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綠化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節水耐旱是苗木產業的長期發展方向
去冬今春,在過去3個月的時間里,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災持續襲擊了中國中部和北部15個省市區,8個冬麥主產區1.3億畝耕地受災,災害程度之重令人擔憂。一些旱區的林木種苗、綠化苗木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損害。各地林業部門紛紛采取了適當的抗旱措施,如節水灌溉,搭蓋陰棚、遮陽網,抹芽除萌等。相比小麥等農作物,旱災給苗木帶來的損害要小得多,而且抗旱也相對容易得多,基本上是多澆幾次水就可以了。但由此帶來的育苗、種植苗木的用水、節水問題,卻值得從事苗木行業的有關人士多加思考。 從小的方面來說,選取節水耐旱樹種,運用合理有效的節水灌溉技術,無論是對于國有苗圃還是私營苗圃,以及育苗戶、苗農,都是降低生產成本的一大有利措施。 從大的方面來說,水資源短缺是全球共識,“節約水資源”更是我國大力宣傳的口號。各行各業都在提倡節約用水,大規模植樹造林、城鄉綠化美化也不例外。隨著全民節水意識的不斷增強,育苗地、苗圃地的生產管理是否能夠節水,在不久的將來也許會成為檢驗苗圃是否合格的一個標準;園林綠化部門在選用綠化樹種的時候,更有可能將節水耐旱型樹種作為首選。節水耐旱是苗木產業長久的發展方向。 對于造林所用的林木種苗,各地林業部門一直都是選用耐旱樹種的。不管是本土樹種,還是引進樹種,耐旱都是重要指標。近日,記者采訪了河南、山東、安徽等幾個省的林業種苗管理部門,對于這次旱災,他們能做的就是利用各種灌溉設施,采取不同方式給苗木澆水、再澆水。但由此帶來的人力、物力、電力等方面的損耗也不小。那么,旱情過后,我們的管理部門是否可在如何降低這方面的生產成本上再下些功夫呢?U型槽噴灌、滴灌及“淺蓄曬濕”等新技術已經在節水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科技發展無止境,我們還可以再研究更好的科學技術或方法,讓節水更上一層樓。 對于大型私有苗圃而言,采用耐旱樹種、用節水設施灌溉,從而保護水資源,不僅于國、于民有利,而且節約了人力、物力等生產管護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經濟效益。一舉兩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對于中小苗圃、個體育苗戶和苗農來說,旱災或許沒帶給他們多大影響,但他們也應該從中看到,種植耐旱樹種是持久的、經濟實用的發展方向。盲目跟風已經讓許多苗農吃盡了苦頭,如何理性地、穩步地發展,是他們已經在考慮的事情了。與追求流行品種相比,種植耐旱苗木的優勢是長久的。 今年的旱情也許很快就會過去,但希望節水耐旱問題在苗木產業發展中能夠被長期重視。因為種種跡象及科學研究表明,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正變得越來越干旱。我們必須做到未雨綢繆,早做準備。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