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沈磊:新時期天津城市規劃的探索
編者按:本文是根據沈磊局長在第七屆北京大學景觀教育大會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 圖為天津規劃局副局長沈磊 演講題目:新時期天津城市規劃的探索 演 講 人:沈磊 個人簡介:天津規劃局副局長 演講內容: 天津作為這一輪國家發展的重點,和大家一起分享和討論新時期天津城市規劃。希望大家能夠在這當中有所啟發。 我的報告主要是3個方面: 1、國家戰略的落實 2、城市文化的追求 3、生態城市的探索
一、國家戰略的落實 天津總面積是11760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350萬人。中心城區有6個區,環城4區,像一個海馬的構圖。面臨著渤海,共153km長。 作為國家發展重點,在2006年國務院以20號令要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是在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總書記也要求天津作為一個排頭兵和兩個走在前列。 作為國家發展的重點,國務院對天津城市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城市的性質是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 國務院現在審批的城市性質當中唯獨天津是提到生態城市的走向。為什么這么說?天津同南方比起來它的生態條件和自然條件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中國像天津都能夠實現生態城市的話,那么絕大部分都能夠實現生態城市的目標。這也說明了國家的一個方向。 濱海新區國務院希望能夠依托于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 中國改革開放30年是中國沿海從南到北局部發展的30年。長三角、珠三角這個時期的發展標志著中國復興的起點和振興的標志。在這個時期中國真正是世界的制造基地。京津冀希望能夠實現國家強生的象征,希望能夠實現自主創新和先進制造為核心的強大的工業生產,包括京津冀未來的發展主題。所以京津冀肩負著這個時期當中自主創新的主題。 1、國家戰略落實 1)京津定位和京津冀共同發展 2)合理的產業與港城布局 3)多中心緊湊型城市中心結構 4) 高效的共同交通和運輸體系 5)可持續的生態環境 這些都是圍繞著這個時代的背景,即可持續發展,也是圍繞著如何建立生態城市這樣的格局來做的。 京津定位和京津冀共同發展。北京在“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定位下,明確了天津作為北方經濟中心的地位,與北京定位互補。 北京和天津將共同打造世界城市。北京和天津相距120公里,這兩個城市當中從定位進行區分,但是在產業上進行互補。特別是京津冀區域要共同打造世界級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因為該區域當中總面積是21萬平方公里。北京和天津集中了中國的高校,包括科技人才占全國的17%。所以在這個區域當中,將包括人口、科技、產業上發展很大的潛力。所以面向三北,西北、東北、華北,將是天津這輪規劃當中考慮的重點。 1986年版總規劃,提出了“一條扁擔挑兩頭”的城市布局結構,也就是面臨著濱海的開發。但是到了06年版更加明確地提出要把濱海新區作為城市的主要中心來打造。這輪規劃當中,國家大型產業向天津轉移,包括大飛機、大火箭、大衛星、大石化。這些大產業使天津在大產業布局的進行一些思考。 天津港口是1939年日本在天津建立的新港,1959年開始復港。這個港口當中一直肩負著煤炭、化工石油,但是有一個矛盾是和城市建設和包括CBD建設當中的矛盾。現在的于家堡將建設成CBD。上海90年代開始就把產業進行位移,產業位移三大塊,一塊是寶鋼,二是崇明山島,還有新港城,服務業中主線是沿著東西走,產業的位移在這個區域當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當然先進制造業如何和城市的結合也是要考慮的。 天津現在提出來產業和城鎮的空間布局就是“雙城雙港’,也就是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原來的天津港南部設立一個南港,南港區將把石化、石油集中起來進行對污染和升華的控制。對先進制造業,也就貼著中心城和濱海新區當中的連接線也就是這樣的直線進行發展,這樣和城市的咬合也就更加密切,進行分層的布置,分段的劃分。 ![]() 多中心緊湊型城市布局 城市中心的構架將是非常關注的一個事情,天津剛剛開始起步。多中心緊湊型城市布局將有利于可持續的發展。天津海河貫穿著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沿著海河進行城市的布局有利于城市衷心的打造,也有利于它的功能輻射。這個中心城區將布置一個小白樓中心,兩個副中心,一個是柳林中心,一個是天鋼地區。這些地區之間將有強大的交通支撐,包括京津高鐵都直接到城市的中心,包括于家堡的中心。這樣有利于整個城市中心當中的服務過程。 天津是一個萬國建筑的博覽場所,在現在中國是租界文化最豐富,也是租借地最多的一個城市,一共有9個租界,包括英、美、德、意、日、澳、比利時、德國。中心城區當中肩負著很大的歷史文化保護的壓力,這就要總結北京和上海。對于這個城市中心當中對于老城區將進行有效的保護,在老城區的兩端建立兩個新的城市中心。這樣有利于城市中心的建設,該建的地方好好建,不該建的地方好好的保護。 柳林,依托于京津高速的主要交通樞紐。下游是天鋼柳林副中心。這是濱海新區于家堡地區城市中心,肩負著整個濱海新區的金融、商貿的支撐作用。 從開篇的高潮一直到小白樓的渾厚樂章,到天鋼華麗的樂章到海河重油是舒緩的慢板,到于家堡最強音的結束,這就是一篇樂章。 根據服務于三北對綜合交通體系進行構架,包括高速鐵路。京津高速是350公里,28分鐘從北京到天津。我們現在要面臨這樣大城市的發展,規劃了四條,包括京滬、津保、津秦、京哈,13條地鐵和3條城際線。