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京津城市病出路:需周邊中小城市配合
一條潮白河,橫亙于北京與三河之間,不過寥寥百米距離,卻讓兩個城市的命運在過往的歲月里相差千里。
在地理上,三河是個奇特的存在---明明隸屬于河北省廊坊市,卻被京津完全環抱,游離于河北主體之外。
這樣的區域有個名字叫作“飛地”。在中國,三河與相鄰的大廠回族自治縣及香河縣構成了中國最奇特的一塊飛地,因其位于廊坊北部,故合稱“北三縣”。這是中國面積最大的飛地---1277平方公里,也是中國行政級別最高的飛地---整個縣都是飛地。它將河北省行政區劃分為兩個部分,成為中國地圖上的一景。
在河北環首都的14個縣市區中,由于擁有燕郊這塊風水寶地---毗鄰北京CBD,與天安門直線距離只有30公里,距首都機場25公里---三河發展得最為成熟。在“北三縣”中,三河的土地面積、人口總量占到了一半,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超過了三分之二,為北三縣之首。而在整個河北,三河的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總量連續多年在河北省各縣中位居第一,并居廊坊首位。
在京津冀一體化進程提速、“首都經濟圈”寫入國家“十二五”規劃之際,始終焦灼于努力實現經濟騰飛的河北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尤其是一直力圖對接北京、融入北京的環首都地區。
然而,緊鄰首都這個區位優勢是一把雙刃劍。
在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發展自身經濟的同時,對整個河北來說,首要的任務還是服務首都,尤其是對于包括三河在內的北三縣這塊飛地。這就使得三河這樣的環首都縣市的城市總體規劃必須以此為大前提,并在兩者之間取得巧妙的平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借勢京津冀一體化,在“首都經濟圈”中闖出一片新天地。
京津冀一體化提速
京津冀區域合作如今似乎一朝之間春風拂面。有分析認為,此番高調合作姿態緣于中央有要求、京津有需求、河北有渴求
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鎮化工(行情 專區)作會議在京召開。這兩個重要會議將城鎮化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兩個會議還要求繼續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重視跨區域、次區域規劃。提出要把城市群作為主體形態,在中西部和東北有條件的地區逐步發展形成若干城市群。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分析認為,未來中國城鎮化將轉向發展以省會為中心的次區域城市群和以縣市為基礎推進就地城鎮化。作為大型都市群,只有珠三角、長三角和以京津為中心的環渤海。
2013年5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天津考察工作時,對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寄予厚望,指出要積極推進京津冀區域合作,促進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在履新河北之后不久,也明確提出打造環京津增長極戰略。該戰略將距京40公里、距津60公里的廊坊市提到“打造河北環首都增長極的戰略突破口”的地位。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治理“城市病” 鄭州市開出“雙修藥方”
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是治理【詳細】
北京城市新規劃: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
北京新總規中的河北機遇【詳細】
京津冀綠色發展看河北之閃電河濕地公園
越往河北省的西北端前行,越像是走進了綠野仙蹤的秘境,天空高遠、白云恣意、濕地綿延,被譽為“塞外明珠·純凈之源”的張家口市沽源縣就是這樣一處所在,這里14.61%的面積是由濕地組成,為有效保護濕地生態資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