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外景。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是北京奧運會新建場館,是北京奧運會摔跤比賽館。體育館造型新穎而不張揚,采用“門式鋼架”結構,形成了高低錯落的造型,并充分利用了屋面的造型特征,在場館頂部安裝了400多個高低錯落分層排列的玻璃窗,形成效果極佳的自然采光通風效果,從而減少空調的使用率,達到節能的目的。新華社發

北京大學體育館內景(2007年12月13日攝)。北京大學體育館是奧運會新建場館,是世界上首座專為乒乓球比賽而建造的體育館,它在屋頂的設計上采用了兩條旋轉的屋脊,巧妙地形成了傳統的“中國脊”造型,在現代建筑中體現出中國建筑風格。新華社發

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館外景(2007年11月7日拍攝)。 2008年奧運會柔道和跆拳道比賽館--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館,是北京奧運會新建場館,被稱為一座“不用電力的體育館”,場館內采用光導管照明系統,安裝了148個光導管,通過采光罩高效采集室外自然光線并導入系統內重新分配,經過特殊制作的光導管傳輸和強化后,由系統底部的漫射器把自然光均勻高效地照射到場館內部,從而打破了“照明完全依靠電力”的觀念。新華社發

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外景。左為比賽館,右為熱身館(2007年9月29日攝)。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新建場館,是北京奧運會羽毛球、藝術體操的比賽場館。場館建設、結構、空調、照明等所有專業設計和施工均由我國自主完成,體育館93米預應力弦支穹頂結構還創造了世界紀錄--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預應力弦支穹頂鋼結構。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