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領導講話|園林新聞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仇保興:城鄉統籌規劃的八項建議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5月7日,科學發展觀與城鄉報告會在濟南召開。住房和城市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博士蒞臨并做了《城鄉統籌規劃的八項建議》的講座。
![]() ![]() 仇保興副部長結合中外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經驗和事例,講了八項課題。 一是開展村莊整治,加快城鄉協調發展。仇保興副部長分析了先行國家各種城鄉發展模式的利弊,認為我國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要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走城鄉差別化協調發展道路。他還講解了八條符合生態文明觀的村鎮規劃與建設原則:1.保護生態和農村特色;2.堅持功能和空間的有機混合;3.保持鄉村生態循環;4.傳承鄉土文化;5.堅持適用技術推廣;6.尊重自然;7.強化縣城建設促進縣城經濟發展;8.加快小城鎮建設,帶動周邊農村發展。 二是變革城市規劃,優化規劃調控:1.城鎮總體規劃編制從面面俱到轉向突出重點;2.城鎮規劃管理的重點從引導建設轉向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3.規劃調控范圍從囿于城鎮規劃區轉向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4.城市規劃行政監督體制從封閉低效轉向均權分開;5.一般性的空間管制向提高城鎮競爭力轉變;6.土地利用模式從明確功能分區轉向緊湊混合;7.城市規劃從引導設施建設轉向綜合交通導向開發。 三是控污節水,應對城鎮水危機。水危機實質上水生態危機。水生態有其自身規律,一旦受損,就難以恢復。治理城鎮水環境可以著眼于“四個轉變”:1.從單項治理向水生態的整體修復優化轉變;2.從重末端治理向側重于源頭治理轉變;3.從開發——排放的單向利用向循環利用轉變;4.從簡單地對洪水截排向與洪水和諧相處轉變。 四是注重城市設計,形成山水城市特色。通過良好的城市規劃和設計,形成一個大多數人都認可的優美形象和良好的人居環境,幾乎是所有城市人的夢想。仇保興副部長運用實例講解了組成城市形象的五項主要元素——道路、邊界、區域、節點、標志物。 五是發展綠色交通,緩解機動化壓力。城鎮交通空間是一種稀缺的資源,應得到公平的分配。綠色優先的理論基礎是:交通模式選擇要追求生態、社會、經濟三效益的統一。 六是建設安全城鎮,提高抗震能力。日本是地震多發國,仇保興副部長介紹了日本在提高城市抗震能力上的先進做法:利用城鎮道路、河川,規劃建設“城鎮防災軸”;建立具備醫療、福利、行政、避難、儲備等多功能的“防災安全街區”;將政府辦公樓、公園、體育場、學校、廣場等建設成為“防災據點”,配備應急用品儲備;建設多組團、互補發展型的中小城鎮群。 七是推行綠色建筑,奠基節約型社會:1.建筑節能不僅要著眼于減少能源的使用,還必須考慮盡量采用低能量值轉換率的能源;2.在建筑設計中盡可能應用簡單技術,如通風、外遮陽等,達到能源節約的目的;3.利用低能量值轉換率的能源進行建筑整體性或基礎性調溫,高能量值轉換率的能源來進行局部性、精細性調溫;4.從單一產能建筑走向集合——分布式綠色能源園;5.全面推行住宅配件化和全裝修;6.推行立體綠化;7.對新建筑強制執行節能標準;8.建立各類用地、財政稅收激勵政策;9.抓緊推進北方地區城鎮供熱體制改革;10.開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八是創建“生態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仇保興副部長強調了城市園林綠化的“四減”“三增”功能:減少城市熱島效應,減少城市空氣和水體污染,減少建筑物能耗,減少城市交通能耗,增加景觀美感,增加文化屬性,增加生物多樣性。 最后,仇保興副部長指出,當前,我國正面臨產業升級、城鄉協調發展和擴大內需的關鍵時期,城鄉發展所選擇的項目是否具備四方面的可持續性尤為重要。一是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能否有利于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二是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能否迅速轉化為即期消費,及時起到刺激內需增長的作用;三是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能否體現社會公平和增加就業;四是技術創新的可持續性,能否有利于科技進步。符合上述四條原則的優秀項目,中央財政有補助,當地市場有需求,也能更好地促進地方城鄉經濟可持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與城鄉報告會是第七屆中國(濟南)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閉幕活動之一,閉幕式將于明日(5月8日)在濟南市山東大廈召開。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