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河北省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三、2011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工作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時期開局之年。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七屆六次全會、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著眼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邁出新步伐、通脹預期得到有效管理這個宏觀調控的核心目標,把“穩增長、調結構、控物價、惠民生”作為主攻方向和著力點,確保全省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全部財政收入可比增長11.5%、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可比增長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以上,確保“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重點抓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著力抓好投資和項目建設。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保增長促發展的重要支撐、轉方式調結構的有力抓手,切實抓好計劃安排的年度投資2600億元的1000項省重點建設項目。做到緊盯緊辦,抓住時機積極與國家部委溝通銜接,爭取更多的重點項目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和年度計劃,爭取更多的項目落地河北,爭取更多的政策、資金等要素向河北傾斜;全力推進,加強協調,科學調度,強化土地供應、資金需求等要素保障,保工期、保質量、保安全,千方百計加快建設進度,確保400個續建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500個項目開工建設、200個項目竣工投產;發揮效益,以項目建設帶動各類投資快速增長,力爭年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540億元、增長18%以上,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5500億元、增長20%左右,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二)著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以轉型升級為重點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引導企業積極開展“對標行動”,大力推進技術改造,實施1000項技改工程。鋼鐵工業重點抓好減量、提檔、整合,大力發展汽車、家電、船舶、航天用材等精品鋼材,做好曹妃甸京唐鋼鐵二期、渤海鋼鐵、石鋼搬遷等項目前期工作;裝備制造業重點抓好唐山高速動車組、山海關船舶制造、長安汽車發動機等項目建設,加快發展配套產業,延伸產業鏈條;石化工業重點抓好石家莊煉化800萬噸擴能改造、華北石化1000萬噸油品質量升級、滄州煉化、中捷石化擴能改造、寧晉鹽化工等項目建設,力爭曹妃甸1000萬噸煉化基地項目前期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建材、輕工、食品、紡織服裝等產業,重點發展壯大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形成特色產業集群。以核心引領為關鍵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制定落實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配套政策,加快推進保定國家新能源、邢臺光伏發電、張承風力發電等產業發展,加快推進廊坊、秦皇島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建設,加快推進石家莊高端醫藥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邯鄲新材料、承德釩鈦新材料、唐山鈦材料、邢臺碳材料等項目建設,力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1600億元、增長25%以上,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以示范工程為抓手強力推進節能減排。深入實施“雙三十”示范工程,推進100項節能技改、200個污染減排項目建設,對年耗能萬噸標煤以上的1000家重點用能企業、1000家重點排污企業實施全程監控,確保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下降3%,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和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均削減1.5%;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計劃目標。大力推進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抓好唐山灣新城、黃驊新城、正定新區、北戴河新區四個生態示范新城(新區)建設。以成果轉化為重點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充分發揮毗鄰京津優勢,打造環首都科技谷創新平臺,加強與京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建設鋼鐵、能源等10大工業技術研究院,組建循環經濟、生態城市、電動汽車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科技成果孵化和產業化,力爭新增國家工程技術中心2家、專利申請1200件、高新技術企業150家。 (三)著力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努力再奪糧食豐收。堅持穩定面積、依靠科技、提高單產、增加總產,加快建設39個國家級農技推廣示范縣,集中力量打造4000萬畝糧食生產核心區,力爭糧食單產、總產穩定增長。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堅持培植龍頭、壯大規模、建立基地、帶動農戶,大力培育乳品、肉類、糧油、果品、水產等產業,深入實施“百龍騰飛工程”(100個億元以上產業化項目),突出抓好今麥郎、金海糧油、福成集團等366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銷售收入達到1520億元、增長15%以上,帶動農戶460萬戶,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60%。擴大蔬菜種植規模。堅持建網絡、創品牌、進城鎮、上超市,充分發揮蔬菜生產合作社的作用,加快24個蔬菜產業示范縣和環首都蔬菜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提高精特高蔬菜比重,確保全省蔬菜總產量達到7500萬噸。切實抓好新民居建設。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積極穩妥地推進新民居建設,今年再規劃建設2000個新民居示范村。