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新中國擴建天安門廣場:蘇聯專家發揮了重要作用
都市計劃委員會在1950年至1954年做出的15個天安門廣場改建的方案中,廣場的面積都較小,而且沒有改變傳統T字型的設計。1955年新的都市規劃委員會請來的這批蘇聯專家提出10個新方案。新舊方案有顯著的分別:一是取消原先方案中廣場有高大建筑物的構思;二是規定廣場周圍的建筑,高度一般不超過天安門;三是保留原來的天安門(原皇城的正門)和正陽門(原內城的正南門)。 小心分析一下,我們不難看出蘇聯專家的靈感,大部分是來自莫斯科的近代城市發展模式,尤其是1935年改建莫斯科的總體規劃。1949年巴蘭尼克夫所作的有關北京市發展計劃的報告中,已不時提及莫斯科總體規劃對于蘇聯城市發展的重要性,他也大多以此為藍本來考慮北京城的發展。 1955年來華的第三批蘇聯城市規劃專家更加熱中于推介這套莫斯科的發展模式,勃德列夫就是其中之一。勃德列夫不止一次地在規委會會議中,介紹莫斯科的總體設計。梁思成非常欣賞莫斯科的這次重建。1953年11月北京市委發表的改建北京市草案,也以此為藍本。 1930年代莫斯科改建并非簡單的城市建設,斯大林改造莫斯科有著明顯的政治目的:他不僅要將蘇聯首都發展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圣城,而且要成為最現代化的國際城市,令世人向往,要萬邦來朝。這一點從紅場的重新規劃可以清楚看出來。 誠然,1930年代莫斯科改建的總體規劃,在蘇聯近代史上影響甚大。1935年,在斯大林的同意下,由城市規劃家謝苗諾夫及建筑師切爾尼紹夫統籌莫斯科總體規劃工程,對蘇聯首都進行大規模的改造。這個改建是基于保護莫斯科的傳統中心結構,把首都發展為最現代化的城市。其總體設計仍然以克里姆林宮為核心,基于莫斯科城傳統的蜘蛛網形的設計,來進行輻射環形式的重新規劃。總體規劃有幾個要點:第一,居民最多為500萬人(1935年莫斯科的人口是360萬人),不再擴展工業以免引入大量工人;第二,重建交通網,擴寬主要道路,建設地鐵和增加鐵路運輸系統;第三,擴大城市的面積,把全市劃分為居住、工業、文娛等13個區,以后區與區之間的發展要從一個整體方案來設計;第四、大量發展綠化帶;第五、把市中心的紅場擴大一倍。 莫斯科改建構想之大,使人聯想起19世紀中期法國建筑師侯斯曼(Georges-Eugène Haussmann)重建巴黎那樣的大手筆。這項工程,把法國首都發展成為一個以康莊大道、流暢的交通網絡及莊嚴的紀念建筑物林立著稱的世界名城。這次蘇聯首都的改建計劃,在國外(例如,二次大戰后英國建筑家阿伯可隆比重建倫敦時曾借鑒此經驗)及國內(蘇聯衛國戰爭時,國內已有300座城市依照莫斯科的規劃而改造)也有深遠的影響。 1930年代莫斯科改建并非簡單的城市建設,斯大林改造莫斯科有其明顯的政治目的:他要將蘇聯首都發展成為不僅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圣城,而且也是最現代化的國際城市,令世人向往,要萬邦來朝。這一點從紅場的重新規劃可以清楚看出來。 紅場的改建是莫斯科總體規劃的重點項目之一。事實上,近代紅場的改造并非自1935年始。1930年建筑師舒舍夫以花崗石和大理石在紅場的中心建成一座永久的列寧墓(與克里姆林宮最高蘇維埃大樓的穹頂同在一條軸在線),以取替1924年先后建成的兩個列寧墓的木構設計,紅場立刻成為永久的社會主義革命圣地。列寧墓上還加建了黨和政府領導人的檢閱臺,作為五一勞動節及十月革命閱兵巡禮之中心點,成為萬眾矚目之處。1935年之前,斯大林已經拆除紅場北端的舊城門,以便讓游行隊伍和檢閱部隊可以從拓寬的高爾基大街(現名特維爾斯卡亞大街)暢行無阻地越過剛建好的馬涅斯廣場進入紅場。1935年后開闊了馬涅斯廣場的空地,使紅場的空間向外伸展。 莫斯科改建的總體規劃之一是打通了走向紅場的主要干道,尤以改建北邊的高爾基大街的工程最引人注目。負責這項工程著名建筑師莫爾德維諾夫把原來街道上的不少教堂拆除,沿街增建新大樓,并且大事擴寬路面(從16至18公尺擴寬至48至61公尺)。 高爾基大街的改建,明顯以紅場為核心,把莫斯科的主要干道連接起來,連成一體。改建后的新紅場和克里姆林宮不單是莫斯科城的中心,更是全國的中心。它既象征蘇維埃政權的所在地,也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總指揮臺,慶祝五一及十月革命的大型巡游及閱兵儀式均在此隆重上演。用斯大林的親信卡岡諾維奇的話說:“我的藝術觀點是要求莫斯科6個區的巡游隊伍同一時間涌入紅場來! 在蘇聯專家的協助下,改建后的天安門廣場有不少紅場的特色。這樣既達成了中共中央把天安門廣場改造成政權的儀式中心的意愿,也符合了把行政中心設在舊城的原意。雖然北京和莫斯科的基本城市設計不同(前者是品字形,后者是蜘蛛網形),但都是以單一軸心的概念來發展(前者是故宮和天安門廣場,后者是克尼姆林宮和紅場),故蘇聯專家以紅場的概念來改建天安門廣場,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中共領導人并不愿意把中國的廣場改建成為“紅場第二”,跟著別人后面跑,而是希望把天安門廣場改建成為有自己特色的廣場。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