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中山岐江公園獲2009全球杰出設計和開發獎
11月7日凌晨,美國城市土地學會(Urban Land Institute)在美國舊金山公布了“2009年度ULI全球卓越獎”獲獎項目名單,中山岐江公園位列其中。據悉,中山岐江公園是“2009年度ULI全球卓越獎”中唯一的中國項目,其余4個獲獎項目分別來自埃及開羅、加拿大溫哥華、美國舊金山以及紐約市。 其中,評審委員會對中山岐江公園的評語為:“利用破舊的船廠舊址建造的中山岐江公園,總面積11公頃,恢復了濕地,重建水岸線,創建了公園和園林空間,引用了過去打撈碼頭工業和機器。設計很關心恢復剩余的結構,與現有的城市范圍內連接和保護環境的責任。”由此可見,評審委員對中山岐江公園工業舊址再利用的特色尤為推崇。
ULI全球杰出獎被認為是國際城市建設與地產開發領域的最高榮譽,以最權威、全面和最嚴格的遴選而著稱。這是目前為止中國第一次獲得這一獎項。今年全世界共有五個建設項目獲獎。這是岐江公園經過近十年風雨檢驗、經過多位國際評委專家現場實查后,給設計師和城市建設及管理者的最高肯定。此前,2009年6月,岐江公園獲得亞太地區杰出設計與開發獎,進而與其他來各大洲的獲獎項目進行決賽,最終勝出。 中山岐江公園由北京大學教授俞孔堅及其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主持設計,曾于2002年獲全美年度設計榮譽獎,為中國設計界獲得第一個ASLA榮譽獎;2004年獲得全國美展金獎;2008年獲得世界濱水設計最高獎等多個備受關注的重要獎項。被認為是當代中國景觀設計之里程碑,并在工業棕地利用中具有開創新意義,被各國大學和業界作為范例。 關于中山岐江公園: 建造歷史: 建成于2001年10月,原場地是中山著名的粵中造船廠廠址。該造船廠作為中山社會主義工業化發展的象征,始于20世紀50年代初,終于90年代后期。 園林評說: 中山岐江公園占地11公頃。 由于歷史的原因,公園保留了刻寫著真誠和壯美、卻早已被歲月侵蝕得面目全非的舊廠房和機器設備,并將其重新幻化成富于生命的音符。 在公園初創階段,面對這樣一個經典而又大膽的設計,技術和質量上的要求已遠不是最困難的事了,設計者和工程人員追求的是對精神與內涵的更為豐富的表現。用兩句話來概括就是:“追求時間的美,工業的美,野草的美,落差錯愕的美;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曾經被忽視而將逝去的文化”。 主要景觀: 岐江公園內一些主要的景觀、裝置和建筑有琥珀水塔、骨骼水塔、紅色記憶、中山美術館等。 琥珀水塔位于岐江邊上的榕樹島上,由一座有五六十年歷史的廢舊水塔罩上一個金屬框架的玻璃外殼而成,設計者認為該水塔如同一個古世紀的昆蟲被凝固在琥珀之中一樣,所以命名為琥珀水塔。該水塔頂部的發光體接受太陽能后將在夜晚發光,燈光水塔除了構成岐江夜晚的一景之外,還起了引航的作用。 岐江公園中的中山美術館骨骼水塔是位于公園中間的另一座水塔,最初的設計是將一座廢舊水塔剝去水泥后,剩下鋼筋留在原處,其設計者認為這就如同世界上的人無論男女、貴賤,最終都將歸于一副白骨一樣。不過最初的設計由于原水塔結構的安全問題而不能成功處理,最終用鋼按原來的大小重新制作而成。 紅色記憶是一個裝置藝術作品,該裝置由一個紅色的敞口鐵盒圍成,內有一潭清水,它的一個入口正對著公園的入口,而兩個出口分別對著琥珀水塔和骨骼水塔。設計者的構思來源于粵中船廠所經歷過包括文革十年的那個革命年代,并想通過強烈的紅色讓觀眾聯想起“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的名句。 中山美術館是岐江公園的主體建筑,樓高兩層,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該館的外形設計也是采用工業元素為主題,與公園一脈相承。該館的外墻立柱采用檸檬黃色的水泥立柱,上架鐵青色的工字鋼鋼架,并用大幅的落地玻璃相間其中,整個設計如同一個工廠車間。
編輯:justin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