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工程頻道 → 行業動態 ![]() |
|
蔣宏坤:做優自然生態景觀 展示歷史文化特色
日期:2008-06-06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解悅 我要評論()
連續實施4年,投資超過40億元的中山陵環境綜合整治進入最后收尾階段。日前,市長蔣宏坤實地檢查中山陵環境綜合整治進展情況,進行現場辦公時要求,一鼓作氣,再接再厲,不斷把綜合整治推向新水平,做優做美自然生態景觀,提升拓展歷史文化特色,為全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和聯合國人居環境獎做出更大貢獻。副市長陸冰及市相關部門和區政府負責人參加檢查和會議。 從2004年2月開始,市委、市政府啟動對中山陵園風景區的環境綜合整治,這是中山陵建陵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治工程,新增綠地近5000畝,新拓水面約13萬平方米,基本溝通環紫金山水系,整個風景區面貌為之大變,紫金山宛如一幅“精美的畫卷”正徐徐展開。截至目前,整治工程已累計投入約38.5億元,遺留一些掃尾工程正在加緊推進之中。蔣宏坤實地察看了紫金山北麓的營盤山市民廣場和山南的中船重工724研究所及南大太陽塔等區域工程進展情況,詳細了解相關搬遷、整治和環境提升進展。 “每一個新上項目都要經過嚴格論證,慎重實施,設計方案都要進行反復優化比選,做到精益求精,切忌粗制濫建,留下遺憾,確保每一個新項目都成為精品工程,都能夠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在聽取相關部門匯報后,蔣宏坤指出,中山陵園風景區建設,是市委、市政府落實環境優先方針、提升人居環境質量、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大實踐,是南京建設生態城市、打造東部城市綠色中心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城市環境綜合競爭力的重大舉措。他強調,要更加注重整治工程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強化精品意識,努力把中山陵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扛鼎之作。 “項目沒有文化就缺少品位。”蔣宏坤要求,要更加注重歷史文化特色的展示和延續。鐘山風景區是人文資源、自然資源集中的寶庫,要在挖掘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國文化、革命文化和宗教文化的豐厚積淀上下功夫,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更加凸顯南京古都和文化特色,打造集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為一體的“鐘山特色”。要更加注重生態特色的改善和提升。因地制宜、因景制宜,統籌好景區建設發展和景區生態的和諧性。多種樹,少建房;多保真文物,少搞假古董。在加強綠化的基礎上還要注重美化、彩化;在保護好景區原生態的基礎上還要注重林相調整和生物多樣性,做足做好自然生態景觀文章。要更加注重現代旅游理念的融合和體現。進一步整合旅游資源,放大旅游品牌,推進旅游產品升格,做大做強旅游產業。要更加注重管理服務水平的提高和規范。加大景區內交通組織管理,合理控制好交通流量,確保通行順暢;加強景區內服務水平提升,規范文明服務標準,維護國家"5A"景區形象,爭創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