同時,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 (四)著力推動工業聚集發展。加快工業(產業)聚集區建設。在充分發揮現有48家國家級、省級開發區作用的同時,高標準編制工業(產業)聚集區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加快推進路、電、水、氣、訊、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促進項目和產業聚集,每個聚集區盡快建成一批投資1億元以上規模大、技術高、關聯度強的重點項目,力爭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以上的工業(產業)聚集區達到20個以上。加快工業向沿海轉移。以黃驊港、曹妃甸港為依托,啟動建設100平方公里的渤海新區冀中南工業區、110平方公里的曹妃甸新區冀東北工業區,推動鋼鐵、石化、煤化、鹽化、重型裝備制造等重化工業向沿海轉移,力爭完成投資800億元以上。加快培育大型企業集團。在財政、信貸、發債、用地、技術改造、兼并重組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支持河北鋼鐵、冀中能源、開灤集團、河北建投、港口集團、河北航空、旭陽焦化、新奧能源、長城汽車、英利集團、晶龍集團、美的集團、新興鑄管等企業做大做強,力爭銷售收入超500億元的企業達到5家、超1000億元的達到3家。搞好工業生產運行調節。加強協調調度,推進產需銜接、銀企對接,完善省、市、協會、重點企業“四位一體”的監測體系,抓好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煤電油運等要素供應,保證企業生產經營,促進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力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9300億元、增長13%以上。 (五)著力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推動旅游業發展上臺階。加快大西柏坡紅色旅游開發,推進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建設,深化承德、秦皇島旅游綜合改革試點,打響歷史文化旅游、紅色旅游、皇家旅游、海洋旅游、生態旅游、冰雪旅游等品牌,力爭接待游客達到1.7億人次、旅游業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推動商貿物流業提檔次。編制實施環首都、環渤海、冀中、冀南四大商圈發展規劃,推進環首都6個現代物流園區和16個省級物流聚集區建設,培育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構建覆蓋面廣、高效暢通的現代物流網絡,力爭物流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000億元、增長18%。推動金融保險業強實力。充分發揮環首都優勢,搭建金融對接平臺,吸引各類金融保險機構落戶河北;強化各級政府的融資能力,做大做強河北建投、國控擔保等省級投融資平臺,支持城市商業銀行等地方金融機構壯大規模,積極穩妥地發展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大力開發金融新產品;促使更多的企業上市,力爭新增貸款2000億元以上、直接融資達到500億元以上。推動服務外包業擴規模。著力抓好信息技術服務、數據處理、客戶服務、建筑設計等服務外包,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等落戶河北,力爭服務外包業收入增長15%以上。推動會展業創品牌。加快建設石家莊、廊坊、唐山、秦皇島、邯鄲、滄州等會展中心城市,組織好廊坊經洽會、曹妃甸投洽會、冀臺經濟合作洽談會、邯鄲國際采購經洽會等重大節會,提升陶瓷、絲網、羊絨、皮草、箱包等博覽會檔次,打造河北會展品牌。 (六)著力推進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堅持不懈地把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引向深入,力爭完成城市基礎設施投資1890億元、增長18%,大力開展園林綠化、道路交通、污水垃圾處理、便民設施、容貌環境和公共服務等專項提升行動,推動城市建設上水平、出特色。在聚集產業上實現新突破。做好經營城市大文章,把城市拆建改造騰出的土地等資源更多地用于產業開發,聚集優質產業、先進生產要素和優秀人才,加快推進商貿流通、餐飲服務、文化娛樂、休閑旅游、夜間經濟發展,以城帶產、以產興城。在惠及民生上實現新突破。完善食、宿、購、健、醫、娛等便民設施,改善交通和居住環境,大力實施潔凈工程,推進燈光照明工程,擴大綠地覆蓋率,提高城市凈化、綠化、亮化、美化水平,讓居民出行更便捷、生活更舒適。在城鄉統籌上實現新突破。增強城市建設發展對周邊鄉村的拉動作用,促進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資源向農村配置,逐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七)著力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在服務對接京津上下功夫。力爭今年3月底前編制完成環首都經濟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與北京在規劃、交通、通信、金融、市場、社保等方面的對接,確保11個新興產業示范區、5個養老康復基地、8個休閑度假基地、13個觀光農業基地開工建設。在聚集臨港產業上下功夫。抓緊完成沿海經濟隆起帶產業規劃編制工作,推進黃驊綜合大港二期工程、秦皇島港西港東遷工程建設,壯大精品鋼鐵、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等臨港產業,加快培育高新技術、新能源、港口物流、濱海旅游、海洋經濟等新興產業。在統籌區域發展上下功夫。推動石家莊市充分發揮省會優勢,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旅游等產業,加快建設現代省會城市;推動衡水市充分發揮農業資源、衡水湖優勢,著力發展現代農業、新型工業、生態旅游等產業,加快建設北方湖城;推動邢臺市充分發揮緊鄰太行山的資源和交通優勢,著力發展光伏產業、煤鹽化工、食品加工等產業,加快建設冀晉魯地區重要節點城市;推動邯鄲市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和礦產資源優勢,著力發展精品鋼鐵、裝備制造、現代物流等產業,加快建設冀晉魯豫接壤區域中心城市。 (八)著力深化改革開放。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國有資產戰略重組,支持河北鋼鐵、冀中能源、開灤集團、河北建投、港口集團、河北航空、高速公路集團等企業進行聯合并購、資產整合;進一步做好企業上市融資大文章,推動開灤集團等主業整體上市,完成港口集團秦港股份上市,力爭全年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20家以上。深化醫藥衛生改革,圍繞三項要求、五項重點改革內容,選擇部分市縣在以下方面先行試點:村級實現“三個一”,即一個標準化衛生室、一名具備職業資格的醫生、一套基本藥物保障制度;鄉級實現“三個有”,即有一個標準衛生院、有一支適應農村醫療工作的好隊伍、有一套基本檢測設備;縣級醫院探索“三個雙”,即經營雙軌制、醫療服務雙價格、醫療隊伍雙配備;基本藥物供應實現“三個零”,即配送零縫隙、價格零差率、使用零盲區;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實現“三建”,即為所有群眾建立一套健康檔案,建立定期檢查的制度,建立公共衛生服務的陣地,走出一條符合中央要求、惠及廣大農民的醫改新路子。