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領導講話|園林新聞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仇保興:推進我國城市節水工作走向深入
三、認清形勢,不辱使命,增強節水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經過多年的努力,節水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公德,節水實現了城市涉水節點全覆蓋,節水緩解了城市水的供需矛盾,節水成效有目共睹。同時,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城市節水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挑戰。 。ㄒ唬┤蛐运Y源短缺問題正在加劇 上世紀70年代,聯合國就發出了全球性水危機預警。2006年,聯合國又以“透視貧水:權力、貧窮與全球水危機”為主題發布了年度報告。今年世界水日(3月22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指出:“清潔飲水已經成為稀缺資源,而且隨著氣候變化的到來將變得更加稀缺!蔽覀冞要清醒地認識到,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在全世界范圍內獲取石油、天然氣和礦產等資源以維持其經濟體系的運轉,但大規模的用水卻無法通過國際貿易獲得保障。面對水危機從預警到現實,節約用水已成為世界各國化解水危機的共同方向。 。ǘ┪覈彼疇顩r依然嚴重 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人均占有水資源不足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而且時空分布不均衡。2010年以來,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快速城鎮化、工業化發展,對水的需求壓力持續增大;另一方面,氣侯變化導致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發生變化。前一段時間西南地區大規模的干旱災害,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資源性缺水、水質性缺水和水環境污染已經成為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我們只有堅持開源與節流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進一步強化節水工作,實現以節水為中心的水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確保供需基本平衡,才有可能順利實現長遠的經濟發展目標。 。ㄈ┛焖俪擎偦凸I化對水的利用和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水是城市的生命線,城市是人口、經濟和用水最集中的區域,也是用水供水矛盾最突出、水環境污染壓力最大的區域。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對水的利用和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至2009年底,全國城鎮人口達6.22億,城鎮化水平達46.6%,“十一五”以來年均增加0.9個百分點!笆濉逼陂g,我國城鎮化水平預計超過50%。200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升城鎮發展質量和水平”,對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提高城鎮發展可持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國城鎮在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的同時,城鎮的空間布局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相適應的問題越來越突出,655個城市中有2/3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問題。如果傳統的管理策略不加改變,城市水的供需矛盾勢必進一步加劇。 。ㄋ模┕澞軠p排給節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來,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我國主動承擔大國責任,節能減排取得了明顯成效。從結構上看,此前節能減排的著力點主要是工業領域,隨著工業領域節能減排潛力的快速釋放,節能減排的難度在加大。國務院日前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動員和部署加強節能減排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國家節能減排對城市節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城市節水,提高城市用水效率,不僅節約資源,而且節約能耗,減少污水排放,降低環境成本,是節能減排的一項重要途徑。因而,新時期的節水工作也承載著節能減排的重任。 所以,加強城市節約用水工作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我們應長期堅持的一項戰略任務。不僅經濟活動要節水,城鎮人民生活和社會事業的方方面面也要節水;不僅貧水地區要節水,富水地區也要節水;不僅枯水年要節水,豐水年也要節水。 四、鞏固成果,突出重點,持續推進城市節水工作走向深入 我國目前快速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階段,是一個用水結構變化、快速發展的階段,也是提高用水效率的黃金期,對城市水務管理和節約用水工作而言又是一個重要的機遇。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我們要正視問題,抓住機遇,不斷提高認識,開拓創新,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突出重點,把城市節水工作推向深入。 。ㄒ唬┻M一步完善節水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體系 城市節水工作涉及行政、經濟甚至民商事法律規范,在社會法治程度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城市節水工作迫切需要完善的法制支撐。