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作品交流|規劃設計 → 單位綠化|規劃設計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北林畢業生作品之北京GBD藝術區景觀概念設計
三 設計前的思考 像這樣概念性的設計任務,是我在以前的學習中沒有接觸過的。這次有機會來嘗試做這樣一個項目,毫無疑問是對自己又是一次新的挑戰。在設計前期,我的導師并沒有讓我新去接觸項目的規劃圖紙和相關任務書,只是大致的向我講述了項目的一些方向和情況,然后讓我自己首先去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我認為這對我前期設計思路的打開有很大的幫助。 我在網上查閱了一些現代藝術區的相關資料,了解了北京的798工廠和上海的新天地大致情況,發現重建,改造,保留,傳統文化的保護,商業化,重塑城市新風格等這些是時下的藝術區爭論的核心問題。我認為藝術區更需要景觀的支持,像798那樣園區里的公共設施比較蒼白甚至沒人管理,顯然是不合時宜的。當然798正在向更好的方向更新規劃。但藝術區的景觀設計究竟要定位哪種風格,要滿足哪些需要,解決哪些問題一度讓我比較頭疼。 ![]() 當我拿到了GBD藝術區的整體規劃圖紙和文本的時候,發現問題并沒有像想象中的那樣復雜。中心區域的建筑規劃極具現代感,而且正是因為"雜"這個概念的提出,很多問題在我看來卻被簡化了。這是以現代藝術、設計、創意工業、視覺商業為核心的泛視覺區域.它與北京高碑店古董家具區隔五環相連。其形式為大量藝術家、設計師及建筑師獨立創作的小體量建筑群,充分體現實驗性及多元化的建筑風格及特點。這種包容,多元化,新舊共融的思想是國內藝術區所不曾有過的。相比上海新天地商業的成功,GBD除了具備由當代藝術和創意產業帶來的更加豐富的區域特色和文化內涵,增加了區域的游覽型和觀賞性,其本身也提升了區域內商業消費的格調和附加值。而商業繁榮反哺藝術和創意的良性循環更加帶來本區域的綜合性、多元化的特質。 通過和上海新天地的對比,我發現整個新天地的核心區域即是串聯南北地塊的步行廣場。通過這個條形空間,原有狹窄私密的傳統里弄空間被部分的敞開,形成了區域的公共活動中心。一些公共性較強的零售商業和飯店沿此布置。在步行廣場的周邊則保留了舊的城市肌理,包括窄小的宅間路和過街樓等元素,在此布置了一些較內向的活動場所如酒吧和高級餐廳等。 而回頭看GBD藝術區的規劃平面不難發現其核心區域同樣是一條帶狀連接東西的步行景觀體驗式商業街, 這個公共區域自然成了我本次設計的重點。唯一不同的是,新天地的步行廣場周邊的建筑是大部分改造舊的建筑,只有南段以新建筑為主;而GBD藝術區的步行街周邊則完全擬新建現代感極強的建筑,由于建筑只有概念性規劃圖,所以我不必過多地考慮建筑帶來的影響,而主要從景觀概念出發。 那么如何營造藝術區的氣氛和創造連續的變化的景觀成為我首先關注的問題。回想平時查閱的景觀資料和實例,我認為極簡主義風格比較適合做現代藝術區的景觀設計,因為它既新穎前衛,又不失典雅大方,在空間和材料的處理上給人印象深刻。極簡主義的景觀設計均表現出以下特征:1.非表現和非參照。極簡主義景觀設計追求的不僅是抽象而且是絕對作品,擺脫與外界的聯系,不表現或反映本身以外的任何東西。2.現在材料的應用。極簡主義景觀作品對現代材料的應用可謂淋漓盡致。金屬,反光玻璃,混凝土,鋼架,油漆甚至橡膠輪胎,當然還有傳統材質的新魅力,通常說用的材料都要納入嚴謹的幾何秩序中,巖石,卵石,沙粒,木板,植物材料都以一種人工化的形式表現出來。體現了工業時代的特征。3.理性和神秘感交織。一些極簡主義作品展示了一種復雜的現代想象力和意圖。這些作品風格看似獨特異質或者難以理解,實則存在內在的邏輯關聯。4.自然植物與規則式的對比。規則形式的簡潔在景觀設計中與自然植物的形態形成對比,產生純凈的美感和張力,并與建筑的體量,形式呼應協調,從而進一步強化了自然要素的重要性。5.對四季與自然造化的體現。利用四季和時間產生的變化可以極大程度地豐富景觀,使景觀充滿時間參數的變量,簡單的設計充滿趣味和魅力。 極簡主義設計通過對形式的追求,材料的處理以獲得景觀的本體,使設計回到光線,空間,場所和植物這些造園要素中。 ![]() 同時,我對一些商業步行街如新天地以及國外的部分戶外空間進行了分析,總結出公共空間界面處理的手法和經驗。1.空間界面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外部空間的格局、形態等必然會影響到空間界面的整體性。空間界面往往會有一個統率的主題.一個貫穿始終的風格,形成一個整體的、統一的視覺意象.不會給人以拼貼、拼湊的凌亂感。2.空間界面的人性化。步行街的尺度應該是一種適宜人步行和休息的尺度.從心理上講應該給人以親切感.人性化。但是.空間界面的尺度還隨著空間的具體性質有關,如廣場就適宜大尺度。3. 空間界面的豐富與多樣性。步行街的空間界面除了具有統一性.整體性的特征外,還應同時具有豐富與多樣性。避免過于單調和沉悶。空間界面的豐富與多樣性可以為人提供更多的方式和選擇,促進行為活動的多樣性。在柏林索尼中心設計中,豐富的室內外空間轉化和神秘的景觀變化是設計師用簡單的植物種植和一些工業材料如不銹鋼和玻璃再加上對光的處理以簡單、重復的形式來塑造的。4.空間界面的識別性和地域感。在設計中會根據每個空間所處的位置來賦予其獨特的主體,同時由于整個區域緊密聯系。通過地標式的景觀是構筑物來充分顯示其不同主題和加強各空間的識別性。這些元素會給人帶來較強的地域感。 從對這些現代景觀的作品中我提出了以下設計要素:軸線,豐富的空間體驗,景觀的多元,滲透,視線的組織,材料與景觀構筑物的呼應,景觀的連接統一,空間的識別性和地域感以及互動性。對光影,水體以及植物的處理。至此,我初步形成了這條核心步行街的空間組織思想,分有5個主題空間,分別是光空間,水空間,植物空間,城市霧林,天空的CD。其中"光空間"和"水空間"定義為動態空間,"植物空間","城市霧林"和天空的CD定義為靜態空間。空間序列的布置采用動靜結合的方式。形成變化的,流動的,人性的,相互滲透的,相互融合的空間概念。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