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黃驊:渤海新區中心城市規劃解讀
眼下,渤海新區中心城市——黃驊新城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按照2008年12月31日省政府批準的《黃驊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到2020年,這里將建成人口達到100萬、城市建設用地規模110平方公里的現代化沿海城市。 規劃向人們描繪了一個流光溢彩的未來黃驊。近日,采訪了黃驊市城建局規劃處處長陳澤倫,詳細了解了黃驊新城未來的面貌。 一座沿海生態服務型城市通過規劃圖集,看到,《黃驊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以下簡稱《規劃)確立未來的渤海新區以黃驊城區為中心,向東拓展對接中捷,向北發展對接南大港,實現依托港口做產業、依托產業做城市的目標。并以兩高、兩鐵和黃驊大港為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增強競爭力。 陳澤倫告訴,未來的黃驊中心城市將成為滄州東部地區集商貿、流通、教育、接待、醫療衛生于一體的服務型城市,河北省“南三角”戰略區和朔黃經濟帶極具拉動力的沿海龍頭城市,環渤海經濟圈內的重要港口樞紐城市和充分體現濱海特色的生態園林型城市,打造河北省東南部地區充滿發展活力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黃驊、中捷、南大港連為一體根據《規劃》,未來黃驊的中心城區北至老石碑河、南抵石黃高速公路、西至李官莊水庫以西約3.4公里處、東至中捷三分場東干渠。 而在發展時序上,則是遵循“先東西,后南北”的原則,2010年重點發展黃驊中心城區和東西向城鎮與產業空間軸以及沿海產業 發展帶。2020年在此基礎上積極發展南排河組團、海興組團這兩個片區。形成一核(黃驊市中心城區和南大港)一極(臨港工業區及生活區)兩組團(南排河組團和海興組團)的城鎮結構。 具體地說,黃驊市近中期重點向東發展,積極改造城區東部的舊城,跨越黃萬鐵路與津汕高速公 路,與中捷對接發展;中捷近中期重點是向西發展,最終與黃驊在空間上連為一體;在黃驊、中捷進行東西向對接發展的同時,持續向南北拓展,中遠期實現與南大港的對接。 陳澤倫用一種更為直觀形象的描述把黃驊、中捷、南大港的空間整合過程表述給筆者,即“品”→“呂”→“凸”→“口”的發展過程,最終形成集約與高效的城市空間形態。 2020年城市人口達100萬《規劃》將此分為三個時期,近期2010年規劃城市人口是35萬人左右,建設用地規模為40平方公里左右;中期2015年規劃城市人口是65萬人左右,建設用地規模為70平方公里左右;遠期2020年規劃城市人口是100萬人左右,建設用地規模為110平方公里左右。 城市主中心布局于南排河沿岸《規劃》確定形成“一主兩副”的空間結構。 “一主”即城市主中心,未來承擔區域服務職能的主要空間載體,布局于南排河沿岸。充分利用南排河、石碑河與南大港濕地等生態景觀資源,在南排河沿岸結合主中心建設對現有自然河流水系進行合理而巧妙的改造利用,并將南大港濕地水體部分引入以圓形為主題的城市主中心,形成綠水交融、現代化與生態保護利用相得益彰的中心區景觀。 “兩副”分別指黃驊副中心與中捷副中心。黃驊副中心在現有基礎上優化提升形成,以信譽街為中心的商業服務區域,是新城建設起步階段依托的主要服務中心,相對突出綜合服務功能;中捷副中心也是在現有城區中心基礎上形成,主要服務于中捷片區。 市區內道路縱橫,城際間交通便利近年來,黃驊市先后按規劃新修和改造迎賓大街、神華大街、建設大街、青年大街、幸福街、新海路、文化路、信譽大街、中心路、平安大街、 石港路西段等主次干路便道,“四橫兩縱”的道路骨架初步形成。 而按照《規劃》,還將利用三條東西向干線公路聯系黃驊市和臨港工業區、臨港生活區;南藤公路聯系黃驊市與南排河組團;兩條南北向干線公路聯系黃驊市與海興組團。區內各組團間,組團與臨港工業區和臨港生活區利用一般干線聯系,并制定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策略,優先布置公共交通設施用地,提高各個組團之間以及城際間公交服務水平。 城市綠化充分利用河流、濕地《規劃》提出,要充分利用河流、濕地等自然生態要素,并結合城市總體功能布局及城際鐵路等交通干線的組織,形成未來中心城區“一楔連三帶”的開放式綠地系統結構。 “一楔”為南大港濕地楔入城區的生態走廊,通過南北向生態綠帶與城市綠地系統相貫通。 “三帶”分別為:沿南排河與新石碑河形成的東西向生態綠帶;沿規劃城際鐵路(石家莊——滄州主城區——黃驊中心城區——黃驊港)形成的東西向生態綠帶;沿津汕高速公路與黃萬鐵路形成的南北向生態綠帶,將東西向兩條結構性綠帶與外圍生態環境相貫通。
編輯: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1)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