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杭州城北三大項目規劃初具雛形
城北新城局部鳥瞰 錢江經濟開發區鳥瞰 位于杭州城北部的運河新城、城北新城田園丁橋綜合體、錢江經濟開發區三個項目的規劃,經過方案征集和專家評審,目前已各產生兩至三個優勝方案。 6月8日,杭州市四套班子領導聽取這三個項目優勝規劃方案的專題匯報。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說:“按一般的標準,這些方案都已經能夠接受。但是我們必須堅持高起點規劃,這些方案都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接下來,希望設計單位按照市領導和專家的意見,不折不扣地進行深化。” 王書記要求,方案深化過程,必須以七個“堅持”為原則:堅持高起點規劃,堅持新城與綜合體的理念,堅持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堅持環境立城、立區的概念,堅持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堅持公交優先,堅持宜居、宜業、宜文、宜游的有機結合。 田園綜合體:生態和諧的現代生活區 丁橋綜合體:提供完備公共服務配套 城北新城的田園、丁橋兩個綜合體,規劃總用地面積702.94公頃,其中,田園綜合體335.22公頃,丁橋綜合體367.72公頃。 獲最高分的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方案認為,這兩個地塊的形狀,恰似一朵盛開的蓮花。所以將方案概念設計為“上塘・荷城”。兩大綜合體的規劃結構,將是“半山半城、南華北幽”。 北邊的田園綜合體,尤其是上塘河以北的部分,主要規劃為生態和諧的現代生活區,以山為枕,與綠化、溪流相間,形成安靜、舒適的田園風貌。 南邊的丁橋綜合體,將作為城北新城的核心區,集聚城市核心功能,為市民提供完備的公共服務配套。 上塘河將成為文化軸線,以水上巴士和兩側的游步道、自行車道為線索,將衣錦橋、上塘河古運河與現代城市文化內容串連起來。 空間特征上,突入“引山”和“親水”。主體建筑組群依照半山展開,天際輪廓線起伏有致,形成山景融城的獨特城市景觀。 同時,將半山山體內部的各個水庫向上塘河匯聚,形成條條溪流。綠地公園結合水體布置,將人們的主要休憩活動、生活區域規劃在水體周邊。尤其是住宅區,將提供戶戶見水的景觀視野。 城北新城內,要形成以廣濟路、同協路等為主干道的四縱四橫網絡。 地鐵3號線從丁橋穿過,設同協路與丁橋路兩個站點。快速公交3號線、7號線在區內也各有兩個站點。 上塘河的水上巴士,與三條黃金水上旅游線結合,形成水陸入城的公交體系。 錢江經濟開發區 打造宜居宜業新城 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位于余杭東北部,規劃總面積23.8平方公里,毗鄰超山、丁山湖、塘棲古鎮三大景區和京杭大運河。 杭州計劃將它打造成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發展基地,成為又一座宜居宜業的新城。 目前,《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錢江科技城)概念(戰略)規劃》通過專家評審會兩輪投票,已選出三個優勝方案。得票最高的,是深圳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德國ISA意廈國際設計集團聯合設計的方案。 它將錢江經濟開發區的功能定位為:地區性生產服務中心、先進制造業基地、生態旅游示范區、和諧宜居品質新城。 規劃結構上,“雙心聯動、軸帶發展”――即在環中心湖形成公共職能聚集區域,在運溪路與荷禹路交會節點打造科技研發核心; 同時,沿運溪路與康泰路,形成新城公共服務設施聚集廊道,與東側塘棲古鎮、西側余杭經濟開發區對接。 下一步,三個入圍方案將分別深化設計,之后再遞交專家評審小組審查投票,選出2個優勝方案后,上報杭州市委市政府,最終確定中選方案。 運河新城論壇島效果圖 運河新城定位 文化旅游之河商業休閑之港 運河新城,北至繞城高速、西接巨州路、東臨拱康路、南靠石祥路,總面積約12.37平方公里。 中國美術學院的規劃方案,在專家評選中得票最多。該方案將運河新城定位為“文化旅游之河、商業休閑之港、濱水生活之城”。 空間格局上,形成“一主兩副”三個中心。主中心由銀河埠、論壇島、工園港三個綜合體為主組成。 銀河埠為辦公商貿中心,以生態環境為背景,吸引企業設置總部與研究中心等機構。 論壇島提供會務旅游休閑功能,全線自然堤岸,點綴低密度酒店、體育休閑建筑和高級俱樂部。 沿岸的“水視界”則是娛樂休閑街區,包括酒吧、餐館畫廊和購物場所。 工園港作為工業文化遺產綜合體,將作為運河申遺杭州段現代工業節點進行改造,保護和更新大型工業地景景觀。 北側副中心漁水灣,依托原有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優勢,匯聚江河湖海溪五類水產魚鮮,凸顯杭州五水共導特色。同時為北部區域提供娛樂休閑、汽車營地、水上旅游集散中心等功能。 南部副中心名品塢,重點發展大型零售商業綜合體、城市公寓、SOHO辦公居住混合體,完善并提升拱北地區的商業配套設施。 這一規劃較充分保留了運河沿岸碼頭遺跡,把水上交通作為重要交通補充。 除運河主干線外,增設河流支線交通,以500-800米的間距設置停靠碼頭,設立城市運河快線、環島游、觀光游船等不同線路,形成獨具特色的旅游和生活出行方式。 有專家提出,目前該區塊內河道的貨運功能與規劃存在沖突。此外,規劃中沒有軌道交通線路從運河新城內經過,也是個遺憾。 對此,王書記要求在方案深化中加以考慮,建議保留杭鋼河的貨運功能,按貨運航道改造,而電廠河則弱化貨運,按景觀河道改造。同時研究軌道交通進入新城的可行性。
編輯: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