同時,城市節水工作的形勢、任務、機制、理念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也要求我們與時俱進,加強城市節水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的完整性、系統性和科學性,提高城市節水法制和政策保障水平。一是要進一步加快節水專門性法規的立法進程,提高節水的法制化水平;二是要進一步構建和完善相關財政、稅收和金融等方面的激勵政策,完善淘汰落后產能、嚴格項目準入的相關政策,切實調動和提高社會各界節水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要積極組織節水相關工程建設標準和技術規范的編制與修訂,提升標準層次。四是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地方資源條件和經濟結構特點的地方法規、政策和標準。 。ǘ┻M一步提高節水工作在城市發展中的地位,加大節水工作責任制 各級政府對推動城市節水工作的領導和支持,是保障節水型城市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但是,全國城市節水工作發展不平衡,個別地區還沒有把節水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城市節水工作缺乏深度和力度,特別是有些相對豐水的地區,不重視計劃用水管理;有些城市還沒有將節水與減排的關系厘清,在開發新水源上舍得投入大量資金,卻不重視解決用水浪費和水污染問題;有一些地區仍然不顧自身的資源條件,盲目發展高耗水、高污染項目,甚至還有一些缺水城市仍然熱衷于建設大草坪、水景觀。 因此,要制定和落實各級政府節約用水的責任制及有效監督制度,將節水的責任和實際效果納入各級政府節能減排的目標責任制和考核體系,進一步加大各級政府對節水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要把創建節水型城市作為城市節水工作管理的有效抓手,因地制宜,抓住節水工作重點突破口,切實提高城市節水水平。 (三)充分發揮經濟杠桿和市場引導作用,促進城市節水工作 節約用水涉及各行各業、千家萬戶,單靠市場推動,沒有政府引導和調控,節水必然難見成效;單靠政府行為,沒有市場推動,節水必然動力不足。抓好節水既要加強政府行為,也要靠市場推動。 價格手段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節能減排的一個重要杠桿,水價改革對城市節水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我們的水價改革尚需進一步深化,污水再生利用收費機制還沒有建立,污水再生利用缺乏良好的市場條件。許多節水工程直接經濟效益有限,更多地體現在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致使有些用水大戶使用再生水的積極性不高,節水工作內在動力不足。 要盡快制定支持再生水及雨水、海水等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價格政策,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運行模式,發揮企事業單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措施,充分利用行政的和經濟的手段,引導用水單位積極利用再生水資源,擴大再生水的應用范圍,特別是市政、綠化、環衛和工業用水等方面要率先使用再生水。 。ㄋ模┰鰪姽澦疁p排科技支撐能力,加大節水科技投入和推廣力度 隨著城市節水工作的深入開展,節水的空間越來越小,想要進一步挖掘節水潛力,就必須在采用設施改造、推廣節水型器具等常規手段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科技的先導作用,全面提高我國城市節水減排的技術水平。 一是要加大節水技術投入力度,將節水技術資金投入納入財政預算,支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的研究開發,逐步形成系統的節水科研體系。二是要開展污水再生利用及海水等非常規水資源應用技術的研究,鼓勵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發展經濟實用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節水技術和產品,重點發展膜技術及其他高效節水技術和成套化設備。三是要研究和開發非常規水資源各種用水途徑的水質監測技術、用水技術和安全性評價技術,確保用水質量安全。四是要選擇帶動力強、影響面大、見效快的科技節水項目示范、帶動節水減排高科技產品和技術的產業化,促進城市節水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用水效率的整體提升。 。ㄎ澹┻M一步創新方式,加強宣傳動員和公眾參與 要充分利用“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契機,積極組織開展節水器具和節水產品的推廣和普及工作,引導居民盡快淘汰更新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用水器具。在鼓勵居民生活節水方面,要逐步實行階梯水價,充分運用經濟杠桿改變粗放的用水習慣,保障基本需求,調節彈性需求,抑制奢侈性需求。在節水宣傳形式上,要創新思路,培養人們的“水危機”意識。新加坡定期進行“水危機演習”,讓市民感受水的重要性的做法就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 一年一度的“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活動即將在全國各地展開,借此機會我代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向全國廣大城市節水工作者和積極投身于城市節水工作的社會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親切的慰問,希望你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再接再厲,奮發努力,為城市節水減排工作和城市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摘自《中國建設報》2010.05.14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