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綠色建筑理念先行 評價標準已正式出臺
隨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08年8月4日公布我國第一批“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項目,推廣綠色建筑、樹立綠色理念的話題便再一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在我國大力推行節能減排政策的大背景下,這也是未來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已出臺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的我國首批“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項目包括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世博中心等在內的6個項目。 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司主辦,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承辦的“綠色建筑評價標識”是指國家確認綠色建筑等級并進行信息性標識的評價活動。《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實施細則》明確將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分為“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和“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兩類,分別用于處于規劃設計階段和運行使用階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有效期分別為2年和3年。 這次公布的首批“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項目囊括了眾多在建以及已經建成的重點建筑,包括: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綠色建筑過程研究中心辦公樓、深圳市華僑城體育中心擴建工程、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世博中心、綠地匯創國際廣場準甲辦公樓、金都·漢宮和金都·城市芯宇。 據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在繼續接受“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申請的同時,開始接受對“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申請。 其實,早在2007年11月,我國建設部頒發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就對綠色建筑作出定義: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即“四節”)、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從這個綠色建筑的概念來看,綠色建筑取決于三個要素:一是節能,強調減少各種資源的浪費,廣義上的節能包含了上述“四節”;二是保護環境,強調的是減少環境污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 簡而言之,綠色建筑應該做到三個方面:資源保護、可持續發展和氣候保護。業內專家認為,綠色建筑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和社會民生的需求,是建筑節能的進一步拓展和優化。綠色建筑在中國的興起順應了世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潮流的重要戰略轉型,又是我國建立創新型國家的必然組成部分,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綠色建筑漸成世界潮流 在世界范圍內,綠色建筑已經成為通行的理念。在這方面,德國的綠色建筑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據德中建筑節能技術合作協會的建筑學碩士MarkusDiem先生介紹,綠色建筑的設計要點在于,要使其前期設計中的整體規劃合乎綠色標準。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德國房地產界趨向于關注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以解決人均建筑面積不斷增加而引發的需求問題;九十年代則開始關注建筑整體設計,將建筑相關的各個元素,包括外部環境、建筑構造、技術裝備等協同考慮,并將高品位的建筑創作和綜合新技術融為一體。 現在,德國房地產界已經將重點放在建筑的整體能源平衡上,不斷開發可以調整建筑能源結構、降低建筑能耗的新技術,并在政府的支持下將這些新技術應用到辦公和家居建筑中去。 不少發達國家根據各自的特點,按照綠色建筑的理念進行了實踐示范。比較典型的如英國BRE的環境樓(EnvironmentalBuilding)、英國諾丁漢國內稅務中心、德國愛森RWE辦公樓、德國柏林的新議會大廈、德國旋轉式太陽能房屋、柏林Marzahm區節能住宅,以及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辦公樓、美國匹茲堡的CCI中心、法蘭克福商業銀行、丹麥科靈市郊區住宅開發項目、澳大利亞悉尼的奧林匹克村、荷蘭Delfut大學圖書館、日本九州綠色高層住宅等等。這些綠色建筑通過精妙的總體設計,結合自然通風、自然采光、太陽能利用、地熱利用、中水利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充分展示了綠色建筑的魅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21世紀,人類共同的主題是可持續發展。其中對于城市建筑來說,由傳統高消耗型發展模式轉向高效綠色型發展模式尤為重要,而綠色建筑正是實施這一轉變的必由之路,是當今世界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 理念推廣先行一步 但是現在,中國的綠色建筑與國際標準還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不僅是技術問題,更在于中國還未普及綠色建筑的理念。“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理念問題。”MarkusDiem先生如是說。 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的房地產行業面臨整合升級,建筑設計及家居設計也越來越呈現專業化、高科技化的趨勢。城市現代建筑對制冷制熱及通風等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對其總運行成本、節能環保、用戶體驗、與建筑外觀的結合等都提出了新要求。而如今的社會,能源結構調整、技術更新速度都超乎想象,推廣節能環保綠色建筑已是大勢所趨。來自資金、政策方面的壓力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更關注性價比高的產品,為物業增值以推進市場銷售。房地產開發商只有不斷了解信息,注意那些已被開發且被成功應用的技術,把關注環保節能的客戶需求和新技術結合起來,才能帶來更高的收益。 為了推廣綠色建筑的理念,不少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跨國公司正致力于把節能的概念帶進中國的建筑中去,讓這些建筑盡早達到國際標準。艾默生環境優化技術就是這其中的一家。 作為制冷空調領域的領先技術提供商,艾默生環境優化技術多年來一直提倡節能概念,致力于以其獨有的國際先進的數碼渦旋技術為中國房地產行業提供更健康、環保的空調解決方案。它不僅積極與三星、約克、麥克維爾、格力、美的、三菱重工、海爾等國內主要空調生產商合作,不斷開發適合中國市場需求的新產品,而且積極地以多種形式與中國房地產企業合作,針對開發商做了大量理念先行的基礎培訓工作。 隨著綠色建筑概念的漸起,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項目融入了環保意識。目前,老山奧運自行車賽場館的空調系統,奧林匹克花園的別墅項目中應用的格力空調,萬科在上海、杭州的兩個項目中分別配備的三菱重工和三星的空調系統,均采用的是艾默生環境優化技術的數碼渦旋技術。未來,艾默生環境優化技術將繼續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向更智能、更人性化的發展大趨勢中竭盡全力。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