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景園林師 → 學術思想|風景園林師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風景園林師眼中的跌水別墅
1 跌水 跌水別墅(Fallingwater, the Kaufmann Conservation on Bear Run)是美國現代建筑師賴特(Frank LloydWright 1867—1959 )最著名的代表作。Fallingwater以前有人譯為“流水別墅”或“落水別墅”,都不夠確切。“流水”顯然和Falling(跌落)的意義不符;而“落水”是掉到水里的意思,如“落水狗”,不小心掉到水里叫“失足落水”,這都和別墅所在地的Fallingwater不是一回事。其實,在漢語里對這種像小瀑布似的突然下降的水體有一個很好的名詞:“跌水”[1]。所以,把Fallingwater譯為“跌水別墅”是十分恰當的。 2 賴特和有機建筑 賴特是20世紀美國的建筑大師,他對現代建筑有很大的影響。賴特1867年出生于美國威斯康星州,起初在大學里學習土木工程,19世紀80年代后期去芝加哥從事建筑設計。他的作品中約有四分之三是住宅和別墅,較少設計大城市里的高樓大廈。他設計的住宅吸取了美國民間建筑的傳統,低層、緩坡屋頂、大出檐,平面靈活,打破了舊住宅的封閉性。他運用當地建筑材料,創造出適合美國中西部草原地帶的氣候條件的住宅,既經濟適用,又與環境融為一體,深受美國民眾喜愛。受他的影響,在美國中西部出現了一批類似的住宅,形成風氣,建筑界稱之為“草原住宅”。 1915年,賴特被邀請到日本設計東京帝國飯店。該飯店于1922年建成,經受住了1923年大地震的考驗,深得好評。建設期間,賴特在日本居住了長達5年,使他對東方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帝國飯店建筑略帶“和風”,反映出他尊重當地文化和有機建筑的風格。賴特曾于1918年訪問中國。他十分推崇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常引用《道德經》中“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來闡述他的空間概念。[2] 賴特于20世紀初提出了“有機建筑”的理論,成為他一生創作和實踐的核心。他對“有機建筑”的解釋是:“有機”表示“整體性;總體屬于局部,局部屬于總體”。又說:“努力使住宅具有一種協調的感覺,一種結合的感覺,使它成為環境的一部分……這所住宅除了在它所在的地點之外。不能設想放在任何別的地方。它是環境的一個優美的部分,給環境增加光彩,而不是損害環境。”[3] 建筑師必須對任務和地點的性質、材料的性質和所服務的人都有清楚的了解,才能得到特定環境中的建筑的性格。“跌水別墅”就是“有機建筑”理論的代表作之一。
3 熊涌 跌水別墅位于賓夕法尼亞州西部的山區,距離匹茲堡市以東72英里(約122.4km),車行約2小時。在山區里有一條小河,名叫Bear Run,Bear翻譯成“熊”是毫無疑問的了;Run卻不是動詞“奔跑”,而是名詞“小河”[4]。把Bear Run譯為“熊河”或“熊溪”我覺得都不能完全達意。我想起廣東把這種山區的小河或溪流叫做“涌”(chong音沖),例如深圳東部靠近大亞灣的山區中有一個地名叫葵涌。一個“涌”字絕妙地把這種山間短促、湍急的溪流,從山泉迸出,匆匆忙忙,帶著小跑,躍過石灘,濺起水花,一路流水歡歌,奔騰而下,匯成小河的意境表達得淋漓盡致。因此,我把Bear Run翻譯為“熊涌”,可以想象到在人類沒有到達這里之前,這里時常會有野熊出沒。這是一條名不見經傳的山間小溪,一般的地圖上都沒有顯示。熊涌發源于山區東部的桂岡(Laurel Hill)西坡,是由山泉匯聚而成的溪水,由東向西流入較大的尤亥俄亨尼河(Youghioheny River),全長僅約4 英尺(約6.8 km),落差由海拔762m降到326.14m,下降了435.86m,水流十分湍急。熊涌在海拔395.63m處(即跌水別墅基址),溪水跌落6m,形成一個小瀑布。 當地土壤含有豐富的森林落葉形成的腐植層,植被良好,最多的是耐陰、耐濕的大花杜鵑(Rhododendron rex)、山月桂(Mountain laurel),其他還有白橡(Quercus spp)、黑橡、紅橡、樺木(Betula spp)、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槭樹(Acer serrulatum)、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核桃(Juglans regia)、海棠(Malus micromalus)、野黑櫻(Prunus serotina)等,林下長滿了蕨類和野花。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