴明介紹,近年來,為了把樹種活,天龍人沒少想辦法,用機器打孔,炸藥爆破,給樹覆地膜,把營養土一袋袋背上山等等,并據此總結出所謂的“天龍八步”種樹法。
看著一棵棵長勢正好的樹木,天龍生態工程師張英杰說:“這些都是我們超旱生林木研究院經過多年研究,專門培育出的超旱生樹種,它們只要有點水就能活,而且在同一時節要比普通樹木的葉子多長出四五公分。未來,研究院能培育出10億株超旱生苗木,幾乎可植遍大青山的所有荒山。”
得益于技術與經營上的不斷創新,如今,天龍生態的科技型生態修復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完成石山造林300余萬株,生態修復內蒙古大青山石質荒山6萬余畝。
推廣科技型生態修復模式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包頭市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大青山南坡綠化,截至目前,承包大青山沿線荒山荒坡造林的企業和個體已達到15家,承包總面積27.1萬畝,總投資11.1億元,社會力量已成為大青山南坡綠化的先鋒。
“天龍的科技型生態修復模式立足于大青山實際,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易推廣的特點。生態修復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兒,我們不僅要保證讓自己承包的荒山綠起來,還要發揮好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幫助其他企業共同把大青山南坡綠化工作做好。”崔貴明說。
他表示,如果政府能夠搭臺,并提供合適的機會,天龍團隊愿意把科技型生態修復模式向遇到技術難題的其他荒山承包企業進行系統輸出。同時,崔貴明還建議生態修復行業多借鑒如社會公益組織的發展模式和思維,甚至可以成立大青山綠化組織協會,團結一致,把科技型生態修復模式進行導入與推廣,為其他承包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形成荒山生態修復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以保證所有承包企業都能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生態修復工作,全面提升包頭市生態修復行業的整體水平,為早日實現包頭市“藍天、綠地、青山,大草原”的生態夢想而努力。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海南省公布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方案
記者從(海南)省住建廳獲悉,為進一步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補足城市基礎設施短板,改善人居環境質量,省住建廳制定了《海南省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方案(2018-2020年)》,自2018年至2020年在全省城市(包括縣城)進一步開展【詳細】
景德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讓城市面目一新
位于江西省東北部的景德鎮,是享譽世界的千年瓷都,有著2000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御窯史,創造了【詳細】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生態修復受熱捧另一面:高負債如芒在背
A股市場共30家園林及生態企業,平均負債率達到了52.39%。【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