深化財稅金融改革,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健全預算編制和執行管理制度,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擴大三年滾動預算試點,提高支出預算執行效率和均衡性;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和非稅收入管理,既做到應收盡收、又積極涵養稅源;深入推進金融改革,增多金融市場主體,加快農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機構改革步伐,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同時,進一步推進農村綜合配套改革、水利改革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善村級集體財富機制,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強化水資源對經濟發展的保障作用;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全面完成電影、演藝、廣電、網絡等領域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任務;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管理,嚴格執行國家土地政策,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等其他各項改革。 實施更加積極的開放帶動戰略,大力拓展開放平臺,著重構建陸海空運相銜接相配套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加快西柏坡高速、承赤高速、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擴建和濱海大道等項目建設;加快京石、石武、京滬等客運專線和石家莊南站、正定機場高鐵站建設;加快正定國際機場改擴建和張家口、秦皇島、承德民用機場建設,積極做好滄州、邢臺支線機場前期工作;確保黃驊港二期工程今年3月開工建設,提升秦唐滄港口群綜合功能,年內新增高速公路449公里、鐵路1300公里、高速鐵路792公里,通車里程分別達到4756公里、6600公里、881公里,力爭民航新增旅客吞吐量150萬人次、達到450萬人次,港口新增吞吐能力4200萬噸、達到5.28億噸。切實用好內資外資,落實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意見,健全省、市、縣招商引資責任制,兌現1‰的獎勵政策,調動各方面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加強與央企、大型民企、外資企業的合資合作,最大限度地引進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力爭全年引進內資30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突破50億美元。不斷擴大對外貿易,適應國際市場需求變化,調整出口產品結構,狠抓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力爭出口總額達到246億美元、增長12%。同時,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企業到境外開發礦產資源、開展海外并購和工程承包,擴大境外勞務輸出。 (九)著力發展民營經濟。認真落實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切實做到“低門檻”,堅持非禁即入,放寬民營資本的準入條件;“零注冊”,對登記的個體工商戶、民營企業免收登記類、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輕稅賦”,落實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稅收政策;“強支撐”,在土地供應、金融信貸、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少檢查”,嚴格控制針對民營企業的各類檢查;“重激勵”,每年表彰獎勵一批發展民營經濟先進市、縣,評選表彰一次百強民營企業,重獎創業功臣和優秀民營企業家,促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13500億元、增長15%以上,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0%以上、上繳稅金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59%、從業人員占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比重達到60%以上。 (十)著力辦好惠民利民的實事好事。重點辦好十個方面的實事:穩控市場價格,加強市場價格預警監管,加大農副產品儲備投放力度,建立價格風險調節基金,健全價格應急協調機制,確保市場價格秩序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左右。擴大就業規模,重點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和退役軍人的就業創業問題,確保城鎮新增就業67萬人、應屆高校畢業生當年就業率達到80%以上、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0萬人。強化社會保障,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企業基本養老保險人數新增50萬人,企業退休基本養老標準月人均提高140元以上,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縣擴大到50個以上;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新增50萬人以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均籌資標準達到210元。建設安居工程,力爭建設保障性住房15萬套以上、棚戶區改造住房15萬套以上,解決30萬戶以上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推進扶貧開發,啟動新十年規劃第一批2200個貧困村的整村推進工作,確保20萬扶貧對象穩定脫貧。建設飲水工程,年內解決350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加快教育發展,重點抓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10個教育改革重點項目,開放非義務教育階段的辦學市場,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非義務教育;啟動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毛入園率達到67%;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在92%以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完成45萬人的中職招生任務;推進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完善文化體育設施,確保河北博物館、省圖書館竣工開館,謀劃建設河北文化藝術中心,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和社區綜合文化站建設、廣播電視村村通、農家書屋、農村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辦好第13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加快省會體育中心等體育設施建設,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強基層醫療和計生服務,抓好鄉村醫護人員培訓,完成20個縣級醫院、15所中心衛生院和6680所村衛生室建設項目,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街道覆蓋率達到98%以上。