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遺產常識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張大千與敦煌
“大千在敦煌親自調查石窟,編號標明,其編號久為國內外學者所引用,要算國內從事此項工作第一人。另記每窟大小,窟中壁畫畫風與時代,或所畫某一佛經故事,最為詳細,名曰《莫高山石窟記》,久已成書,卻長秘行筪中。”(見臺靜農《為藝術立心的大千居士》) 1941年,張大千游嘉陵江至廣元千佛巖,見唐代造像已毀于修路,極為惋惜,遂出嘉峪探尋敦煌石窟并深深地被敦煌博大精深的高超藝術所吸引,用隨身攜帶的絹素臨摹了二十余幅包括供養人、飛天、高僧和菩薩等單身壁畫,并涵告文化教育界的朋友,對敦煌極盡贊美“這里從六朝到唐宋元各朝代的壁畫、泥塑者有,風格各異,內容豐富,可以說是繪畫、雕塑方面藝術方面最大的博物館。”當他的《西行紀游畫展》在成都展出時,得到了熱烈的支持和贊嘆,也有對其表示憂慮,認為壁畫乃水陸道場的工匠畫,庸俗不堪入目,而張大千堅定了對敦煌壁畫做研究與臨摹的決心,同時將自己收藏的明、清字畫賣掉以作經費。在敦煌一呆就是近三年,每天工作八小時以上,為了便于今后的研究,張大千還對石窟的結構、彩塑與壁畫的內容、多少、大小均做了文字說明,還做了年代考證。莫高窟上下四層,從底層由南至北,按順序往返編制了窟號,共記309窟。 1944年在成都和重慶兩地舉行的"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震動了學術界和美術界,這是他學習古代藝術的一次歷史性創舉,也促成了他在人物畫方面的更高追求. 張大千曾對到訪的國民黨政府監察院院長于右任說:"我張大千是一個小小百姓,只是為了追求藝術事業而四處奔波;你是政府要員,有責任出來為保護我們祖先創造的豐富燦爛的文化遺產說幾句話呀.莫高窟是國寶,給斯坦因、伯希和等外國人明目張膽地偷、搶,把我們國家的國寶一偷就是幾十駱駝運到英國等國家的博物館收藏,我作為一個中國百姓,怎不感到羞辱?”并向 張大千還常常惋惜的說,莫高窟是世界藝術寶庫,是我們國家的國寶,卻長期無人管理,當然就得不到保護了。這個責任應該由政府來負。必需依靠國家和社會的力量,建立專門的管理研究機構,否則還是很難辦的。而后建立的敦煌文物保護機構,
張大千與畢加索 Zhang Daqian and Picasso
編輯:admin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