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作品交流|規劃設計 → 濱水濕地|規劃設計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北林畢業生作品之十澗湖國家濕地公園景觀規劃
1 前言 城市濕地公園的規劃設計應根據各地區人口、資源、生態和環境的特點,以維護城市濕地系統生態平衡、保護城市濕地功能和濕地生物多樣性、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基本出發點,堅持"全面保護、生態優先、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方針,充分發揮城市濕地在城市建設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城市濕地公園是功能、藝術、和生態統一體,涉及景觀生態學、景觀規劃學、生態安全格局等多門學科,所以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自20 世紀70 年代開始,在世界范圍內,景觀設計師越來越多地涉足與濕地有關的項目。這類項目主要有兩類:一是,天然濕地的保護、恢復和利用;二是,在特定區域內出于水凈化,吸引動物或景觀的需要,模擬天然濕地的水文、植物等生態條件建造的人工濕生環境。后者雖然并不符合嚴格科學意義上的"濕地"定義,但在景觀行業中,通常也稱之為濕地。20 世紀末期以來,中 國的濕地規劃項目也越來越多,在大尺度的天然濕地項目中,生態目標應該是首位的。對濕地生態系統的了解,對生態系統各要素的了解,是景觀設計師必備的知識背景。但濕地生態系統很復雜,不是任何單一的專業人員所能掌握的。因此,設計師必須與生態學家、濕地動植物學家等其他的專業人員進行很好的合作,才能完成真正的科學規劃。 1.1城市濕地公園的規劃設計原則 事實表明,每失去一片濕地,就會失去一種或數種生物,即失去了許多寶貴的生物基因庫,這對人類是一種巨大的損失。我們應當深刻認識到,人類的生存與其它生物息息相關,應該成為同舟共濟的伙伴。應該為各種濕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間;營造適宜生物多樣性發展的環境空間,對生境的改變應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圍;提高城市濕地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并防止外來物種的入侵造成災害。濕地生態系統是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的過渡類型,具有過渡類型所具有的物種多樣性和脆弱性的特征。同時,濕地又是一個具有多種功能的區域單元,它不僅作為濕地物種的棲息地,而且對區域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濕地面積的減少使其環境功能喪失。 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的連貫性 保持城市濕地與周邊自然環境的連續性;保證濕地生物生態廊道的暢通,確保動物的避難場所;避免人工設施的大范圍覆蓋;確保濕地的透水性,尋求有機物的良性循環。 保護濕地環境的完整性 保持濕地水域環境和陸域環境的完整性,避免濕地環境的過度分割而造成的環境退化;保護濕地生態的循環體系和緩沖保護地帶,避免城市發展對濕地環境的過度干擾。維護城市濕地生物多樣性及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對于人為干擾而遭到破壞的城市濕地,應根據實際情況加強其恢復與修復工作;一個生態系統并非完全獨立,而是與毗鄰的生態系統相聯系;所有這些生態系統都存在于一個平衡之中,隨時對外界各種紛繁的干擾做出調整。 保持濕地資源的穩定性 保持濕地水體、生物、礦物等各種資源的平衡與穩定,避免各種資源的貧瘠化,確保城市濕地公園的可持續發展。 1.2景觀生態格局的概念 景觀:景觀一般是指包括空間上彼此相鄰,功能上相互有關,發生上有一定特點的若干生態系統的聚合。各生態系統間通過生態過程相互關聯,具有特定組合特征,具有一定的整體性。 格局:景觀是由大大小小的斑塊、基質和廊道組成的,斑塊、基質和廊道的空間分布稱為格局。 景觀生態格局:是一個景觀的基質、廊道、斑塊等的空間分布。景觀生態格局是由許多景觀過程長期作用的產物。景觀格局也直接影響景觀過程,不同的景觀格局對景觀上的個體、種群或生態系統的作用差別很大。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