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工程頻道 → 園林綠化施工技術|園林工程 → 其它工程|園林工程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水培營養液的使用與管理
營養液的使用根據栽培形式不同,分為循環使用和開放式使用。循環使用在大多數的水培中應用,營養液從貯液池中由泵驅動,流入栽培床,又經栽培床、回液管道返回到貯液池。而開放式使用主要在大多數的基質培中應用,營養液灌溉到栽培床后,多余的營養液不回收利用。 在循環水培中,植物的根系大部分生長在營養液中,并吸收其中的水分、養分和氧氣,從而使其濃度、成分、pH值、溶存氧等不斷變化。同時根系也分泌有機物于營養液中,并且少量衰老的殘根脫落于營養液中,致使微生物也會在其中繁殖,外界的溫度也時刻影響著液溫。因此,必須對上述諸因素的影響進行監測,并采取措施加以調整。對于開放式供液的營養液,因為在栽培床上供應的總是新配成的營養液,各種因素對其影響相對較小,因而,調整相對簡單得多。 1.營養液濃度的調整 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發育階段和季節,營養液濃度管理也不一樣。對于循環供液的無土栽培系統,營養液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植物對養分的吸收和水分蒸騰,營養液濃度有可能發生改變,應定期進行測定,一般用電導儀進行測定,電導率升高表明濃度增加,應及時補充水分,直到所需濃度為止;相反,電導率下降,表明濃度降低,應及時補充肥料。 2.營養液酸堿度的調整 除了在配制營養液時需調整酸堿度以外,循環系統的營養液在使用過程中,仍需不斷測定酸堿度的變化,當酸堿度不適應時,應及時調整。一般1周左右測一次營養液酸堿度。測定及調整方法,同配制營養液時調整酸堿度的方法相同。 3.營養液含氧量的調整 植物根系的生命活動需要足夠的氧氣,在無土栽培中氧氣部分或大部分從營養液中獲得。對于不耐澇的早地植物進行水培時,營養液中含氧量充足與否,是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在營養液的溫度為15~20℃的范圍內,含氧量為4.0~5.0毫克/升時,即可滿足大多數植物的生長。 對于不同的無土栽培形式,營養液氧氣供應狀況不同。深液流(DFT)栽培時,營養液含氧量多少對植物生育的影響更為明顯;營養液膜(NFT)栽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根系的供氧條件;多孔基質(蛭石、巖棉)栽培可以有效地協調水分、養分和氣體之間的矛盾。因此,采用合適的栽培形式,是解決供氧問題的一個方向。 在水培過程中,由于根系的活動,不斷消耗營養液中的氧氣,使營養液含氧量下降。在自然條件下,雖然空氣中的氧氣會通過擴散作用緩慢地溶人營養液,但遠不能滿足根系對氧的需求。所以需進行人工增氧,目前,人工增氧的方法和途徑有以下幾種。 (1)用壓縮空氣通過起泡器向營養液內擴散微細氣泡。此法效果較好,主要在小盆缽水培上使用。 (2)將營養液進行循環流動。此法效果很好,是生產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3)露根增氧法。在水培中可將植物根系上部分露在空氣中,而下部根系浸在營養液中,上部分根系在空氣相對濕度達飽和的空氣中,形成很多根毛,可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氧氣。 (4)控制營養液溫度。因為營養液溫度與溶氧量成反比,在植物適應的溫度范圍內,盡量控制營養液溫度,避免過高溫度。 (5)經常清除營養液內殘根落葉,以減少微生物在分解過程中對氧氣的消耗。 4.營養液的溫度管理 營養液與植物根系相接觸,因此營養液溫度應該接近根系生育適溫。溫度不適會影響根系的吸收代謝功能,妨礙植物生長發育。一般來說,最高液溫不應超過28℃,最低液溫不應低于15℃。大多數植物的最適液溫為18-20℃。 冬季無土栽培主要是根際溫度低的問題,水培時植物根系直接浸在營養液中,更應保證適宜的液溫。提高營養液溫度,一方面是將栽培床采用隔熱性能好的材料建造,另一方面是在貯液池中安裝加熱裝置,直接對營養液加溫。電熱器、電熱線加溫可作為提高營養液溫度的手段,但最好同控溫儀連用。 在夏季營養液降溫的方法較難,主要是利用地下貯液池,將營養液的熱量傳導到地下。因此,要增加營養液循環次數和循環時間。 5.營養液供應量 營養液供應量包括供液次數和供液時間兩方面。確定營養液用量應當遵循的原則是:既能使植物根系得到足夠的水分、養分,又能協調水分、養分和氧氣之問的關系,達到經濟用肥和節約能源的目的。不同無土栽培形式,其供液方法與供液量也不同。
編輯:songgaofeng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