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城市建設,“精致揚州”新傳奇
蘇中江都機場開工奠基,寧啟復線電氣化改造鋪下“第一軌”,江海高速建成通車,宋夾城展露芳容,運博會永久性地址破土動工,臨港新城拉開建設序幕……過去的一年,揚州城市精致魅力愈發彰顯,外聯張力日益放大。正如市長謝正義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說,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中心城市功能繼續完善。揚州基本實現了城市建設“十一五”規劃目標,為開啟“十二五”新航程積蓄了能量。 城市建設“三箭齊發” 【鏡頭】前幾天,市古城辦組織驗收去年政府資助修繕的民居,補貼工作即將開始。政府出部分資金幫助老城區居民改善居住條件,居民歡欣鼓舞,這也是市政府保護古城的一項得力措施。 【數據】逸圃、壺園、汪魯門鹽商住宅……這些文保建筑,猶如一顆顆散布在老城區的珍珠。近年來,我市組織對它們作搶救性修繕,5年投入4億多元,先后保護修繕了逸圃、李長樂故居、壺園、武當行宮、汪魯門鹽商住宅等20多處文保單位和歷史建筑。我市還全面推進歷史街區保護整治,以東關街沿線、逸圃、華氏園等“一片十點”為重點,加快“雙東”保護力度,建成教場商貿民俗文化區一期和康山文化園改造工程……古城保護實現了由點、線到成片區保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名城解讀的文章越做越精彩。 在保護古城、改造和提升舊城的同時,新區建設如火如荼。新城西區10平方公里區域內的道路、橋梁、綠化等基礎設施基本建成;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功能設施相繼配套,國展中心、火車站、雙博館、體育公園、京華城中城全生活廣場等已成為城市新的標志性建筑。廣陵新城建設全面啟動,信息產業基地首期工程呼叫中心順利建成,京杭之心破堤放水,東部新城正加快崛起。臨港新城、邗江蔣王片區、瓜洲片區建設正加快推進。維揚開發區建設全面啟動。 城市路網四通八達 【鏡頭】攝氏零下七八度的嚴寒,阻擋不了廖家溝特大橋建設者腳步,今年春節,他們也將堅守崗位,在勞碌中度過傳統佳節。因為他們心中都有這樣的信念:要在明年4·18前讓大橋通車,在揚州與江都之間架起新“彩虹”,為“一體兩翼”建設貢獻力量。 【數據】為方便市民出行,我市著力完善主城區路網,先后完成了渡江南路、文昌東路等40多座橋梁的新建和改造,市區道路交通網絡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拓伸,路網密度逐年提高,市區交通狀況進一步改善。揚州“江海河溝通、水公鐵聯運”的立體交通運輸格局基本形成,提升了區位發展優勢。 城市內河碧波蕩漾 【鏡頭】每年冬天,錦旺小區的老人們總喜歡聚在一起曬太陽、聊家常。人氣最旺的要算1幢前的空地,因為該處前面就是綠樹環繞的小河,水中碧波蕩漾,談天、賞景、看水,其樂融融。 【數據】5年來,突出“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建設水景觀、弘揚水文化”主題,我市投資20多億元打造親水城市,整治和提升古運河城區段以及二道河、北城河、沙施河、七里河等市區河道及沿河景觀,共拆除沿河建筑23萬平方米,疏浚、駁岸河道17公里,市區河道整治率達到100%,形成了以運河為中心的城市河道景觀網絡。結合京杭運河“三改二”工程的實施,啟動大運河風光帶建設。堅持標本兼治的原則,大力加快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污水集中處理率達85%以上。我市先后兩次舉辦了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揚州被國家文物局明確為中國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牽頭城市。 綠楊城郭景色宜人 【鏡頭】茂密的樹林、起伏的坡地、潺潺的河水……昨天,從上海來揚省親的王彰平先生走到文匯西路南側新開挖的中心河時,眼前的景觀讓他不知道自己置身何處。老家在揚州的王先生現在上海一家大型企業從事軟件開發,由于已3年沒回揚州了,這次借來揚出差的閑暇,在親友陪同下逛逛新景點,收獲真不小。 