繼續做好人口計生工作,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6‰以內。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產,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別要深刻汲取慘痛教訓,高度重視,痛下決心,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良知,以鐵的手腕、過硬的措施,切實抓好食品藥品安全整治,斬草除根地解決好存在的突出問題,確保人民群眾吃得安全、用得放心,樹立起河北食品藥品安全的良好信譽。 與此同時,深入實施平安河北和社會管理創新工程,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認真做好國防動員、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工作,大力開展雙擁共建活動,促進軍民融合式發展;繼續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援疆援藏、氣象、地震、地方志、檔案、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各項工作,促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四、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實現“十二五”宏偉藍圖、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需要全省人民共同奮斗,更需要各級政府積極工作。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履職盡責,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 (一)堅持解放思想,在建設創新型政府上再努力。緊緊圍繞主題主線,進一步創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創新工作方法,增強抓住難得機遇、推動科學發展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持用改革的辦法、創新的思維,積極探索穩增長、調結構的有效途徑,研究解決控物價、惠民生方面的新情況新問題,使各項工作更好地體現科學性、增強針對性、富于創造性。 (二)堅持依法行政,在建設法治型政府上下功夫。推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做到依法治省、依法辦事,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工作,嚴格實行執法責任制,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建議,及時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提高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 (三)堅持廉潔勤政,在建設責任型政府上嚴要求。始終牢記“兩個務必”,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著力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建立健全預防和懲治腐敗的長效機制。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廣泛接受社會公眾和新聞輿論的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樹立克己奉公、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 (四)堅持求真務實,在建設實干型政府上求突破。做到察實情、鼓實勁、干實事、求實效,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真抓實干、推動發展上,每項任務都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落實,一項工作一項工作地推進,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抓牢,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一件事一件事地辦好,只爭朝夕、雷厲風行,不說則已、說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確保各項工作高標準推進、高質量完成。 (五)堅持一心為民,在建設服務型政府上見成效。進一步增強宗旨意識、為民意識、服務意識,將更多的公共資源向民生傾斜,更好地為基層、為企業、為群眾服務,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關心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意愿,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辦群眾之所需,千方百計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解難事,讓人民群眾更好地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過上衣食豐、居住適、病能醫、人身安、出行暢、有所樂,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各位代表,燕趙大地古老神奇、春潮涌動、生機盎然,處處充滿著新的希望。河北人民勤勞智慧、質樸勇敢、富有創造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創造了彪炳千秋的輝煌,在新中國誕生的革命歲月里做出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在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奏響了激越嘹亮的勝利凱歌,在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的建設實踐中展示了波瀾壯闊的精彩畫卷,在“十二五”發展的嶄新征程中一定會奮勇前進,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的新業績。宏偉的事業激勵著我們,人民的期待鼓舞著我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中共河北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同心同德,真抓實干,以時不我待的精神、頑強拼搏的作風,把“十二五”發展的奮斗目標變成美好的現實,把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任務變成豐收的果實,不斷奪取科學發展的新勝利,譜寫富民強省的新篇章,迎來河北更加光明、更加絢麗、更加燦爛的明天!
編輯:jo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