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玉溪生態市建設規劃大綱》通過評審
2月23日,《玉溪生態市建設規劃大綱(2008年—2030年)》評審會召開,由環境生態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金鑒明等9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在會上評審通過了《大綱》。市黨政領導高勁松、吳松、董詩強、冷明德、謝興榮、黃憲庭、夏立洪、李文斌、吳建森、李富昌、汪燕平、孫會強,省環保廳副廳長高正文出席會議。 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玉溪可持續發展,去年,市政府正式委托中國城市規劃院和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共同開展《玉溪生態市建設規劃》編制工作。規劃的總體思路是,在尊重保持玉溪自然生態特色的基礎上,落實科學發展觀,確立生態立市發展戰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長足進步,最終實現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歷時半年,《大綱》出爐,包括建設基礎及趨勢分析,規劃目標與指標體系,生態功能區劃,區域生態格局、限制性區分及空間管制措施,生態產業規劃,環境污染防治體系建設,資源與能源持續利用策略,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生態人居體系和生態文化建設,能力保障體系建設,建設重點項目及效益分析,保障措施等內容。為進一步推動規劃編制工作,市委、市政府邀請國家環境保護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清華大學、云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云南省環境科學院、云南大學、云南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云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的9名專家對《大綱》進行評審。 高勁松指出,生態市建設規劃是玉溪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市全面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具體體現。2003年以來,我市在生態立市方面取得一些成績,但對照科學發展觀,要保證玉溪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及可持續協調發展,任務仍很艱巨。玉溪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的壓力已經凸顯出來,如果不重視、不妥善處理好環境生態問題,不調整產業結構,不采取切實措施,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只是句空話。因此,市委、市政府把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放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來考慮,積極創建生態市,讓生態市建設規劃為玉溪爭當“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提供重要指導。 高勁松強調,在下一步的規劃編制過程中,要處理好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的關系,在規劃編制工作中體現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這兩個主旋律。生態市建設規劃是一個綜合性、系統性的規劃,涉及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必須突出與其他規劃的不同,體現鮮明的玉溪特色。要在生態性、全局性方面下大工夫,把統籌城鄉問題放到重要位置。規劃既要注重長遠,更要兼顧近期,力求高起點,找準切入點,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學習借鑒先進發達地區在環境保護上的經驗,要通過規劃編制避免重蹈覆轍,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充分利用規劃成果,讓規劃成果來指導政府的行動,推動玉溪經濟社會發展。各縣區和相關部門領導要高度重視,把規劃編制工作當做一件大事來抓,緊密配合編制單位完成好規劃。 高正文說,生態市建設規劃是按國家環保部的要求和指標進行全面規劃,包含經濟、社會、環保這三大可持續發展支柱,是一項綜合性、復合性的系統工程。玉溪有較好創建生態市的基礎,通海縣、紅塔區和澄江縣先后成為全國生態示范區,江川縣、易門縣、華寧縣被國家環保部批準為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地區,大營街鎮等20個云南省生態鄉鎮也先后建成。這些生態創建工作的開展,有力地推進了玉溪生態市建設的步伐。可以看到,這些年來,通過生態市創建,科學發展觀深入人心,環境保護意識得到加強,經濟開發和環保的關系得到重視,系統發展的觀念得到增強,科學的政績觀得到樹立,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等生態經濟得到長足發展,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生態環境得到保護,極大地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 專家組總結了論證評審意見后認為,玉溪正處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時期,在全市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踐生態立市發展戰略中,編制《玉溪生態市建設規劃》對玉溪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大綱》采取兩院共同編制是一個全新亮點,其內容較為全面,分析了玉溪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及趨勢,提出了規劃目標和六大體系規劃框架,總體滿足編制玉溪生態市建設規劃的需要;《大綱》對玉溪生態市建設的發展戰略目標明確,結構完整,條理清晰,方法基本可行,符合國家生態市規劃編制大綱的要求,可以作為編制玉溪生態市建設規劃的依據。 各縣區政府及市直相關部門主要領導參加了評審會。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