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濕地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拒絕污染項目 白洋淀力爭回歸碧水原貌
保護區內禁污染 白洋淀大部分地處河北省安新縣內。上世紀八十年代,由于華北地區持續干旱,白洋淀流域嚴重缺水,淀區長期處于低水位運行,1988年甚至出現了干淀的現象,水質也急轉而下,對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影響。國家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實施"引黃濟淀"等系列舉措給白洋淀補水,并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為改善白洋淀水體環境,安新縣政府出臺規定要求,白洋淀核心區和緩沖區內不得建任何生產設施。在白洋淀濕地保護區5公里范圍以內,禁止新建、改建印染、造紙等重污染企業,此范圍內禁止使用高殘留農藥。 據白洋淀濕地保護區管理處最新調查,白洋淀核心區的植被得到較好保護,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也增強了白洋淀水域的自身凈化能力,淀內各種鳥類、魚類呈現增多趨勢。
![]() 北國水鄉白洋淀
拒絕污染項目 近日,一個總投資18億元、年產20萬噸鉛鋅聯產項目在華北明珠白洋淀所在地河北省安新縣遭遇"紅燈",被當地環保部門堅決卡住。據悉,安新縣為保護白洋淀生態環境,拒絕污染項目,上大型環保項目,并對傳統項目提檔升級,以使這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水清草綠。 據介紹,安新縣為保證白洋淀生態環境不受污染,從源頭控制項目建設,嚴格控制"兩高一低"行業的增長。對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和高能耗項目堅決不上。并著眼長遠,由過去只注重"量"到現在更注重"質",精心謀劃了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節能減排、經濟效益好的大項目。全年全縣謀劃重點項目48個,總投資63億元,超億元的大項目有14個。 立足產業升級 在拒絕污染的同時,安新縣立足產業升級,優先發展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安新是北方有色金屬集散地,為使有色金屬行業上檔升級,實施了總投資35億元,年產36萬噸銅光亮桿項目,采用國際先進的西班牙拉法格火法精煉技術,使用較低品位紫雜銅,生產高導電火法精煉銅線桿,產品質量達到歐洲EN1977標準和美國銅線桿ASTMB49標準,該生產工藝省去了電解、再熔化工序,配備完善的煙塵處理系統和余熱回收裝置,節省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幾乎為零。 自動監測水質 記者從安新縣環保局了解到,白洋淀水質自動監測站已于去年年底正式開工建設,該站位于白洋淀中心區,建成運行后可以實現24小時實時監測,隨時反映白洋淀水質狀況,跟蹤水質變化,對于加強淀區生態保護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白洋淀水質自動監測站已完成主體工程,預計今年下半年可以投入運行。 現在的白洋淀水質主要實行定期監測,當地政府在白洋淀主淀區確定了8個監測點位,實行旬測旬報機制,并密切關注上游來水,對上游河流入淀口設監測點位,實行半月一測,及時提供水質信息,向上級部門提出防止上游水污染白洋淀的建議。 旅游旺季即將到來,白洋淀景區還將對淀內水質實行重點監測,對景區內的航道加強水質監測,關注水中溶解氧、氨氮等污染指數,及時反饋有關部門,防止死魚發生,維護白洋淀的良好形象。 電子監控船只 記者日前在白洋淀內看到,隨著氣溫的回升,淀內的蘆葦蕩已是遍地青色,郁郁蔥蔥,蘆葦超出水面有1米多高。由于近年加大了生態治理力度,淀內的水質也較為清澈,呈現出碧波蕩漾的場面。在岸邊,每隔數百米就有一個類似于電線桿的物體矗立,桿頂還裝有攝像頭。據介紹,這是一種水上交通無線傳輸監控裝置,此裝置被當地人稱為水上電子警察。 白洋淀旅游景區的負責人介紹說,這種監控裝置分別設在景區主航道、拐彎處以及大型景點,對過往船只進行實時監控,船艇速度過快將被記錄下來并給予警告,水面發生的治安狀況從監控系統里也可以一目了然,有效排除白洋淀內的交通和治安隱患。這些監控裝置全部利用太陽能提供動力,采用無線傳輸方式,不但節能環保還大大降低了安裝、運行成本。除此之外,白洋淀景區還在白洋淀碼頭、各景點也都安裝了網絡智能一體球視頻監控系統。 治理生活垃圾 安新縣近年來注重解決淀區內10萬居民的生活污染,力保"華北明珠"水清草綠,打造一個全新的5A級旅游景區。 從前,白洋淀景區有10萬淀民長期生活其中,許多地方廁所不衛生,垃圾亂倒,污水亂潑,柴草到處堆放,一些生產生活垃圾任意排入淀內,使水體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從2006年開始,安新縣根據水區村實際,成立了水區村自身污染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全縣涉及到的5個鄉鎮5個水區、半水區村開展了污染綜合治理。 安新縣在廁所建設上,原則上按每500人一座,建起沼氣、水沖式和覆蓋式3種廁所,基本達到"防漏、防滲、防蠅蟲";在垃圾處理設施上,每50戶設一個垃圾池(箱),每700人配置一輛清運車(船),每村不少于2個垃圾填埋場,基本做到了垃圾定點傾倒,日產日清日潔;對于淀區污水,或是修建下水道和污水集中處理池,或是一戶一個或幾戶一個建設滲井。 賞游八大景點 記者日前從安新縣旅游局獲悉,目前景區主要有八大特色景點可以供游客觀賞游玩。一是白洋淀荷花大觀園,占地2000余畝,是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會議教學、拓展訓練、水上運動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景點;二是白洋淀文化苑,占地約2000畝。景點內有康熙水圍行宮、嘎子村和雁翎隊紀念館等;三是鴛鴦島、白洋淀之窗,集餐飲、住宿、娛樂、觀光、游覽于一體,設有英雄史詩廳、漁家民俗廳等;四是異國風情園,園內有地道的泰國斗鱷等旅游項目;五是漁人樂園,此地史稱燒車淀,是宋代名將楊延昭抗金御遼的古戰場,是典型的濕地觀光景點;六是元妃荷園,是金代皇帝金章宗的元妃李師兒賞荷的地方,該地以自然生態游為主題;七是休閑島,以餐飲、住宿、娛樂為主題,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八是王家寨民俗村,是一個新型的漁村,由王家寨村37家村民投資建設,游客可在漁村內住宿垂釣等。 蘆葦助農增收 據統計,安新縣共有葦田12萬畝,年產蘆葦1.5億斤。傳統的做法是將蘆葦編織加工成葦席或民用泥水箔,葦席大多用于糧、棉等物資苫墊或土炕的炕席,而泥水箔多用于農民建造房屋、鋪房頂。 近年來,國營糧食部門、棉麻企業大多數建設了永久庫房取代露天囤放,蓋房用水泥板代替房草,葦席銷售出現了賣難的局面。為了解決"賣席難",給蘆葦找出路,安新縣供銷社多措并舉,與外貿部門積極聯系,爭取配額,開展加工出口葦箔業務。如今,出口葦箔由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成長,現在已經成為白洋淀水區、半水區的一項重大產業,也是當地農民的一項重要的經濟收入。 據安新縣供銷合作社統計,目前,白洋淀每年出口葦箔生產能力為200萬片,產值4000萬元,為農民增收1000萬元。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