主要是服務于共同交通的支撐,包括京津高鐵。包括于家堡的車站直接送到城市的中心,350公里的車速,建在CBD公園的地下。也就是能夠達到公共交通自身的作用,又能夠達到良好的生態環境。 2、城市文化的追求 老城鄉約1.5平方公里,有非常濃郁的中國傳統風貌,西洋文化,包括英租界的五大道,意大利租界保留得非常完好,它是在意大利之外原汁原味的意大利風情的街區。這個區域希望能夠把城市的文化加以非常好的保留。但同時天津希望有一些新的文化的發展。大家都知道北京有天安門,上海有人民廣場。天津要建立一個文化中心,相當于城市的心臟。這個心臟如何做?要體現文化、人本,和生態,城市廣場將由水和綠化組成。這個區域當中加入了新的天津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歌劇院、青少年活動中心。 有些人可能會關心天津大劇院會跟我們的國家大劇院會有怎樣的差別?這個大劇院總結了國家大劇院當中的好的經驗,補充它的不足。國家大劇院三個劇場有一個大殼,大水帶把它合在一起。但是只要開一個劇場,其他兩個都是開放的。從能源的節約角度來說,用最不環保的方法做環保的建筑。我們希望在這個方面把它進行總結,它將會成為城市市民的舞臺。這個200多米寬,將近70米進深的場地將是市民很好的休息平臺。區域當中希望能夠更加理性,更加科學來做這個區域的新的城市規劃和建設。這是天津今后的心臟,3年以后建成,總投資200億。 3、生態城市的探索 為什么天津要提生態城市?國務院號令明確寫了一條,天津要建設生態城市。這寄托著國務院和黨中央對天津的希望。我還記得當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談到中國崛起的時候有這樣一句話,19世紀英國人教會了人類如何制作,包括蒸汽機和大工業的制造。20世紀美國人教會了人類如何消費,包括汽車,石油上的消費。但是真正21世紀,如果中國要崛起的話,將要教會人類如何可持續的發展。這也是對世界,對國家的責任。所以天津現在在幾個方面進行探索,一個是中新生態城,中國和新加坡合作的中新天津生態城。第二個是中國和日本的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園。這兩方面的探索以后希望能夠總結生態城市的一些指標,包括一些規則以及政策進行詮釋和更大范圍的推廣。 中新生態城是07年國務院總理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共同簽約的一個協議。希望能夠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樣本。主要是“三和”和“三能”的目標,達到人與人和諧共存、人與經濟活動和諧共存、人與環境和諧共存,能復制,能實行,能推廣。 ![]() 天津中新生態城區位圖 當時天津生態城選了一個相對來說條件比較差的區域。這個地方原來1/3是廢棄的鹽田,1/3是咸堿荒地,1/3是有污染的水面。這個地方是水質性缺水,不占耕地。這個區域當中要建立一個中心的生態城,總面積是30平方公里,希望在10—15年以后希望能夠達到人口規模15萬人口。 中心生態城已經開工了。我們總結了22條控制性的指標和4條英和性的指標。這些指標通過建設部和新加坡城建局的認可,希望以后這些指標能夠作為生態城市的規范指標。其中有幾個重要的指標,百萬美元GDP碳排放強度低于150噸,可生能源利用率達到20%。到現在為止一般是達到15%。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90%,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60%。希望這些能夠達到一個國際的先進水平。 現在做的是生態的修復,包括綠色交通的建設,軌道交通,清潔能源交通。包括新能源當中的利用。它近海邊,所以風能、太陽能、地熱能都將是新能源利用當中重要能源使用。能源是作為生態設施當中一個最主要的衡量指標。包括水源的利用,建設污水處理、中水回收、雨水利用都是這個區域當中對水的發展。以及保護社區建設,社區建設用生態細胞的方法,每一個社區將是400×400米建立一個核心配套,形成一個細胞。 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園是以產業和循環經濟的方法進行生態城市的探索,這和中新生態城是互補。這個區域主要的目的是要循環經濟,也就是廢舊電器的拆解。這就是一個工業類的區域,這是配套生活區域。這個區域當中將是林下經濟的區域,完全是農業和林業的結合。達到了林下農業、生活配套和工業循環的目的,是能夠實現中國北方地區城市礦山的作用。包括廢舊機電產品拆解加工業、廢舊電子類的進行拆解。希望能夠在能源和水資源當中都進行非常好的指標的衡量。 天津作為生態綠地當中的基地是非常重要的。天津現在將布局可持續的生態環境,也就是“三區、四廊、五帶”。三片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區,四廊作為城市的隔離,五帶就是天津當中五條主要的河脈都將部署為重要的廊道。中心城當中也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我們希望能夠在中心城區當中由河流變成綠色的廊道。 天津的未來中心,中心城區和核心區的中間,現在有將近150平方公里的用地。這邊150公里將是天津城市未來的中心。我們可以說以后三個組合將是天津完整的城市。相當于澳大利亞的三個城市,悉尼、墨爾本、堪培拉。 這個區域當中既是一個中心,又是綠色的生態示范,包括行政、奧林匹克公園、世界博覽、宜居產業、企業總部都將在這個區域。之更重要的是這個區域將成為生態城市示范區域,全面制定“可持續發展綱領”,生態環保科技的試驗示范區、教育推廣區、展示交流區。 希望通過綠色基地,包括能源,能源的自給利用,固體廢物利用、綠色河水資源的環境保護、綠色建筑實現目標。希望這個城市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一座指向未來的城市,一座理想實現的城市。 謝謝大家! 資料提供:景觀中國網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