【數據】其實,讓王先生大開眼界的遠不止中心河景觀,近年來,我市新建成了萬花園、傍花村、世界動物之窗、宋夾城護城河濕地公園,瘦西湖成功晉級國家5A級風景區。同時還加快沿古運河、京杭運河綠化風光帶建設,不斷提升綠化品位,先后建成曲江公園、潤揚森林公園、引潮河生態公園等,面積達320萬平方米。市區新增100多個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共“小游園”,市民出門300-500米就能入園休憩。城市綠化面積每年以超過100萬平方米的幅度快速增長,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3100公頃,綠化覆蓋率達43%。 城市公用功能進一步完善 【鏡頭】持續低溫,城市燃氣供應經受考驗。揚州中燃公司負責人表示,居民用氣不會受影響,向上爭取天然氣指標、從外地拉回壓縮氣,除了這些保供措施,該公司還正在建設高壓儲氣管道,必要時還可啟用“混空氣”。該負責人十足的底氣,源自城市公用功能的完善。 【數據】為保證城市居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我市加強了公用事業規劃編制,先后編制城市排水、城市客運、城市照明、城市燃氣等多項專業發展規劃。依據規劃,擴建了湯汪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達18萬噸,新建10萬噸六圩污水處理廠,鋪設污水管網約180公里,城市污水處理率達87%;新建了第五水廠,市區日供水能力達60.5萬噸;大力推進區域供水工作,區域供水范圍不斷擴大;創建108家省節水型企業、16個省節水型小區,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81.9%,通過了全國節水型城市考核復查;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和區域交通,新建公共停車場16個;新建了汽車東站、城北客運總站;完成了市區天然氣門站建設及置換工程,市區14萬用戶用上高效、清潔的天然氣;啟動了趙莊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投入,加快了城鄉一體化的進程。 民生城建惠及百姓 【鏡頭】老小區面貌煥然一新,特困戶住上了經適房,社區服務真貼心……城市建設,最大的受益者是老百姓,“民生城建”,更讓老百姓享受到城市建設和發展成果。 【數據】近年來,我市先后整治改造了友誼、集賢、念四、東花園等18個老小區,使老小區的基礎設施和環境明顯改觀。新建改造了寶塔、美琪、渡江、連運等42個農貿市場,大大方便了市民生活。翻建了羊巷、大草巷、梅莊巷、富達路等230條背街小巷,改善了老城區居民的出行條件。建設解危解困、經濟適用房110萬平方米,解決了近兩萬戶居民的住房困難。建設社區服務中心和鄰里中心73個,大大改善社區服務條件。 對外交通精彩綻放 【鏡頭】“一直念叨著念叨著,要是揚州能有個機場就好了,沒想到還真是夢想成真了!”江都人王輝一邊幫丈夫收拾行李,一邊憧憬著在家門口坐飛機的滋味,“再也不要像現在下午2點的機票,上午9點就得動身了。” 【數據】2010年春天,蘇中江都機場開工奠基,標志著揚州“空港時代”開啟,揚州的交通版圖一下子由平面變成了立體,機場建成后,揚州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乘坐飛機前往各地。 同樣,江都吳橋鎮百姓們4年前壓根沒想到,之前連家庭種植的蔬菜都無法迅速運出,如今一條安大公路,跨越3個縣市、18個鄉鎮,沿江產業帶的輻射地可以達到3000平方公里,直接受益人口超過200萬。 2010年11月3日正式通車的江海高速,連接著揚州、泰州、南通3市的高速公路,縮短了揚州至鹽城的時間,同時成為市民去往蘇中江都機場、泰州和海安方向最快捷的通道。今后,市民從市區出發,抵達揚溧高速槐泗入口后進入高速通道,此后,途經揚溧高速、江海高速公路、機場連接線,一路直通蘇中江都機場,全程僅需30分鐘左右。 2009年7月14日,寧啟鐵路復線電氣化改造工程正式開工,設計時速將被提升到200公里。更利好的消息是,工程完工后,揚州列車將可通過南京直接對接京滬高鐵,揚州人去北京只需要不到5個小時。 揚州與外界的距離越來越近。
編輯:anna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