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景園林師 → 學術思想|風景園林師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朱建寧:園林教育人文比重應提高
目前,高等院校的風景園林教育課程體系通常分為五個方面,分別為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造型藝術及工程技術。每一類課程的講授學時各有不同。就目前風景園林教育教學情況來看,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方面都存在一定問題。 在課程設置方面主要表現為:人文學科比重偏低,注重設計表現,輕視設計理法;自然學科劃分過細,注重單科教學,輕視課程聯系;專業課程面面俱到,課程設置龐雜,學生應接不暇;專業基礎比重偏高,注重基礎知識,輕視專業技能等。 在教學方法上,通常過于重視知識積累,輕視能力培養。大量專業基礎課程都注重對單科知識的講授,而缺乏學科之間的聯系以及與風景園林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培養。 另外,重視表現技法,輕視理論方法。表現技法類課程在學校教學中所占比重較大,而城市規劃原理、城市形態發展、園林專業概論、園林藝術原理等專業理論課程比重較小,前者所占學時甚至能達到后者的一倍。 為了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風景園林教育的改革可以遵循以下方向和途徑。 首先,加強人文學科教學。 哲學思想、自然環境、政治經濟、意識形態、社會生活等因素的不斷發展推動著風景園林藝術不斷演變。加強人文學科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不同時期和地域背景下,風景園林藝術理論體系的本質和核心。 哲學思想對科學、繪畫、建筑、文學等領域都有著深遠影響,甚至直接決定著創作作品的形式、種類和風格。美學思想和美學觀點能夠培養學生形成各異的園林藝術形式。邏輯學則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路徑和理性分析能力。因此,學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為學生增加哲學、美學、邏輯學等方面的課程比重。 其次,適當強調專業差異。風景園林專業通常偏重中觀、宏觀規劃領域。主要研究對象為城市公共空間的整體結構和周邊的自然資源。側重對自然景觀的營造和領土的安排與整治,涉及領域包括郊野公園、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綠地系統規劃、鄉村整治、流域規劃、基礎設施景觀規劃等。 園林專業則偏重微觀、中觀設計領域。主要研究對象為城市公共空間,是創造可感知的城市空間的關鍵。側重對城市景觀的營造,涉及領域包括建筑外環境設計、公園、居住區、企業園區、濱水區等相對獨立的城市空間的景觀設計。 再次,適當減少專業基礎課程。就相關學校的園林專業而言,栽培學、苗圃學、昆蟲學、遺傳育種等專業基礎課程在中低年級階段所占比重偏大,常常使學生應接不暇。如果適當減少專業基礎課程,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當中,似乎更利于學生對風景園林專業的掌握。 第四,突出課程專業特點。目前的專業課程,尤其是專業基礎課程,僅僅是進行單科知識的講授,沒有突出園林專業的特點,教學過程中缺乏與園林的聯系,以及對這些學科在風景園林實踐中如何運用等知識的傳授。 第五,加強課程綜合設置,加強各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 最后,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尤其是對自然資源和自然空間的分析能力。 風景園林教育教學的改革需要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方面雙管齊下,加強人文學科和設計理法的培養。使學生不僅技法過硬,思想、眼光也要跟得上時代的發展需要。 (作者系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為作者在IFLA第47屆世界大會發言,本報記者閆慧整理)
編輯: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