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觀點評論|規劃設計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園林規劃 風雨兼程60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走過了60年的歷程,并在這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深厚的印跡。截至2006年底,我國城市總數已經達到661個,包括139個國家園林城市,除此之外還有30個國家園林縣城和國家園林城鎮。這其中包含了無數城市建設者們的辛勤汗水,最重要的還有城市規劃師們的思想精髓。
解放初期,整個中國的綠化狀況,可以用北京林業大學楊賚麗教授的話來概括:"千頭萬緒,百廢待興"。此時城市規劃的思想主要受到前蘇聯的影響,在以后的發展中才逐漸總結經驗和教訓, 并結合我國造園理論, 發展起來成為一門新型的專業技術。一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園林規劃設計業內人士很少,加上國力有限,除了個別優秀作品外,總體上還處于比較初級的水平。園林規劃真正獲得較快發展的時期,當屬改革開放這30年。80年代,很多人才紛紛到國外留學,其中有很多人都在學成之后回國為中國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帶進了當時國際上先進的思想和方法,對中國園林規劃帶來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進入新世紀之后,由于城市綠化對社會經濟的顯著推動作用,使得園林規劃在這近10年的時間中取得了最為矚目的成就。許多城市在實踐中已結合各城市特色進行了綠地系統的研究探討。例如, 1991年開始的《上海2050 綠地系統規劃》; 南京市中心城區由于天然的地理條件及歷史人文景觀因素形成的條帶式綠地系統模式; 蘇州市、三亞市利用水系網絡形成的網格式綠地系統; 杭州市利用周圍的山、水等地形地貌形成的環繞中心城區的環狀綠地系統; 深圳市因地就勢利用綠地資源的天然狀況形成的并列組團式城市結構間的平行楔狀綠地系統; 北京市、桂林市的分散集團式城市結構間的放射狀的楔形綠地系統, 將田園的優點引進城市, 為城市發展提供秩序和彈性; 合肥市利用自然條件和城市歷史發展過程形成的環和楔形結合的綠地系統模式; 江西臨川市和四川樂山市延用城市歷史發展過程形成的城鎮分散格局構想的綠心式綠地系統格局, 等等。21世紀的城市需要可持續發展, 需要向生態型格局演化, 需要成為"山水城市"、"園林城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正方興未艾, 各級中心城市都提出向園林城市邁進的目標, 城市綠地系統已從城市規劃的專項規劃轉向相對獨立的城市綠地系統總體規劃。又有近年興起的城市景觀風貌規劃,濱水區規劃設計,街道景觀設計,城市廣場規劃設計,新型的居住區景觀環境規劃設計,交通道路景觀規劃設計,旅游度假區規劃設計,等等。 在城市規劃中最重要的決策以及執行部分--政府部門,也在這幾十年中逐步發展,對于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在城市規劃中的作用認識也越來越深入。從最開始的主管領導不懂規劃,到現在由專門的領導負責相關工作,并且由行業內的資深專家組成小組進行項目評審,從而保證了規劃的質量和內涵。而且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逐漸引入公眾參與的機制。溫家寶總理在總結北京總體規劃修編成功經驗時提出 "政府組織、專家領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 的要求,此要求同樣適用于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從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政府對規劃的重視以及完善規劃機制管理的決心。這一切都將園林規劃推向更正規,更科學的軌道上發展。 從北京奧運綠化帶來的巨大社會效應以及上海世博會對綠化的重視,我們都可以看出園林規劃在城市發展中扮演著怎樣重要的角色。從歷史的陰霾中走到前臺的園林規劃也在這段發展過程中極大地擴充了自己的內涵,將園林規劃擴大的城市層面,省級層面,國家層面,甚至整個大地層面,著名專家孫筱翔教授就一直在呼吁大地田園化。社會的發展也決定了園林行業必定承擔更大的責任和使命。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