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洞庭湖呼救:“候鳥天堂”不可盲目開發
日期:2008-11-24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我要評論()
漁民的生存與湖洲的保護這一矛盾長期存在,而且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這一矛盾。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如何引導大家樹立一個科學的發展觀,是當務之急。 ■洞庭湖水位持續下降,湖州破壞嚴重 “湖洲的破壞已到了無法容忍的程度,其正常的生態功能已遭到嚴重影響。”面對洞庭湖湖洲的現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姜加虎痛心疾首。 湖水水位下降,灘涂濕地便會露出水面,這便是“湖洲”。近年來,洞庭湖的湖洲面積不斷擴大。漁民為了增加收入,在捕魚的同時,也在枯水的湖洲上種植楊樹、油菜等經濟作物。 目前,除南洞庭湖的湖洲還沒被開發以外,西洞庭湖和東洞庭湖的湖洲都已被瓜分,上面被種植了大量的楊樹、柳樹。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姜加虎告訴《北京科技報》:“從生態環境的角度來說,就不能開發湖洲。” 早在1988年,姜加虎就開始關注洞庭湖生態問題了。也是從那年開始,他每年都要在洞庭湖停留一段時間。十多年里,姜加虎親眼見證了洞庭湖“水位逐漸降低、鳥兒漸漸消失、魚兒慢慢變少”的過程。 他認為,導致洞庭湖水位持續下降的原因有兩個方面。從目前看來,氣候因素是主要因素。最近幾年,洞庭湖區域的降水量偏低,有時下了幾場大到暴雨,也不能改變洞庭湖水位持續下降;另外,由于三峽蓄水,長江上游的來水也沒有以往多了。 “如果洞庭湖的水位一直偏低,長久下去,湖區的生態鏈將嚴重脫節,現有的生態景觀將蕩然無存。” ■洞庭湖正失去“候鳥天堂”的美譽 姜加虎認為,水位雖然下降了,但是湖洲面積擴大了,這也意味著候鳥的棲息地擴大了,也是件好事。但是,為了經濟利益,許多湖洲都被改造成楊樹、柳樹基地。結果,湖洲的面積越來越少,候鳥失去了賴以棲息的灘涂、苔草和淺水沼澤。 在湖洲上種植單一物種,野生生物的原生環境被改變,使其正常生長和棲息受到抑制。有些湖洲上種植的還是歐美外來物種,導致湖洲原有的植被結構發生變化。在種植楊樹的湖洲,別說蘆葦不能生長,連草都不長。 “現在的洞庭湖,沒有被開發的湖洲幾乎很難看到。”姜加虎說:“洞庭湖是有世界意義的越冬候鳥棲息地,擁有217種鳥類。如果盲目開發湖洲之風發展下去,若干年后,洞庭湖將失去‘候鳥天堂’的美譽。” “巴陵環保第一人”朱再保回憶,作為鳥類的天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洞庭湖,每年都會有幾十萬到上百萬只鳥兒到洞庭湖越冬棲息,其中不乏黑鸛、東方白鸛和小天鵝等世界級、國家級保護和瀕危鳥類,而現在“每年只剩下三五萬只了!” 世界自然基金會組織的一次調查顯示,小白額雁、反嘴鷸、黑腹濱鷸和羅紋鴨等常見種群降幅在50%以上。 ■洞庭湖的“排毒解毒”、“蓄水防洪”功能也在降低 姜加虎介紹,過度開發湖洲,除了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還會降低洞庭湖原有的“排毒解毒”、“蓄水防洪”功能。 湖洲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過濾器”,它能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農藥、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湖洲時,這些毒物和雜質被沉淀、排除。同時,湖洲上的一些水生植物也具有很強的清除毒物的能力。 科學家測定發現,濕地植物所含的重金屬濃度,比周圍水中的濃度高出10萬倍以上。正因為如此,人們常常利用濕地植物來凈化污染物中的毒性,例如,水葫蓮、香蒲和蘆葦吸收污水中濃度很高的重金屬鎘、銅、鋅等。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洞庭湖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