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凍災造成廣東省林業74.06億元直接經濟損失
日期:2008-03-19 來源:南方日報網絡版 作者: 我要評論()
“今年1月下旬的雨雪冰凍災害給我省林業造成了74.06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林業受災面積超過1190萬畝,重災區受災森林面積占全省森林總面積的8.2%.”廣東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在2008年3月1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凍災給我省林業和廣大林農帶來重大損失的同時,也對今后我省林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重災區生態恢復至少需30年 此次雨雪冰凍災害肆虐廣東達半個多月,持續時間長、雨雪強度大、影響范圍廣。更為不巧的是,受災最嚴重的韶關、清遠、河源、梅州、肇慶等5市地處東江、北江、西江中上游地區,是我省的主要林區和重要的生態屏障。 省林業局副局長陳俊峰表示,此次凍災可以說是一場生態災難。據他介紹,粵北山區原本郁郁蔥蔥的森林遭受嚴重破壞,大量林木、毛竹被毀,野生動物也因此凍傷、餓死;素有“物種寶庫、嶺南明珠”之稱的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絕大部分樹木被冰雪壓斷,難以合抱的百年老樹也被連根拔起,原來綠意盎然、萬紫千紅、千姿百態的森林,現在基本不復存在,滿目瘡痍之處豎立著一根根光禿禿的樹干。 按照每年完成200萬畝的植樹造林規模,我省需要6年時間才能基本完成1183.42萬畝林分的更新、補植工作;要恢復到災前的林相,則需要20—30年的育林努力。專家估測,重災區的森林生態系統恢復至少需要30年以上。 短期內不會對市場造成大沖擊 我省木材加工產業相當發達,年消耗林木總量約為2000萬立方米,但受森林資源減少、中幼林占比較大和樹種結構的限制,木材自產量較低,每年僅為300萬—400萬立方米,供求缺口需通過進口和從省外調運解決。 省林業產業協會會長詹志軍向記者表示,此次受災林木蓄積量2802萬立方米,占我省8—10年的木材砍伐量,從短期來看,這些倒伏折斷的林木經過清理后同樣可以作為生產加工的原料。詹志軍認為,短期內凍災并不會對林產品市場造成太大沖擊。 但從長遠來看,情況卻截然不同。外調進我省的木材主要產地為湖南、湖北、江西、廣西等周邊省份,這些省份也遭受了此次冰雪災害的侵襲,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湖北省竹林受災面積占全省竹林總面積的近80%,湖南省受損林農則多達924萬,可謂已經自顧不暇;同時,由于世界各國紛紛重視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我省主要原木進口地之一的東南亞出口迅速減少,致使廣東全省木材進口量每年減少5%. 對此,詹志軍表示,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建筑業和裝修業等行業對木材及其他林產品的需求仍將增加,未來3—5年林產品供求矛盾將凸顯。 分期分批推進災后重建 在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省林業局已組織完成了《廣東省林業災后重建規劃方案》的編制,下撥中央和省有關部門共計2650萬救災資金,今后將對受災林分,按照林種、樹種、林齡、受損程度實行分類政策,分別采取更新造林、補植套種、人工促進更新、封山育林等措施,按輕重緩急組織實施,分期分批推進災后恢復重建。“已在全省范圍內余缺調劑,調撥種苗支援受災地區,并將抓住天氣好轉、氣溫回升的有利時機開展春季育苗,利用溫室和大棚等保溫設施縮短育苗時間。”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