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河北省衡水市鑫星花卉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連球
說到品質,說到標準,都不是陌生的字眼,越來越多的生產商開始圍繞"品質"及"標準"來進行企業定位和戰略決策。但行業迄今還沒有切實可行的統一的盆花標準,生產商要如何解讀這兩個詞呢?對此,河北省衡水市鑫星花卉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連球有自己的見解。
立足優質 明晰出貨標準
針對目前紅掌市場上品質參差不齊的現象,何連球首先提出要讓更多的人來了解成品花的出貨標準。"不少人已經嘗過高品質產品好銷的甜頭,也經受過中低品質銷售的壓力,但對成品花的高品質標準只是停留在模糊的概念。提升品質首先要做的就是明晰出貨標準。"他解釋道,如紅掌成品花的花量是第一個指標。但同樣是4朵花,有的2朵在葉片中間;有的雖然花都在葉片上面,但高低不齊;還有的4個花苞都挺出葉面,并大致在一個水平面,顯然后者的觀賞性要高,這是第二個指標——花的整齊度。每個花苞的厚度決定花期長短,這是品質的第三個衡量指標。花苞不是打開就行,還需要有一定的充實度,有人一看花苞打開達到了出貨的花朵數就上市,可最先枯萎的就是最后長出來不夠充實的新花,這是第四個指標---新花的充實度。花色是否標準,是否有光澤,這是第五個指標——著色情況。花的大小是第六個指標,所以成品花跟花朵相關的標準除了考慮花量,還要考慮花苞的大小、厚度、平整度、著色情況以及每朵花的位置和新苞的充實情況,在生產中應向這些標準靠攏。
在行業還沒有標準的時候,部分經營不錯的企業要以開放的心態,從大局觀上考慮行業的發展,多跟大家交流經驗。此外,經銷商也要起到推動作用,即在跟生產商談價格的時候,不單以花朵數說事,同時還要把市場上高價又好銷的產品信息跟生產商交流。大家共同把衡量高品質的標準普及開來,使這類產品有更大的優越性,在同樣價格的情況下,提高市場競爭力,市場才會越做越大。
執行標準 莫求短線利益
有人不清楚出貨標準,也有人雖然知道卻難以執行。攻克技術,盡可能地根據標準來出貨,科班出身的何連球對此有深刻的體會:"我們很多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大家都盡力去創造國外的生產環境。但我國生產中人為因素占據主導,很難避免不穩定性,生產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就連國外的技術專家都難以分析透。這是因為對植物而言,國內現在多是逆境栽培,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現有的逆境條件下,充分利用植物的抗逆性,摸索適合自己的技術體系。現在,很多人關注技術上的某個細節,但更重要的是從整個系統來琢磨較為理想的栽培技術。"
有了技術,還要有標準執行的決心。"前陣子,我的一批紅掌在很多人眼里都完全可以出貨,也有經銷商來要貨,但我們并沒有出,因為新苞的充實度還沒有達到我的要求。市場需求總在靈活變化,為了趕節日,還沒到出貨標準的產品就大量上市;一旦有經銷商要貨,本來再養一段時間,品質各方面才能達到更佳的產品也匆忙出貨,這樣的現象可能大家都遇到過,使標準讓步于眼前的利益。但從市場長遠的利益看,標準化的產品才能穩固與經銷商的合作,賣出高價且好賣。希望更多的生產商在出貨前,多想一想再行決定。"何連球說。
產品創新 延伸品質內涵
有了技術和標準,高品質還需要產品的創新。目前大家都在努力養好雙株苗的紅掌,何連球則已開始嘗試摸索3株苗的種植和出貨標準,目標是讓株形勻稱、花量大的3株苗單盆替代兩盆雙株苗的組盆。他在心里算了一筆賬:一盆雙株苗紅掌40元左右,組盆后的成本要80元左右,而3株苗定價在60元左右,且沒有組盆傷根、新增基質影響長勢等弊端,擺放時間還有保障,這樣性價比高的產品市場自然會有需求。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摸索3株苗的生產技術要點,嚴把出貨標準。
就何連球的理解,國內的生產商通常可分成3個成熟度不一的群體。首先是技術員層面,知道如何種好花,這一層面很好理解,但要做到也需要細細琢磨。接著是那些能領會市場的人,他們根據目前市場的需求來種植,換句話說,就是能跟著市場走,跟著市場變化。還有一個群體就是能引領市場變化的趨勢,根據自身經驗預測市場今后幾年的發展,有技術創新的能力,率先去實現產品的差異化,推動市場的成熟和發展。而生產商在技術員層面的時候,心中就要有標準意識,不斷深化對品質的理解,整個行業才能在質上實現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