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生物多樣性|園林綠化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云南洱海周邊地區遭福壽螺入侵(圖)
洱海生態濕地上的福壽螺及其蟲卵 福壽螺 資料圖 入秋以來,洱海周邊一些水生植物茁壯成長的生態濕地上,出現了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幾乎所有濕地水生生物高出水面的部分,都附著著一小堆一小堆的、顏色艷紅的生物卵。 據洱海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生物卵是一種名叫福壽螺的外來螺類的蟲卵。粘附在水生植物上的每一堆蟲卵里,就可能有5萬粒蟲卵。“這樣的繁殖速度快得驚人,已對洱海濕地的水生植物、生態系統及農業生態系統造成危害。” 嚴峻 今年的入侵數量超往年 洱海管理局相關人員介紹,福壽螺食量大,愛咬食水稻等農作植物,可造成嚴重減產,是名副其實的水稻殺手。另外福壽螺的螺殼鋒利,容易劃傷農民的手腳,大量糞便會污染水體。因每只雌螺可年產卵3至5萬粒,繁殖量驚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種滅絕,極易破壞棲息地的濕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 水稻、茭白、菱角、空心菜、芡實等水生作物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等旱生作物都是福壽螺的寄主。這種外來螺類的侵入,將大量采食洱海水生植物的根系,對洱海濕地上的水生植物造成災害。 目前,國內所有農田灌溉范圍共同面臨福壽螺入侵的威脅。今年在洱海周邊出現的數量,已多于去前年,洱海管理部門正在積極采取應對措施,消滅這些入侵的福壽螺,但目前仍沒有有效的辦法制止其大量繁殖的趨勢。 治理 每年投20余萬專項資金 據介紹,福壽螺去前年就開始在洱海周邊出現,傳播渠道可能有3種:從洱海上游傳播下來、市場購買或是放生。洱海管理局每年投入20余萬元經費,對其進行專項治理。由于福壽螺的蟲卵主要粘附于濕地生態系統中的各種植物上,不能進行機械化的大規模作業,目前也沒有找到其他更有效的治理措施,只能采取人工鏟除的方法進行治理。 洱海管理局今年已投入3000多個工日,14萬元治理經費,對入侵的福壽螺粘附在水生植物枝干上的卵體進行人工鏟除。 危害·生態 污染水體破壞食物鏈 福壽螺孵化后稍長即開始嚙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尤喜幼嫩部分。水稻插秧后至曬田前是主要受害期。它咬剪水稻主蘗及有效分蘗,致有效穗減少而造成減產。除咬食水稻等農作植物外,福壽螺還會刮食藻類,其排泄物能污染水體,威脅入侵地的水生貝類、水生植物和破壞食物鏈構成,極易破壞當地的濕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 危害·人體 食用未熟福壽螺易染病 人食用了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管圓線蟲病是由于鼠類的心、肺部寄生線蟲寄生在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所致,屬腦膜腦炎的一種。食用生的或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后即可被感染,可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癥狀,嚴重者可致癡呆,甚至死亡。 小檔案 福壽螺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作為食用螺引入中國,因其適應性強,繁殖迅速,成為危害巨大的外來入侵物種。目前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福壽螺的雌螺可在水線以上的固體物表面產下“粉紅色的卵塊”。因其肉質細嫩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被當做是餐桌上的佳肴。由于其含脂量低,還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優質滋補品。另外,它還是一些珍貴水產動物的飼料。目前,福壽螺因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已被廣泛養殖。
編輯:daodao712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