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觀點評論|規劃設計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要防范“大城市病”
城市不僅是物質文明的集聚地,也是精神文明的高地,城市規劃不僅要規劃工業、商業、交通的布局,而且要規劃人居、文化、環境的功能布局,和諧的布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在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的今天,規劃泰州大城市發展藍圖時必須全面把握。 泰州發展成大城市的美好藍圖正在規劃中。大城市建設將集聚更多的生產要素,加大對周邊(縣)市、鎮的輻射,加速鄉村的裂變,轟擊城鄉發展的“二元壁壘”。然而,城市化的發展也常常帶來“大城市病”。 城市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又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體現,有比鄉村更多的物質文明。這些有形的物質文明會使經濟的各種要素聚變,產生倍加效應。地級泰州市建立10多年的發展證明:城市的發展帶來了區域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2007年,我市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城市化進程將進入到高速發展期,城市發展的集聚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不但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社會結構發生巨大變化,而且以城市的經濟關系和生活方式為標志的城市文明也形成“極核”向城市以外的鄉村擴散。人口的城市化成為比規模擴大更難的課題。我市正處于工業化發展中期,尤要審慎應對大城市化帶來的“大城市病”。 “大城市病”的表現通常有如下幾種:一是垃圾圍城。人口的增加必然帶來垃圾增加,垃圾的及時運轉和無害化處理成為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如不及時處理,將危害人居環境。特別是各種有害包裝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正在成為城市的公害,其散發的有毒物質將危害人類的健康,而以紙制品替代成本上升,一下子很難到位,只能是個較長的過程。二是空氣缺氧。雖然大城市規劃時都遵循了城市邊緣化(工業外遷)的規律,但在一個特定的區域中外遷的間距有限,因此城市工業企業一定要走清潔生產的路子,而且要規劃保護在前為好。三是人居環境惡化。隨著大城市的構建,外來移民、周邊農民進入城市居住的將會猛增,帶來人居環境的惡化。尤其是流動人口的居住和管理將成一大問題。四是就業困難。大城市人多,要有足夠的就業崗位。失業、就業不足、就業質量差,將帶來教育、住房、安全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我市宜深化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內涵。不然,將加大就業壓力。五是交通擁堵。迅速推進的城市化以及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特別是私家車與日俱增,將使得城市交通需求與交通供給的矛盾日益突出,帶來交通擁擠以及污染、安全等一系列問題。 城市病有一定的潛伏期。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這種城市病是潛在的,是不容易看見的,這種潛伏期是很長的,有的時候可能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一旦爆發,它就會發生轉移。就像交通堵塞,等到交通一堵塞了,再去治理交通,看上去是一個交通問題,實際上它已經轉移了,已經不是一個交通問題了,這就是現在有些大城市為什么天天治理交通,而越來越堵的一個根本原因。因此,在進行新一輪泰州城市建設規劃時,必須防范在前。 總之,我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要堅持以人為本,在注重經濟的發展的同時,更要注重公共事業的發展。不僅要突出區域協調、都市區協調和硬件設施,而且要更加突出人與自然的協調,關注人口集聚、工業集聚帶來的“大城市病”,建立生態型都市。只有如此,才能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編輯:songgaofeng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