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觀點評論|規劃設計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資源枯竭城市--你拿什么“賭”明天
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國家開發銀行合作設立的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專項貸款正式啟動。近日,國家開發銀行與黃石市等8個資源枯竭城市簽署了《開發性金融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合作備忘錄》,其中6個城市已與開發銀行簽訂的融資總額達到320億元。 按照備忘錄,今后5年,國家開發銀行將根據這些城市的融資需求,對公共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改善、接續替代產業、社會保障事業等領域中,符合信貸政策和風險控制條件的融資項目給予積極支持。 處在全球金融危機的特殊時期,資源型城市如何轉“危”為“機”,借助國家利好政策的時機推進轉型?資源枯竭城市如何找到復興之路?你拿什么“賭”明天? 資源型城市期待“華麗轉身” 資源型城市是隨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的開發而興起,并以資源開采為主導產業的城市。近年來,由于可采資源日益減少,資源開采難度越來越大,但由于生存和發展的壓力又不得不加大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強度,所以,資源型城市的產業結構日益顯示其不合理,同時引發了經濟危機和生態危機。 我國共有資源型城市118個,其中煤炭城市63個,有色金屬城市12個,黑色冶金城市8個,石油城市9個,約占全國城市數量的18%,總人口1.54億人。這些資源型城市大多是在新中國成立后,隨著我國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的發展而興起并逐步壯大的。 經過長時間的開發,目前,這些城市普遍面臨人才流失、環境破壞和資源枯竭問題。資源枯竭城市經濟轉型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從全球工業化國家資源開發的規律看,大都是在工業化完成以后出現了因資源衰竭引發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我國則是在工業化進入中后期就出現了這些問題。國家一方面要面臨繼續推進工業化的歷史任務,另一方面又要應對過早出現的這類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孟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指出,資源型城市(包括資源型地區)各自情況相差較大,因此對于這些城市的轉型工作應該分類指導,統籌推進。對于資源已經或瀕臨枯竭的城市,要選擇好產業轉型方向,重點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因地制宜,盡快形成新的主導產業。通過以上有效措施,力爭2010年前,使資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大多數資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2015年前,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建立健全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使資源型城市經濟社會步入可持續發展軌道。 逐漸加大的國家扶持力度 “資源型城市轉型自阜新始。”資源型城市轉型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國家發展改革委東北振興司副司長彭會軍說。2001年,國務院召開會議確定遼寧省阜新市為全國第一個資源枯竭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此后幾年,國家支持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的政策措施陸續出臺,對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 2005年8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專門就資源枯竭城市作出批示:“解決資源枯竭城市存在的貧困、失業和環境問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小康目標的一項重要而不可忽視的任務。”并要求“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意見,報國務院,國務院將就此專門進行討論”。 此后,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振興東北辦領銜代擬了《國務院關于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試圖從國家政策上給予資源型城市一些支持。2006年6月,在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同意將這個文件覆蓋全國。 2007年12月18日,《國務院關于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下發。200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后,這項工作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東北振興司承擔。 今年3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界定了第二批32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加上第一批,共確定了44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對其給予城市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支持。 目前,財政部已經下達了2007年和2008年度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累計43億元,以幫助這些城市從資源枯竭、社會問題叢生的泥淖中轉型,重新煥發出活力。2008年11月,1000億元新增中央投資中,國家安排18.5億元用于中央下放地方煤礦棚戶區改造試點和中西部中央下放地方煤礦和林業棚戶區改造。 據有關人士介紹,為進一步推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國家和有關地方還將不斷完善政策體系,研究進一步促進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的相關政策措施。 科學規劃謀求長遠發展 資源型城市轉型過程中須注意哪些問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董鎖成強調指出:科學規劃是轉型保障,長遠目標是生態城市。 董鎖成說,在當前形勢下,資源型城市轉型必須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資源型城市轉型必須做好規劃,要有專業規劃部門參與,對城市發展進行整體的梳理和科學籌劃。如果沒有科學的發展規劃,有可能會使城市發展重蹈覆轍。目前,在一些地方,為獲得國家的投資,不顧當地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大規模上馬對環境造成破壞的行為必須制止。 二是資源型城市在轉型過程中的具體措施既要考慮本身的基礎,又要考慮長遠發展的需要。城市制定轉型目標應遠近結合,比如,以煤炭為主的資源型城市在轉型過程中,并不意味著拋棄煤炭,一方面應以煤炭為基礎,做精細加工,向附加值高的產業鏈延伸;另一方面,要積極發展高新實用技術武裝的產業,為將來發展增長后勁。 三是資源型城市要轉變資源觀,不是有什么資源就開發什么資源,要將觸角轉向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四是對產業轉移項目要進行正確吸收,要防止那些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產業被轉移到資源型城市。 五是將經濟轉型、社會轉型和環境整治有機結合起來,依托市場、政府、社會三者的力量,改造棚戶區,做好與百姓利益相關的民生工作。 六是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長遠目標為建設各種類型的生態城市。 目前很多城市轉型都將注意力放在經濟發展上,而忽視了城市的整體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董鎖成認為,如果經濟發展引導不當,有可能造成城市盲目擴張,目前這種現象在一些地方已經顯現,必須引起重視。城市轉型的終極目標是實現人口、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轉型后的城市必須是適宜人類居住的生態城市。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