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領導講話|園林新聞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李瑞環:規劃、建設、管理好城市
有的同志說,現在是經濟建設為中心,怎么能做到把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放在市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上?這當然是一個難處理的問題。實踐使我們逐步地認識到,要實現翻兩番、完成四化大業,不重視經濟不行,但不關心和重視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也不行。我們國家解放30多年來一直沒有把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擺在應有的位置上。我這么說,可能會有人不同意,但就我的經歷所知,確實存在這個問題。解放初期,可以理解,因為剛剛脫了軍裝,到城里該怎么辦,還不知道。但解放30多年了,有許多經驗教訓,應該有個明確的回答和定義了。規劃、建設、管理城市要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是由它的作用決定的。有人說,我是“搞城建出身的,轉工地有癮”。我說,說對了一半,最主要的還是由市政府的職責決定的。 城市,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其中普遍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規劃和計劃誰管誰?我們的體會不是誰管誰,而是要統一。城市的性質、規模、布局和發展方向,是根據城市本身的地理位置、資源分布等各方面的條件決定的。城市的建設、發展,應干什么,不應干什么,房子蓋在哪兒最合適,蓋什么樣子,如何做到景觀、功能統一,個體、群體統一,等等,這是規劃設計部門的任務;房子怎么蓋,誰去蓋,誰來管,也應由城建部門去組織實施。每年定量的東西,比如,有多少錢,蓋多少房,先發展什么,哪些是重點,這是計劃部門的責任。如果一個簡單的建筑工程,從立項、投資到材料、施工都由計委管,而建委只是領著人去干活,建委就叫沒發揮作用,計委則叫不務正業,因為這樣會影響計委全局性的、宏觀性的工作。我們的提法,叫規劃、計劃統一。規劃離開計劃,難以實現,計劃離開規劃,容易搞亂。規劃工作必須集中統一,天津過去曾有這么一個規定,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區里有權批準。我說規劃不能完全按米數說,比如天安門廣場紀念碑前面蓋個10平方米的廁所也不行;馬路中間蓋個3平方米的小棚子也不可以。一個城市的性質,包括一個城市的規模、發展方向,是由這個城市本身固有的地位、作用和條件決定的,屬于規劃范圍之內。城市要想發展,包括工業、商業和各行各業要想發展,必須按規劃辦事,否則,亂建一氣,今天這個官說了算,把“紅線”擠窄了;明天那個官有決定權,安上一個“釘子”,沒法搞好,各行各業都搞不上去。城市載體沒這個功能,比如說,馬路不夠寬,管子不夠頇,運不進來,拉不出去,工業怎么發展?所以說,離開研究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談把工業搞得多少,短期內的、少數的具體項目可以,長期講、整體講不行。我們修的中環線西南半環,總投資1.9億元。據公安、交通部門統計,一年節省交通費用可達8000多萬元,這個社會效益是很大的,過去從引河橋到賓館要一個多小時,現在半小時就到了。 城市建設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講辦實事,城市建設是最大的實事。不是說要看得見、摸得著嗎?城市建設常常是最顯眼的。把為群眾辦實事和各項建設結合起來,這是我們的一條原則。比如修道路既是城市的基礎設施,又是人民生活中的實事。有的工人說:“早晨上班是‘吉斯’(擠死),晚上下班是‘奔斯’(奔死),一天工作吃‘氣司’(氣死)!彼那榫w怎么起得來?尤其是女職工,下班晚了,孩子沒人管,她怎么能安心?我曾講過,對小孩媽媽來說,她的小孩就是大事。我們過去常常講要注意長遠的、根本的利益,這當然都是對的,辦任何事情都不能離開這個大目標。但是,不顧或以此來否定群眾當前的、具體的、特殊的利益,這也不行。我們這樣提過:要讓活到1980年的人看到什么,活到1981年的又多看和多享受到什么,讓所有的人都有盼頭。有盼頭,才有勁頭,這樣才能在建設過程中,四化每前進一步,生活就改善一步,即一步一步地化,一步一步地改善。人是生產力中最重要的要素,人的精神不振,勁頭起不來,生產是沒有辦法搞好的。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