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東山洋樓被拆,不只關乎決策程序
《東山洋樓停拆,決策程序亦須修正》,就東山新河浦的小洋樓拆除被市政府緊急叫停事件,呼吁創新決策程序機制,增強民意表達的實際影響力,鼓勵業主法律維權等等。 貴報昨日社論《東山洋樓停拆,決策程序亦須修正》,就東山新河浦的小洋樓拆除被市政府緊急叫停事件,呼吁創新決策程序機制,增強民意表達的實際影響力,鼓勵業主法律維權等等。這群清水紅磚、歐式水刷石徹成的洋樓別具一格,有了近百年的歷史,承載了廣州人太多不可撼動的記憶。雖然剩下的兩棟得以保留,已拆的要復建、恢復原樣,但文化價值將大打折扣。這些小洋樓保存下來的確有太多的幸運成分,怎樣在設計、規劃、聽證等一系列過程中保證不再上演類似的糾纏,真的有太多的觀念與行為需要修正,給市民一個交待。 修正文化理念。曾幾何時,廣東省提出建設文化大省,廣州也要文化立市,口號相當響亮。但在金錢和利益面前,文化建設似乎走向了一種極端,好像能產生多少產值的動漫等產業,要不建豪華歌劇院等場所才能貼上文化的標簽,管它是否曲高和寡、離市民有多遠。而身邊的名勝古跡、嶺南獨特的民風民俗等,無法體現政績,破壞順理成章。保留和保護祖輩留下來的文化傳承,傳遞給子孫后代同樣不可或缺。像西關、紅園等建筑,融入了市民的感情中,支撐著他們的靈魂,不就增加了對城市的認同感?培育廣州的文化,也許就該從扎根于這片土壤開始。 規劃也引入問責。如此反反復復,消耗了大量的社會成本,據說要合理賠償開發商,也將浪費納稅人的錢。設計、規劃過程中是否合法、科學、公正,市民抱有質疑的態度也很正常。既然9年前東山小洋樓就列為了文物保護區,三年前廣州市政府頒布了《新河浦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去年又獲得了大都市獎二等獎,說明有著法理的支撐。為什么規劃部門置法律不顧,造成今天的損失?不敢妄自猜測背后是否存在著貓膩,但應該也必須有人擔責,不能一拍腦袋了事,毫無敬畏法律與文化之心,他們沒受到一定的懲誡與教訓,將來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城市規劃引入問責制度,有關部門才會慎重行事,依程序辦事,聽市民的呼聲,而不是留下爛攤子難以收拾,他們卻總能平平安安。 另一方面,雖然此前文物部門多次希望保留東山小洋樓,但幾乎沒起到作用,是他們的聲音微不足道,還是無力改變困局?可以發現文物部門在城市規劃、建設等環節中的角色非常尷尬,顯得底氣不足。由此可見,在將來的城市建設中,尤其是涉及到名勝古跡,文化部門要挺起腰桿參與其中,發出正確且有力的聲音。如何協調相關部門的功能和建議,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機制,從法律和法規的高度各行其事、各司其責,堵塞各式各樣的漏洞,既要防止部門扯皮,又要避免一言堂,考驗政府的執政水平和執政能力。 在廣州的高樓大廈之間,有點歷史的古建筑已經非常稀缺了,當有一天拆除得什么也沒有了,想要再彌補就真的悔之晚矣!何不從現在開始,在城市建設與文化保護的博弈中,依靠完備的機制與體制,找到一種利益的平衡點,防止再出現東山洋樓拆與不拆的拉鋸戰?如果次次都需要書記、市長等強勢介入,東山洋樓的幸運就僅僅是個案罷了,而且不會長久!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